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盼
(大連財經學院 遼寧大連 116600)
高校羽毛球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現狀研究①
劉曉盼
(大連財經學院 遼寧大連 116600)
隨著高校各單項體育教學的深入發展,羽毛球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為了更好的開展此項教學活動,在教學中作為老師應該不斷鉆研羽毛球教學的特點,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做到因材施教,以學生興趣的培養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的、單一的動作教學模式,達到師生教與學的最佳效果。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等調查方法,對現階段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不斷創新高校羽毛球教學方法,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
羽毛球 因材施教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羽毛球是一種形式靈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的運動。學生經常參加羽毛球運動,不僅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還能培養學生自信、勇敢、果斷和優良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在羽毛球教學中,應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盡量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羽毛球運動作為一項技巧性極強的運動,技術環節多,學生要想全面的掌握各項技術環節,在高校體育課程有限的時間內幾乎是不能完成的,技術環節多與教學時數的矛盾需要高校體育老師來克服。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加強羽毛球幾個重點技術的教學,如高遠球、發球以及步伐等,通過這些讓學生體驗羽毛球所帶給他們的樂趣,形成良好的習慣后,搓球、殺球、吊球等諸多高難度的技術環節可以在日后的鍛煉休閑中來提升。同時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的講授一些羽毛球的發展史,比賽規則等來間接的提升學生的興趣。
2.1 技術教學法
羽毛球作為技術類項目,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動作,才能體會到羽毛球的真正樂趣。因此,在教學中適當的技術教學時必不可少的。而對于技術類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還是傳統的授課方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設限法等等這些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合理的講解、示范有利于使學生明確羽毛球動作的要領,形成正確的直觀感受,在大腦中形成初步的動作模型。但這也要求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要做到慢而準,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學生示范,教師糾錯的方式,增加學生的第一印象。在學生建立動作表象之后,可以讓學生不斷的模范動作,在模仿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時刻糾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結構。在學生形成初步的動作結構后,體育老師可以適當采取限制法來提高學生對動作技術的領會能力。這種方法主要是技術練習過程中,教師運用一定的外界輔助物對學生的練習的羽毛球動作方向、位置等加以限制,繼而不斷加強學生的專注能力,形成正確的感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減少錯誤動作的干擾,這些在羽毛球的揮拍技術,發球技術等各個環節上都能得以靈活的運用。
加大多球練習力度,羽毛球動作的動力定型只有通過反復高度的強化才能實現,而多球練習恰恰能很好起到這個作用。大量的實踐證明,在羽毛球教學的初級階段必要的、合理的多球練習對羽毛球技術能力的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多球練習能夠克服單一球練習中擊球失誤導致的連續擊球中斷問題;可以克服單一球練習中因腳步不到位而影響動作定型的問題。同時,在羽毛球訓練中多球練習還作為提高體能儲備的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喂球來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跑動意識,進而提高體能儲備。這種多球練習還可以作為某一動作技術定型的鍛煉方式,為了盡快提高某一專項技術能力,定點喂球必不可少,可以極大的促進動作定型,形成合理的動作能力。
2.2 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手段
高校體育教學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更多的采用簡單的語言、文字、圖片模式,造成知識的抽象性,學生不愿意接受,被動消極的心理影響了教育教學功能的實現。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力圖通過形象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來使學生理解動作內涵,但是這些往往起到的效果并不深刻,不利于學生的消化與吸收。而這種傳統的模式與現代化的發展明顯是不適應的。如何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入到高校體育課程的羽毛球教學之中,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可重復觀看性將成為高校羽毛球課程改革的關鍵,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更多活靈活現的、實實在在的賽事技術播放,會給學生極大的感官刺激,使學生深刻的領會羽毛球的技術,體驗羽毛球的樂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挑戰自我的決心。
2.3 開設羽毛球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高校羽毛球課程應開展俱樂部教學模式,它主要是以俱樂部形式作為羽毛球運動的教學組織形式,并以學生的自愿性原則作為教學的基礎。高校羽毛球俱樂部教學形式靈活,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因材施教。因此,高校羽毛球俱樂部的這種教學形式,最大程度的集中了高校里的羽毛球愛好者,雖然說他們的羽毛球運動水平高低不一,但是他們對于教學內容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或分級教學的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授課與訓練,但是它又應該與社會上的俱樂部模式區分開來,它仍然要保留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來進行羽毛球餓學習與鍛煉。由此可見,高校羽毛球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特點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化的教學,從而開辟出一條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途徑,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促使他們養成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意識。
3.1 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校體育課程除了第一學期為基礎課以外,其它的三個學期學生都可以在網上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體育課程。但由于每學期的課程所有學生都要進行重新選課,以至于羽毛球的三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基本相同,體現不出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如果有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有意愿繼續學習的,則水平明顯要高于未接觸過羽毛球運動的學生,導致學生的羽毛球水平參差不齊,這對教師與學生都是一個極大的負面干擾。
3.2 專業羽毛球場地器材匱乏
體育課程作為實踐性課程,必要的場地設施是一切體育活動開展的基礎。隨著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羽毛球逐漸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之中,羽毛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加入到這項運動之中,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場地器材的不足,二者的矛盾已經成為制約高校羽毛球課程開展的重要因素。雖然,有些高校擁有一流的羽毛球設施,但往往只供給專門的體育學院的學生來使用,造成很多時候場地的空置。部分高校也嘗試著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試行商業化的場地運營模式,這種以盈利為目的運營模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場地的利用率,但對該項運動的普及和開展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由此可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羽毛球要真正的獲得發展,首先就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要求,不斷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高校體育課程運行的場地器材保障,不斷滿足高校學生日益發展的需求。同時,還要靈活創新,不斷整合現有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真正的利用起運動場館,給羽毛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起到輔助的作用。
3.3 羽毛球專業教師的缺乏
羽毛球課程較其他課程在高校教學中起步較晚,致使其專業教育的年限較短,該運動速度快、變化多、技術動作細膩、技戰術豐富多樣,想要真正掌握羽毛球運動技術動作,對教師的專業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言道:名師出高徒。目前,我國高校體育課程中真正專業的羽毛球教師很少,專業人才匱乏。這種現象的出現與高校招聘重學歷輕技能有一定關系,時下,高校招聘基本都在博士以上文憑,而真正專業技能高的高水平運動員進入高校任教的機會大大減少。導致高校羽毛球課教師大多是兼課教師。作為兼課教師為了盡快的承擔起相應的教學任務,大多是自學,或者具備初級的羽毛球能力,直接導致高校羽毛球教育教學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
3.4 羽毛球教學內容多、學時較少
從羽毛球教學大綱看,羽毛球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多,發球、高球、吊球、殺球、搓球、羽毛球步法等,諸多的教學內容需要充足課時依托。但是在部分高??磥恚w育課不是專業課,可有可無,導致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不合理,在學時的安排上也就相對較少,所以教學效果也就相對不理想。教學內容多與學時安排少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專項技術的練習。
3.5 適合高校學生的羽毛球賽事少
在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羽毛球往往不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必修課,而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學期結束后可通過考試來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但是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是在比賽與實戰中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目前,我國針對高校學生開展的羽毛球賽事少之又少,更多開展的都是職業聯賽,高校學生很難參與到其中。要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影響力,學校體育工作者還應下功夫,充分利用高校課余時間多的特點,開展各項羽毛球賽事,并推廣成一項學校特色項目,這樣就會促使更多的高校學生走進羽毛球運動,發現羽毛球的樂趣。應該多開展些省級、乃至全國的高校比賽,讓更多的普通高校學生參與到其中,來體會羽毛球這項運動帶給我們的樂趣。
我國高校羽毛球教育教學雖然逐漸普及,但受制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傳統的教育觀念滯后,對于高校羽毛球教師來說,只有積極轉變羽毛球教學的觀念,在羽毛球教學中真正以人為本,將快樂融入到教學中,為學生健康著想,培養終身鍛煉的運動習慣才是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根本所在。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運動技能,才能使羽毛球這項運動深入人心,對于學生培養終身的體育鍛煉的意識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借此文章希望能夠對羽毛球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為高校羽毛球課程教學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與建議,為羽毛球運動的普及發展做出有益的貢獻,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羽毛球運動,享受羽毛球運動的樂趣。
[1]姜曉宏,張力.羽毛球選修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驗[J].遼寧體育科技,2005(4):68.
[2]吳婷.淺析普通高校羽毛球課的教學方式[J].科技信息,2010 (29):132.
[3]楊紅英.淺析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內江科技,2010(6):67,11.
G847
A
2095-2813(2014)11(c)-0071-02
劉曉盼(1982,6—),女,漢,遼寧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