潘小斌
教育關系著一個生命的未來,關系著千千萬萬家的幸福,因此,我們要按照正確的方法,科學的規律來引導學生愛上經典閱讀,為他們的人生高度打好基礎。
一、淺閱讀和功利化閱讀之弊
閱讀如此重要,但小學生中流行的卻是淺閱讀和功利化閱讀。淺閱讀是指不需要動腦,單純消遣的閱讀,大致有讀圖、縮讀、速讀等形式,學生們往往喜歡選擇天馬行空的玄幻小說、風花雪月的青春文學、搞笑的卡通漫畫、刪減的名著等明顯帶有通俗的大眾文化特點的讀物或網絡文章?!爸袊嗌倌晟鐣逃搲惫颊{查結果:未成年人最愛讀圖,漸失對文字閱讀的興趣。文字背后的意思和語句的內在邏輯及深層意蘊,這些讓人覺得累,懶得去思考。
功利化閱讀是指學生讀書目的不在于積累知識,提升道德素養,而僅是看重閱讀對分數的影響,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考個好分數。所以為立竿見影,選擇的都是作文選、流行雜志、教輔教參等學習輔助資料。
對這兩種現象,著名作家蘇叔陽憂慮地說:“淺閱讀的盛行和功利化閱讀的泛濫,折射了世風的浮躁、浮華?!?/p>
1. 導致文化底蘊不足,人文素養太低。淺閱讀文本為迎合學生心理,充斥笑話、情話、大白話、暴力甚至色情等,大多缺失傳統的價值觀念、人文關懷、審美理想和道德規范,多讀這類文本會形成價值取向的平庸化、低俗化,甚至標榜前衛、玩世不恭,正確的人生觀、好的審美眼光不易形成。
2. 導致思維退化。俗話說“腦子越用越靈”,而淺閱讀只為了放松、消遣,懶得動腦思考,導致思維的形象性、生活性、大眾性傾向,思維的深刻性、邏輯性、理論性受到影響。
3. 導致理解能力受影響。長期閱讀過于簡易的讀物,到了高中后,碰到文句比較長,句子比較復雜的文章就讀不懂,極大困擾高中的學習,難以在高中階段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學校在開展經典閱讀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每周至少安排一節閱讀課,其次把作業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不要讓題海淹沒學生的課余生活。
對于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和愛好,備受電視和網絡吸引的小學生來說,特別是那些父母沒有時間的小學生來說,學校的這節閱讀課意義重大。閱讀課上可以安排學生看書,可以討論交流,可以方法指導,使學生有的放矢進行閱讀。課外的閱讀怎樣保證效度?可以在班里開展讀書競賽,以讀書筆記判斷誰讀得多,每天由科代表在班集公告欄公布每個學生的閱讀字數,小學生愛競爭,有這樣的比賽,他們閱讀的興趣就高了。
現在學校和老師因為教學質量的緣故,都非常重視作業,學生晚上的時間都被作業占完了,學生沒有自由閱讀的時間,久之就難以培養閱讀的興趣了。其實,少做點作業,讓學生能騰出時間閱讀,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反而是推動力。
營造閱讀環境。首先老師要推薦好書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家庭情況購買。如果學生家庭情況好,大家都買了老師推薦的書,那就可以全班在同一時間讀同一本書,讀完后大家根據老師給的要求和任務做好發言準備,在閱讀課上發表自己的觀感和評價,之后老師發優秀的評論文章發給學生,讓學生閱讀,從而獲得啟發,也糾正自己理解錯誤的地方,然后再讀第二次,再重復之前的程序,然后再讀,再評,這樣反復幾次,學生不僅深刻理解了書中的內容,而且在不斷的調整中深刻懂得了理解和閱讀的方法,還鍛煉了表達能力,而優秀評論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把他們未曾意識到的東西點撥出來,這樣一箭幾雕的精讀,只要讀完一本書學生的收獲和進步已經非常大了。
如果學生家庭情況不是很好,可以把全班分成四組,組內同學每人買同一本書,一個組里討論完后再與其他組交換,這樣全班只有四種書一樣可以看一個學期。
經過這樣的閱讀過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審美能力必然提升很快,在這樣的閱讀環境,學生自然很容易喜歡閱讀,愛上閱讀。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小學生讀書的熱情和自覺性,養成讀書習慣和興趣。小學生聽老師的話,不服輸,愛表現,這些特點對在學校開展閱讀活動,激發他們讀書的熱情和自覺性很有幫助。
要有長遠的閱讀期待。閱讀的效果不是馬上顯現的,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才慢慢體現出來,所以不要短期看不到閱讀的效果就失望,否定閱讀的意義,而要以足夠的耐心指導學生長期開展讀書活動,以給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提升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學生能夠輕松適應高中等難度加大,內容加深的學習挑戰。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