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薪竹
摘 要:職業教學中首先要做到需求分析,該研究調查了南充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求并進行分析,對一些現象提出了見解和建議,以期能為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 學生 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244-02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屬于職業英語,它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交際能力。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到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了解學習者要求,并根據輕重緩急程度來安排學習需求的過程(尹春霞,2012)。教師通過需求分析,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和方法。姬姝(2011)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反復地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以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調整。需求分析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同時考慮學習需求和目標情景需求。其中學習需求分析涉及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尤其涉及對教材和教法的要求與自我評估;目標需求為分析涉及學習者的態度、動機和目標。滿足學習者需求既是制定人才培養模式的出發點,也是人才培養的目標,因而,需求分析在合理制定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中不容忽視。基于此,研究者從需求分析理論視角出發研究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說明一點:本研究是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調查并分析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需求。
1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南充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2013級的100位學生。研究目的為通過調查得到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情況并進行分析。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操作起來分為三個階段:(1)課前分析:通過學生背景信息了解學生需求。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態度和目標,即目標需求分析中的學習者態度、動機和目標;(2)課中分析:它涉及學生對任課教師、教學內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即學習需求分析中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尤其是對教材和教法的要求;(3)課后分析:這主要涉及學習成果,即學習需求分析中的自我評估。問卷答案采用單選和多選相結合的選擇式,答案從A-K不等,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增加了問題的難度,二是給受試者留有更多思考余地。有效問卷為94份,有效回收率為94%。
2 調查結果和分析
問卷調查情況如下:從課前分析我們得出高職商務英語學習者的態度、動機和目標。55%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英語,20%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學習商務知識,27%的學生表示會利用課下時間主動參加商務英語相關比賽。這說明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興趣和態度都有待提高。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商務英語專業,75%的學生選擇求職需要,22%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僅3%的學生選擇應付考試。這個數據說明學生的學習目的很明確,大多數學生選擇畢業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就“我目前的學習目標”這一提問,5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詞匯、術語和句型表達,85%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聽說技能,5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閱讀技能,88%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翻譯技能,88%的學生選擇商務專業知識,58%的學生選擇人際交往能力,53%的學生選擇團隊合作技能,70%的學生選擇創新思維能力,63%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能力,66%的學生選擇解決問題能力,42%的學生選擇自我評估能力。不難看出學生尤其希望加強商務專業知識和商務英語翻譯與聽說技能,這對課程設置提供了參考。就“我目前的考試目標”一題,86%的學生選擇大學英語四級,73%的學生選擇大學英語六級,92%的學生選擇專業英語四級,25%的學生選擇專業英語八級,88%的學生選擇英語職業技能考試(口譯、商務、文秘及其它),64%的學生選擇課程考試。這表明學生的考試目標也較明確,他們尤其希望通過專業英語四級考試、英語職業技能考試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因為這些證書對他們的職業發展影響較大。相比較,選擇希望通過課程考試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小。至于僅25%的學生選擇希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是因為專八是對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英語能力鑒定較有影響力的證書。
課中分析涉及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的要求。首先是對教師要求的調查,50%的學生喜歡有商務知識的英語教師授課42%的學生喜歡英語好的商務專業教師授課,8%的學生表示無所謂。這說明學生偏好英語教師教授商務英語專業課,畢竟商務英語屬于英語專業這個大方向,學生喜歡甚至習慣于英語作為授課載體。這也能在“授課語言方式偏好”題目中得到共識,2%的學生喜歡中文授課,11%的學生喜歡全英文授課,7%的學生喜歡中英結合,中文為主,80%的學生喜歡中英結合,英文為主。那么怎樣建立一支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又有一定商務知識的教師隊伍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重頭戲。就對教師背景需求來看,從助教到教授的選項比例變化不大,這說明學生不太在乎教師的職稱,他們在乎能否學到實用的商務英語知識和能力。其次是對教學內容的喜好,78%的學生喜歡英語聽力,80%的學生喜歡英語語音,63%的學生喜歡英語寫作,56%的學生喜歡英語語法,71%的學生喜歡英語口語,75%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綜合課,47%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視聽說,39%的學生喜歡商務英語閱讀,沒有學生喜歡國際貿易實務。這些結果除了和教師的教學風格有關,還和課型關系較大。我們比較容易看出學生樂于接受英語語音、商務英語綜合課和英語聽力,因為這些課程建設比較成熟,也容易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情感需要,學生希望通過這些課程來培養商務英語能力。但僅學幾門學生喜歡的課型是遠遠不能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學習的內容還要滿足學生將來職業和個人發展要求,我們需要加強國際貿易實務這一專業課的建設。這說明課程設置需要滿足學習需求和目標需求。再次是學生對教材的要求,14%的學生選擇翻譯版英文教材,48%的學生選擇原版英文教材,12%的學生選擇中文教材,35%的學生選擇雙語教材。這說明學生較喜好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但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所以雙語教材成為了第二選擇。最后是考試方式喜好調查:44%的學生選擇試卷(開卷),17%的學生選擇論文,37%的學生選擇見習報告,76%的學生選擇平時成績,沒有學生選擇目前比較普遍的閉卷考試。排名前三的為形成性評價、開放性評價和實踐性評價,這說明考核應該多樣化和盡可能實現教考分離。我們需要通過學生平時表現以持續評價學習成果并不斷培養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開卷考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見習報告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新專業知識、做好正確的自我評估以進行針對性地學習并提高職場競爭力。當然,論文考核是一種有效地形式,它可以鍛煉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及論文寫作能力。但應該增加專業實踐性選題的比例,讓學生感覺考核方式和市場接軌。從學生對閉卷考試的不支持,我們可以看出應試教育得不到高職學生的歡迎,因為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實用性的職業教育。endprint
課后分析涉及學習成果。在“學習一年商務英語專業課后我覺得以下哪些技能比較欠缺”這一題中,88%的學生選擇英語聽說技能,37%的學生選擇英語閱讀技能,75%的學生選擇英語翻譯技能,58%的學生選擇英語寫作技能,90%的學生選擇商務技能,39%的學生選擇人際交往能力,24%的學生選擇團隊合作技能,64%的學生選擇創新思維能力,50%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能力,37%的學生選擇解決問題能力,22%的學生選擇自我評估能力。這說明多數學生對商務英語閱讀能力持肯定態度。但除了能看懂相關的英文合同、單證、說明書、廣告等,我們還需加強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培養,如商務技能、英語翻譯技能、聽說與寫作技能,高職商務英語不僅要求有專業的商務英語會話、翻譯和交流,還要求學生會書寫簡歷、商務函電、合同、廣告、通知等。我們更需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能力培養,如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綜上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第一,學生對高職商務英語的學習目標和考試目標較明確,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在課內、課外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第二,對高職商務英語教師的要求有待提高,首先教師需要是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其次教師需要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中和學生不斷地交流使得教學信息及時共享。第三,多數學生承認自己商務技能欠缺,甚至覺得自己學習的英語與商務關系不大。可見,目前我市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模式不夠突出商務知識和職業化教學,尤其體現在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上。只有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相關時,即能滿足當前社會所需的專業知識,學習才會成為有意義的學習。于此,我們的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需要突出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人文素質相結合的整體性、知識性、有效性和發展性以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并培養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第四,學生不支持閉卷考試,考核形式應該多元化和實踐性,如見習報告、平時成績、論文和試卷,甚至可采用證書認證的考核形式以提高學習針對性和熱情。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這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職業性的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
3 結語
本研究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調查和分析是探究高職院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階段性成果,這樣能深入了解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需求以期構建一種適合我市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框架,進而培養出基礎寬厚、知識面廣,以商務專業為主的“商務+外語”復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姬姝.專門用途在英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1(5):136-137.
[2] 辛琳,張莉莉,宋常英.關于商務英語專業“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48):173-174.
[3] 尹春霞.ESP及其需求分析原則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7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