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民以食為天,農民掌握著我們的餐飲大計,掌握著我國農業發展的大方向。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生活中在城市中的人們還是在農業方面有所建樹的農民都要密切關注并且要盡力做到快速適應新科技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腳步才不至于落后。農業機械化時代的到來,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是一種挑戰,新的歷史時期需要新型農民來發展農業現代化。本文主要闡述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希望可以和大家達成共識。
關鍵詞: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31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就目前來看,我國的農機新技術雖然在推廣方面有所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仍具有較多的問題,綜合來說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機新技術推廣機構不健全,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二是農機新技術推廣觀念以及技術有待提高;三是專業人員結構有待完善;四是推廣信息滯后,供求信息脫節;五是農機新技術推廣體系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
1 農機新技術推廣機構不健全,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農機新技術的推廣對象是農民,但是有很多的農民都不愿意自己去親身體驗。同時也沒有一個嚴謹的機構來對此技術進行講解,這樣使得人們對它的認識模糊,農民不僅對新技術沒有興趣甚至還有一定的排斥。
2 農機新技術推廣觀念以及技術有待提高
農機推廣的觀念和技術滯后于農機發展的要求。部分鄉(鎮)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觀念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速度,制約著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在當前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的情況下,農業和農村所需的農機已不是狹義的農業機械,而是具有各種先進技術的科技產品,農業機械的推廣還需要農業技術、食品技術、生物技術等其他技術的輔佐和配套。伴隨著農業機械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所以新的歷史時期對農機化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知識結構、技術和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2.1 基礎設備的缺乏
有些項目只能依靠一些比較陳舊古老的儀器或者根本就沒有設備,一些項目的檢查工作只能目測。
2.2 經費的缺乏
由于沒有一個專門負責這個項目的部門或者機構來提供一定的經費對這些設備進行更新,并且也沒有一定的資金對這些新技術進行專業的講解或者示范,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只能和廠家進行協商對器械進行借用,但是這樣農民對新機具只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不能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更不用說進行從操作了。
3 專業人員結構有待完善
目前,每年接受新技術培訓的人較少,因為在一些比較落后的農村沒有多媒體教學的設備,因此這些農民只能用聽的方式來對這些技術進行了解,而看不到一些直觀的內容,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會理想。還有在每年都會建立一些科技示范區,舉辦一些相關的博覽會,但是這些活動大多是農村干部參加,農民參與的機會較少,無法直觀了解新技術。
4 推廣信息滯后,供求信息脫節
推廣信息滯后,推廣工作往往處于被動局面。鄉(鎮)從事農機工作的人員越來越少,來自鄉(鎮)一級農機推廣部門的信息渠道已基本閉塞,市縣級農機推廣部門很少聽到來自基層的農業機械需求信息,加上市縣農機推廣部門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供求信息掌握不足,致使有些農機基礎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鄉(鎮)農機推廣力量的削弱,使市縣農機推廣部門最需要的農機需求信息得不到充分反饋,僅憑市縣農機推廣部門掌握的信息和經驗來做好農機推廣工作,很難找到農機化發展的切入點。
5 農機新技術推廣體系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
在農村,農民依舊守著自己的田地,很少了解到高科技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由于目前農村信息較為閉塞,造成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無法順利開展,不能有效發揮應有作用。
6 結語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效益,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奔小康,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個農業科技工作和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農機化科學技術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作為農機化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不斷總結農機化發展經驗,破解發展瓶頸,找到發展農機化最好的方法,以順利促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古力孜依拉·哈不里.淺談農機新技術的推廣[J].河北農機,2013,(03).
[2] 王洪秋.如何抓好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2,(01).
[3] 陳雪芳.圍繞農業增產增收 積極推廣農機新技術[J]. 新疆農機化,2004,(04).
[4] 席振東.推廣農機新技術 為農牧業豐產豐收作貢獻[J].新疆農機化,1998,(03).
作者簡介:劉艷春,中專學歷,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學校,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