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霖
(南京市弘光中學 江蘇南京 210000)
游泳運動是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和靈敏度的重要方法和路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游泳課程對于鍛煉學生身體技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恐懼心理是學生學習游泳的重要障礙,其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實際的游泳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對針對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不同原因,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不同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來幫助學生消除和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并引導他們進一步掌握游泳技術,從而提高游泳課程的教學實效性。
游泳運功的特殊環境和特殊形式使得許多初學者在進行游泳學習時會產生不適應的心理或生理現象。一般來說,在初中游泳課程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主要受外界環境、自身因素、游泳運動的特殊性以及教師等多方面的影響。
在初中游泳課程的教學中,游泳池所在的環境、水質、水溫等都對學生產生著影響。如果游泳池的溫度適宜,且游泳環境和水質都較好時,學生在學習中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并且保持著較為穩定的情緒。相反,如果教學環境惡劣就容易使學生產生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從而對游泳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如,在實際的游泳教學中,如果游泳池的水溫過低,學生在學習游泳時就容易誘發肌肉痙攣、僵硬和頭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休克等教學事故的發生,這就容易導致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
此外,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會產生恐懼心理。如,一些同學在學習游泳之前如果看到其他同學出現嗆水、喝水等情況時,也會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還有一些學生在看到游泳技能較好的同學游泳時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如害怕出丑或不敢展示自己等,從而也會影響學習效果。
身體素質是進行體育運動的重要條件,也是良好掌握游泳技術的基礎。由于當前許多初中生缺乏鍛煉,使得他們的肌肉力量、協調性、彈跳力和靈敏性等各項身體素質都較為薄弱。而游泳運動作為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其在學習中對學生的速度、力量、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等各個方面都要求較高,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游泳時產生較難克服的心理障礙。
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和運動項目,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會因為對其缺乏全面的認識而感到陌生,這樣就容易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卑或畏縮的心理。再加上一些學生自身對水的恐懼,因此,在進行游泳學習時,他們常會因為缺乏自信和勇氣而放不開思想進行練習,從而限制了他們自身能力的發揮。
游泳運動是一種在水中進行的體育運動項目,由于水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受壓力、浮力和重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在水中比較容易產生吸氣困難、胸悶等各種感覺。再加上人在水中呼吸的方式和陸地上有著較大的不同,從而使得許多初學者在水下呼吸時容易嗆水或喝水,同時還可能產生耳朵進水或睜不開眼睛等不適應感。此外,在水中游泳時沒有固定的東西作為支撐,這就使得人在游泳時會產生失重感。同時,由于水下游泳對學習者的發力順序和協調配合度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初學者不能有效地掌握游泳時的動作順序就會出現嗆水和手忙腳亂等現象,而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會使學生在學習時產生較多的恐懼心理。
在游泳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枯燥單調等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缺乏又容易使學生在進行游泳課程學習時不能集中精力,這樣在游泳訓練時,一些學生會因為自身技能較差或沒有掌握所必需的要領而害怕參加練習,從而導致畏懼情緒的產生。如在實際的游泳課程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會在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游泳技巧后,給學生進行示范訓練,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游泳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教師為了追求進度,在教學中并不考慮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再加上一些教師過分偏愛成績好的學生,從而使一些學困生的自尊心經常受到打擊,這也會導致他們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下降。
在學習游泳時,許多學生都會因為緊張或恐懼而導致游泳練習時,其手腳動作的僵硬。如有些學生會因為緊張、害怕而使得肩部、膝部和踝關節等部位出現僵硬,而身體各部位的僵硬容易使游泳時的動作不準確或者身體的不協調,從而可能會出現身體下沉或不走水的現象。
中學生因為怕水而出現的心理恐懼主要表現為,當教師讓學生下水練習時,一些學生會不敢下水或在動作練習時緊抓游泳池邊;還有些學生因為害怕喝水、嗆水或者水進入耳朵等而不敢把頭浸入水中;另外還有些學生在水中練習時不會屏氣,或者不敢張嘴吐氣。
一些初學游泳的學生在進行游泳練習時,經常會出現因為緊張或恐懼而出現節奏感差、動作速率快等現象。還有些學生因為害怕頭部沾水而進行立著游,從而導致游泳動作和節奏的混亂、不協調。
在初中游泳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適當的模擬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脫水游泳練習,如可以在陸地上引導學生來進行相關的游泳模仿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消除恐懼,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術。
在平時的游泳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啟發和激勵等語言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游泳學習的勇氣和自信。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來讓一些動作完成較好的學生幫助動作較差的學生,并及時予以他們語言上的激勵。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的共同進步,還可以幫助動作較差的學生提高學生的信心,從而幫助他們消除自卑、恐懼的心理,促使他們對游泳技術的良好掌握。
注意力的轉移是游泳學習時克服中學生恐懼心理的重要方法和路徑,其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布置新的任務而讓學生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減輕或克服學生恐懼心理的目的。一般來說,初學游泳時,學生的心理因素對其注意力的轉移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上消除對水的恐懼,才能使他們把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游泳的學習中去。如在引導學生熟悉水性時,教師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學習游泳比賽,這樣可以使學生把注意力從對水的恐懼轉移到比賽的勝負上,從而有效地減輕或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
增強學生對水性的熟悉度是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心理的關鍵。一般來說,當學生熟悉水性之后就會克服怕水的心理障礙,從而促使他們進入“喜水”和“駕水”的階段。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水中行走”、“憋氣”、“水中漂浮”以及“換氣”等方法來幫助學生來進行熟悉水性的訓練。如由于水本身具有浮力的作用,在實際的游泳鍛煉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單/雙人扶池壁行走或多人進行的“送傷員”、“打水仗”等游戲來讓學生在游戲的玩耍過程中能夠逐漸地熟悉水性,從而消除他們“怕水”的心理。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憋氣訓練,先通過在陸地上的訓練來讓學生掌握憋氣的動作要領和節奏,同時,還可以利用計時、定時、比賽和計數等來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從而引發他們學習游泳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憋氣能力。在進行“換氣”練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水底摸寶”的游戲中來幫助他們進行換氣練習。
在進行游泳課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他們在游泳練習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同時還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在教學開展之前,先讓學生對游泳池周邊的環境、水溫、水深、教學內容以及游泳中的技術動作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準備好游泳教學中所需要的各種教學用具,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游泳運動是一項對學生身體技能要求較高的體育運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身體技能的鍛煉,以提高他們的身體協調力和靈活性。如在每堂游泳課中,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身體素質鍛煉,并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布置不同的練習任務。此外,還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每堂課的教學內容,以便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使學生逐步提高身體技能,從而為游泳運動的學習打下基礎。
初中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來加強對學生恐懼心理的把握和調節,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注意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消除對水的恐懼,加強對他們注意力轉移的引導,并讓學生在身體技能的鍛煉中逐步增強學習效果。
[1]盧月強,李慧.消除游泳課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方法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2(1).
[2]趙以超.中學游泳課程教學學生恐懼心理消除措施[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6).
[3]俞劍賢.淺析中學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克服[J].現代交際,2010(12).
[4]張引.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與消除[J].內江科技,2007(7).
[5]張志,秦少軍.克服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探究[J].科技資訊,2008(7).
[6]李晶,李西.對游泳初學者的恐懼心理分析研究[J].武魂,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