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偉 蘆樹寶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遼寧大連 116029)
軟式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價值研究
鄭宏偉 蘆樹寶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遼寧大連 116029)
軟式排球作為新興的運動項目,迅速成為全民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軟式排球以運動的樂趣性、項目的觀賞性、對象的廣泛性、技術的簡易性、球體的實用性、比賽的多樣性等特點,在全民健身中充分彰顯其健身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基于人們對軟式排球的運動訴求,使軟式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迅速推廣和開展。
軟式排球 全民健身 價值 運動特點
軟式排球以它的獨特魅力受到了眾多學生和各年齡段健身者的青睞,成為運動場上一個新亮點,其推廣和普及對排球愛好者來說意義深遠。特別是在《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中著重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保障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促進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擴大競技體育群眾基礎,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努力奠定建設體育強國的堅實基礎”[1]。基于軟式排球作為一種具有文化意識的健康運動,不僅有助于身體各項機能的提升,參與團隊合作可使健身者對生活、生命的態度變得積極,使其文化修養、思想、品質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融洽,有利于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新風貌[2]。因此,軟式排球對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國民素質、和諧社會關系有著積極作用,更是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基礎。
1.1 運動的趣味性
軟式排球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趣味性,簡單易學,而且規則簡單,4對4、6對6都可以進行比賽。軟式排球較輕,球體在運行軌跡比較變化多端,不易判斷球體的運行軌跡和落點。因此,在每次擊球之前必須謹慎處理和正確處理球,反之便會出現一定的趣味性。軟式排球具有較好的娛樂性和趣味性,與傳統排球相比較,球體較輕,彈性較差,飛行速度較慢;在軟式排球活動中,運動量減少,興奮度較低,因此在提高排球愛好者參與熱情的過程中,使得比賽具備更多的趣味性,才更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與此同時,人們在比賽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樂趣。而且軟式排球球體輕、球速慢,讓參與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擊球點,使參與者在完成一次成功擊球后獲得成就感[3]。
1.2 項目的觀賞性
由于軟式排球重量輕、體積較大,使其在運行中速度較慢,這就為防守方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使其更好地判斷球的方向,增加了雙方來回球的次數,增強了比賽的激烈性和競爭性,為觀眾提供了視覺美感和較強的觀賞價值。據統計,在北京體育大學“永林杯”教職工軟式排球比賽中,來回球的次數平均1.56次,最高達8次;平均每得一分雙方觸球次數為5.55次,最高達32次[4]。
1.3 對象的廣泛性
軟式排球最大的特點是球體柔軟,在練習中不易出現手臂紅腫、疼痛的感覺,參與者不必有戳傷手的恐懼感,不易出現手指、手腕關節出現戳傷的現象。球速慢,不論是發球、扣球,都不會出現因為反應不及而被砸傷的危險,是特別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活動。軟式排球屬于隔網運動項目,雙方是隔網進行對抗,所以避免了劇烈的身體接觸和碰撞,不會造成嚴重的運動損傷。軟式排球適合各種年齡、體力、經驗的愛好者,甚至是各種級別技術水平的人參與到活動中。
1.4 技術的簡易性
軟式排球的各種基本技術比較簡單,容易掌握。特別是傳球技術,參與軟式排球活動的初學者往往手型掌握得不好,但軟式排球的表面柔軟,容易與不同手型相吻合,便于技術動作的掌握。
1.5 球體的實用性
軟式排球的外觀大多以紅色等鮮艷色彩為主,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軟式排球的價格很合理,使用性很強,不同階層的排球愛好者都有購買能力,更不會出現因為球太貴而不能參與到活動中的現象。
1.6 比賽的多樣性
軟式排球的比賽有3人制、4人制、6人制、混合制等,根據不同的需要來決定。同時還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來劃分比賽。依據《軟式排球競賽規則》的具體細則,排球愛好者很容易掌握基本的比賽規則,更是為其比賽活動和健身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娛樂性和規范性。
全民健身就是要求運動項目適合全民參與,而軟式排球就是迎合了這一特點。軟式排球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之一,它具有健身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價值。軟式排球不僅能滿足人們健身的需要,也能緩解人們緊張的工作、學習的壓力,同時也可鍛煉參與者的堅韌、挑戰、創新、堅強的意志,培養具有團結的體育精神,從而提升自身修養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1 健身價值
軟式排球運動對人的身體、心理、精神健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經常參加軟式排球活動可增強人體的機能,加強骨骼組織的新陳代謝,改善骨的血液供應,使腕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關節面的骨質和關節軟骨增厚,肌腱和韌帶增粗等[5]。特別是對久坐電腦前的白領、文秘工作者等患有頸椎病的人群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該運動既可以緩解身體疲勞,使人們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同時,軟式排球的趣味性較強,可舒緩壓力,塑造個性。
排球屬于有氧運動,能很好地鍛煉參與者的心肺功能。而且長時間進行軟式排球運動還可以改變參與者的身體形態,鍛煉參與者的身體協調性,使參與者的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均勻發展,力量逐漸增強,活動更加靈敏。在運動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總量的增加,從總體上改善了人體運輸氧的能力,各器官系統的供血和供氧能力得到增強,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心肌中線粒體的體積增大,數量增多,有效地提高了利用氧的能力。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對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和延緩中老年衰老有一定的作用。由于下肢移動跳躍,上肢揮臂擊球,四肢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從而降低肌肉、關節、韌帶的粘滯度,增強肌力和肌肉的彈性,使肌肉發達,肌纖維變粗。還可以改善骨骼關節的柔韌性,防止中老年人骨質疏松,提高骨骼的抗折斷、彎曲、壓拉、扭轉的性能,延長骨骼細胞的老化過程。
2.2 娛樂價值
緊張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在閑暇時間聚集在茶樓、咖啡館、電影院消遣,或者是打牌、看電視等,根本沒有參與運動的意識。而軟式排球比賽形式多樣,可以自由組合,比賽場面較精彩,娛樂性較強,人們能夠不由自主地參與其中,容易養成鍛煉的好習慣。依據排球運動的技術簡單和位置的隨意性,參與者均可進攻,結合自身特長任意站位,可增強來回球的數量,使比賽回合增多,且過于激烈,其觀賞性和趣味性得到提升,參與者可以在比賽中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以家庭、單位、社區等小團體組織的比賽,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戶外活動的機會,不僅可以緩解生活、工作、學習壓力,更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單位同事之間和社區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更能促進身心健康。
2.3 教育價值
軟式排球運動能培養參與者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作為一項群體性運動項目,它要求每名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做到齊心協力、相互配合。把個人的技能融于集體,集體才能為個人提供最佳保障,使個人的技術得到更好的發揮,才能培養人們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在軟式排球比賽過程中,不僅需要集體的配合,更需要每個參與者熟悉周圍環境,并能夠做出正確的觀察和判斷,為本方的進攻提供更多有利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參加者的觀察力,以及快速判斷的反應能力。同時,在充分考慮軟式排球組織形式的多樣性、比賽的多變性,以及活動內容的靈活性,更能更好地發展人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人們在自由地發揮、想象的活動中,進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可見,軟式排球的特點使其成為擴大和豐富參與者的觀念和體驗價值的強有力手段,促使參與者的智力得到磨煉,充分體現了軟式排球運動的教育價值和意義[5]。
2.4 文化價值
軟式排球的文化價值體現在物質、制度和精神層面。軟式排球的物質文化主要表現在場地、設施及相關的物質要素,鮮艷的球體、規則的場地、設施的擺放等作為軟式排球的文化,在運動中得到參與者的理解和認同,這是該項目的魅力和文化自信的充分展示與彰顯。軟式排球的制度文化體現在規范性、組織性、競爭性和秩序性。軟式排球在比賽制度、場地、規則等方面向人們傳達的是一種積極健康的運動態度和生活意義,通過集體參與的形式為人們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增進情感和維系生活,約束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地培養著人們的進取精神、尊重意識。在公平、公正、競爭的態度中,激發參與者勇于拼搏的精神狀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使人們對社會生活產生歸屬感和幸福感[2]。在精神文化層次,軟式排球運動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它給參與者提供了體驗娛樂、團結和美感的平臺,能夠盡情地展現自我,并從中獲取更多的樂趣,以緩解身心壓力,釋放出自身的負能量,保持積極的精神態度,彰顯自身存在的價值。人們參與軟式排球運動不僅受益于自身,更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積極傳承,是排球精神根植于全民的一種文化意識,從而對塑造排球文化自覺、自信、自強具有重要的價值。
軟式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它以獨特的魅力和文化涵養,在健身、娛樂、教育和文化層面具有特殊的意義。但是,軟式排球運動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積極迎合全民的體育訴求,彰顯其運動特色,必將是軟式排球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民健身發展的重要元素。
[1] 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EB/OL].[2011-03-01]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 n1808585/1808711.html.
[2]楊德榮.文化視角下我國軟式排球健身現狀及價值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7):107-109.
[3]劉宏.論軟式排球在體育娛樂健身中的特殊價值[J].中州體育:少林與太極,2010(6):45-47.
[4]陳進波,王春平.論軟式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28(9):146-147.
[5]周雨龍,霍洵.淺談軟式排球的運動價值[J].體育科技,2012(5):117-118.
G842
A
2095-2813(2014)12(a)-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