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萍
近兩來,隨著規范化建設的推進,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石窩中心校的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無疑使大石窩中心校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抓住這一契機推動學校走上一條內涵式、特色化發展道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擺在全體大石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問題。經過不斷思考,我們認識到:教育的功能在于喚醒學生的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生命的品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在專家的幫助下,2011年底,我校將求實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提出“構建求實教育學校文化,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開始了探索與實踐。
1.營造求實校園文化
我們從辦學理念出發,打造一個具有統一主題、內容豐富、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讓師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學校將“求實成長樂園”作為環境文化總主題,把辦公樓、教學樓分別命名為博實樓和篤實樓,并將學校辦學思想和校訓呈現在篤實樓東面墻上。篤實樓內以“四shi”——“石、時、識、實”文化為主線,突出求實教育的內涵,展現學生自信全面成長的繽紛。正面大廳以“四shi”浮雕揭示整個文化主題,石——石雕文化,啟迪自我;時——珍惜時間,提升自我;識——博學多識,完善自我;實——求實踐行,超越自我。走過大廳便可見到一層東西兩個中庭,主要體現悠久的石文化。兩個中庭的中間將學校所在的大石窩鎮居中且放大設計,四角分列房山、北京、中國、世界的地圖,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家鄉,認識世界。
2.構建求實教育校本課程
任何教育思想只有通過課程才能得到系統的傳播和實現。為此,學校研發以求實教育必修課和人文、藝術、體育三大類選修課為內容的校本課程體系,為學生張揚個性、樹立自信、全面健康成長搭建舞臺。
必修類:中國石文化校本課程和書法教育校本課程。中國石文化校本課程以“深入挖掘‘以石啟人的內涵,了解‘石的知識,感悟‘石的精神,學習‘石的美德,積累‘石的詞語詩文”為目標,分年級段按照知道中國石材產地、分類、特點和用途;理解石頭蘊含的品質;積累有關中國石文化的詩歌和詞語、名人典故;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習石頭的精神,增強中國文化底蘊,提高審美能力四方面為內容研發《中國石文化校本課程》。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根據每個年級年齡特點,編輯《寫字天天練》《走進中國書法史》《書法家故事激勵我成長》和《學會欣賞》系列書法校本課程。
選修類:人文類、藝術類、體育類。人文類:大石窩我為你自豪、校園文化宣講、走進石雕藝術宮與走進云居寺。藝術類:鼓樂隊、合唱隊、舞蹈隊、電腦繪畫、剪紙、美術、科技小制作。體育類:跳繩、踢毽子、抖空竹、跳皮筋、健美操、輪滑、廣場舞、軍體拳、武術。
3.打造靈動高效的求實課堂
我們認為:求實課堂應該是在面向全體、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在重難點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知識得到發展。求實課堂應該實在和諧,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知識和能力的和諧;應該具有實在教法。求實課堂是“教師引領下學生自主的、長效的活動課堂、文化課堂、生命課堂”。因此,我們提出了求實課堂的幾個要素,即教學過程扎實、教學效率充實、把握生成真實。我們進行了“先學后教,分層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此模式的六個環節是明確目標—小組合作—互動展學—教師導學—實踐研學—拓展延伸。
4.求實化的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者要將學校辦學理念貫穿于管理過程中,尤其是師生管理上要展現辦學理念的價值傾向。
實效管理。求實管理的第一要義是追求所有管理措施與方式的實效,即實效管理。實效管理追求的是實施的可行性,實施目的的可實現程度或者結果。任何制訂的制度都不是停留在紙張和口頭上,都要付諸實施;一切措施都要實事求是,要有實施效果預期與實效調查。
實時管理,是對于教職工的工作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的即時管理。教師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以隨時得到答復和幫助,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應該由教師隨時解決。實時管理是學校教育活動有效進行的保證。
實地管理,就是任何管理思想、制度、措施都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加以實施。實地管理也指管理者深入師生、深入課堂,了解真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最終實現實效管理的目的。
■ 編輯 吳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