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廣慶
(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2)
大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指標權值與貢獻率關系的思考
侯廣慶
(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2)
隨著2011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出臺,國家近來愈加重視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把具有較好的生理機能,勻稱的身體形態,充分的身體活動能力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的大學生視為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并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督促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進行體育鍛煉,如此不僅可以排解偶爾厭倦學習的苦悶情緒,也能隨時監測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百利無弊。多年來,各國學者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發表了不計其數的有關文章,取得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
體質健康 權值貢獻率 大學生
為了有針對性、有效地提升大學生體質,減輕老師和學生的雙向負擔,促進在校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國家正大力穩抓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頒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針對學生外在身體形態、身體健康狀況、心理素質健康等進行規范教育,此目的在于將培養身體素質過硬的大學生作為首要任務。近年來,多國學者都在深入研究如何增強學生體質的課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這其中,還有明顯的缺陷與不足,有待去發掘突破。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培養大學生成為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建設者和主人的任務被視為重中之重。學生的健康是身、心全面的健康與發展。因此學生的體質健康評價方法與標準也應該是全面的、具體的、有關聯的綜合性評價。該文正是基于此點,通過數字處理與技術處理,從改善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模型出發,廣泛地應用相關文獻進行說明補充,從而使論文更加真實可靠,最終得以實現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真實全面、簡明科學的綜合評價。
去年伊始,我院已全面實施了關于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以積極響應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在此,以長春建筑學院372名男生和288名女生為研究樣本,探究他們在各個體質健康檢測中的各指數從而獲得權值的高低與貢獻率之間的大概關系。372名男生和288名女生在標準權值(15:20:15:20:30)下各評價指標的標準回歸系數依次為3.3,2.7,1.6,3.4,2.7和3.2,2.7,2.4,2.3,2.7,標準回歸系數意味著體質健康評價指標對總分的貢獻率,一般而言,理論上權值高的指標貢獻率也高,才有利于提高總分。所以學生體質健康總分均值(74.9分)偏低的總分,是由身高標準體重權值最低貢獻率高、而肺活量體重指數權值低其貢獻率也低的不均衡分配的原因所致。所以說,其總分僅僅處于身體健康一般的位置。由此觀之,此體質評價模式對實際的評價總分造成了一定的誤差。相應的,權值組合也存在一系列問題。該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標準權值是以權值最大的評價指標為原則來劃分的,用以體現權值的重要意義和使其得分更加明顯,來督促學生進行適當的體能鍛煉,調動其積極性。但不足之處是:體質健康評價指標貢獻率與權值成反比例的關系產生了較低的體質健康總分,無形中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產生一定的壓力,甚至出現抵制或是懈怠體育鍛煉的情緒,這與標準中所提倡的減負、陽光體育背道而馳。因此,如今有必要對在現權值組合下進行負能量運動的體育運動現狀進行改善。
從長春建筑學院低年級參加評價的1233名本科生中隨機抽取327名男生和288名女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測定了5項指標:身高(cm)、標準體重(kg)、臺階試驗(次)、肺活量體重指數(mL/kg)①、握力體重指數(kg)。
(1)采用身高標準體重進行評價人體形態結構是通用的測試方法。身高與體重兩者的比例在正常的范圍被稱為身高標準體重。人體的寬度、厚度、圍度和密度都由它反映,這些也都是根據身高和體重一定的比例關系直接或間接體現的。因此,評價人體生理機能、發育水平和形態、身體營養狀況的首要指標便是身高標準體重。換句話說,人們的高矮胖瘦、健壯瘦弱都是以是否跟身高體重協調適中為標準。它不僅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還能間接反映出人體大致的身體成分[1]。比如你測得的身高標準體重過高于或過低于同齡人的一般數值,那么你就不符合正常的標準,過于纖細或肥胖,需要經過營養搭配、飲食調節和輔助運動來升高或降低數值,從而達到平衡的狀態。
(2)我們通常采用臺階試驗指數和肺活量體重指數①進行體質評價。臺階指數的高低關系到心血管系統機能水平的高低,簡言之,臺階試驗指數值越大,則反映出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因此,臺階試驗指數是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數。
所謂有氧代謝運動是指運動時人體排出氧量和攝入氧量達到動態平衡的運動。當在做有氧運動時,人體內乳酸不分泌,心率和呼吸均保持在較穩定的狀態,肌肉間的拉伸張弛有度,還可延緩疲乏時間。因而有氧代謝運動的持續運動時間長,不僅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作用,還能有效起到減少脂肪、強身健體的效用,是現代快節奏社會所推崇的。臺階試驗的有氧運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量的負荷工作下,人體脈搏跳動頻率下降。接下來在試驗結束后脈搏跳動平率恢復到正常用時有所縮短,最終臺階實驗指數呈現上升的趨勢。
(3)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便是肺活量指數。科學家曾指出:肺活量高的人會比肺活量低的人享有更長壽的壽命,醫學界也將肺活量指標作為人體衰老的參考項目。影響肺活量的因素不免的有體重、身高、胸圍等。同時,肺活量大小也因性別和年齡而異,女性明顯低于男性。一般來說,年齡相近,身高、體重在正常范圍內的人,肺活量差別不會太大,如果深吸一口氣,吹同樣彈性的氣球,氣球吹得大的那個人肺活量相對要好些。在做相應測試時,要用到一次性吹器,先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看電子顯示器上的指數是否達標,一般大學生男生的正常指數是3500~4000/mL,女生則是稍低的2500~3000/mL[2]。目前,之所以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選用了肺活量體重指數①,正是為了使學生的身體機能各方面情況能在肺臟機能上有所體現。
(1)該文所設計的體質健康標準模具有一定的規范性與合理性,并且方法較之前有所完善,更加簡便易操作。它將體質健康研究中的各個必要因素有機結合,進行抽象、準確化的有效描述。其不僅充分體現各評價指標重要性,而且體質健康評價指標貢獻率與權值成反比例的關系產生較低的體質健康總分的問題也得以合理解決,少許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的心理壓力也得到適當緩解。
(2)該模型具有相當的普及性,能夠適應各高校學生的體育課程安排進程,且符合各高校及大專院校里實施的評分標準,能夠成為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其次,該模型可直接與大學現行的有關學生體質健康的研究、評價相接軌,易于計算[3]。
(3)在做學生體質健康的相關評價時,運用此模型能夠更簡便地計算出有關的群體和個體樣本的測試數據,使測試結果一目了然,生動的物理描述也使測試的可觀性大大增強。對目前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力度和增強大學生體質的工作有顯而易見的作用。
對于加強增強學生體質的必要性便不再復述,眾所周知,我們處在信息化發展的高科技時代,為了提升學生自身更好的均衡發展,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有必要深入研究利于改善大學生體質的各個方面,從而幫助大學生擁有更加健壯的體魄和剛毅的精神品質,該文正是通過切實的實踐呈現了如何改善評價指標貢獻率與權值成反比關系的具體方法,簡單明了又卓有成效,對于日后的具體操作提供了有用的參考。
歷史實踐告訴我們,人類只有不斷改進創新才能創造出對自身有益的事物,在完善增強學生體質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張偉,顧若兵.基于不同體質指數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相關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1):22-25.
[2]張向輝.吉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對策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12):36-37.
[3]張嘯.南昌市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6):88-89.
注釋
①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mL)/體重(kg)。
G804
A
2095-2813(2014)12(a)-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