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軍
(百色學院 廣西百色 533000)
廣西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的應用研究①
黃友軍
(百色學院 廣西百色 533000)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教育理念的革新產生了重要影響。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信息化程度也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教學與改革。就廣西而言,在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方面還普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體育信息化人才等問題。因此,應給予充分重視,促進高校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推動體育教學信息化進程。
高校體育 信息化建設 應用研究
所謂信息化教育,就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設計、形成教育教學活動。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就是在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實現體育教學訓練、體育管理、體育組織等活動的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實現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對于發展學生個性,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信息化是當代教育發展的熱點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實現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體現出的教學新內容、新形態。體育教育信息化是高校體育建設的必然趨勢,也是體育教學創新的關鍵環節。廣西處于中國西南部,屬于經濟欠發達省份,且信息渠道較為閉塞,在教育設施投入上存在很大不足。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廣西體育信息化建設遠遠落后于高校體育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導致優質體育信息無法快速交流,不能實現優質體育資源的共享,體育教育信息化還處在起步階段。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體育事業發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整合廣西體育信息資源,促進體育科技與教育發展,提升體育事業教育與發展質量。
2.1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建設初顯成效
較以前相比,廣西高校的體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有了明顯提高,大部分高校都擁有多媒體教室,建有各類體育場館,辦公室計算機普及率較高,能實現自動化辦公,滿足日常教學管理需求。網站建設進步較大,大部分部門都建有主頁,校園網與因特網實現聯通,一部分精品課程能通過多媒體實現共享。
2.2部分高校對體育信息化教育的重視還不夠
部分高校缺乏長遠規劃,還未將體育教育的信息化建設納入發展規劃內,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認識不深,對現代體育的價值與功能理解不夠。再加上學校自身自己有限,政府注資不足,校園擴張等因素的影響,有不少高校甚至處在負債狀態,無力購置技術含量高、價格昂貴的信息化教學設施。
2.3體育教師缺乏信息意識
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術都很好,教學經驗、練習技巧豐富,但科研能力卻很有限。有不少體育教師沒有看到信息與體育教育的關系,認為信息能力與文化科關系大,體育信息看看體育新聞,上網瀏覽下體育信息就夠了。在體育教育中,不少體育教師認為自身掌握的知識已經足夠應付工作任務了,在沒有晉升壓力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在科研方面給自己施加太多壓力。以上情況的存在,充分反映出廣西高校還有不少體育教師信息意識淡薄,信息需求少的問題。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體育教師對體育信息的主動接收意識較差,知識面越來越狹窄,甚至不少學生對最新體育動向的了解比教師還深廣。
2.4信息資源的量化有待加強
信息資源是可再生、可共享、無限的,其開發利用會大幅度減少能源與材料消耗及污染。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與物資,同時生成了大量信息,體育教育應充分重視信息的量化,提高教學過程的可參與性,完善教學過程。
2.5體育教學與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廣西有不少高校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信息化水平還很低,在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是在理論課教學上,體育實踐課的教學則很少應用多媒體設備。體育實踐教學一般在室外實施,受場地條件的影響,只有在具備多媒體設備的室內場館才方便應用多媒體教學,但擁有這些設施的高校還不多。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是一個新的教育手段,有一部分高校已經開始了這種嘗試,在體育院系的主頁上掛一些體育多媒體教育資料供學生觀看,或為師生交流提供平臺,但離網絡化教學還有一定差距。總的來說,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與體育網絡教學水平存在較大矛盾,利用網絡實施體育教學也是今后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一大待解決問題。
此外,廣西的各高校雖然在體育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深度上還存在一定不足。如在體育教育的日常管理當中,大部分高校都采用計算機辦公、統計并分析學期成績、選課等,有的學校還開發了成績統計分析軟件。但是在體育管理信息共享上還有不足,對信息資源的再利用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3.1提高對體育教育信息化的認識
不管是體育部門的領導還是體育教育人員,都應提高對體育教育信息化的認識,體育信息技術是手段,開發和利用體育信息資源才是目的,體育部門的領導與教育人員都應自覺培養對信息與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研究自身存在的體育信息化問題。高校也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勵政策,鼓勵體育教師積極撰寫高質量論文,增強體育信息意識,培養體育教師的信息資源獲取意識與獲取能力。此外,政府部門也要貫徹科學發展觀,認清體育教育的現代功能,把體育教育信息化當成提升高校形象的突破口,把體育教育信息化水平納入到國家評價、排名體系內,督促各高校自覺加快體育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
3.2建立體育教育信息化組織體系
高校體育信息化組織體系的建設應當有明確的專業分工與運作能力,由熟悉業務、有奉獻精神的人來管理。由于各高校的管理模式各異,因此可由各高校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安排體育院系根據自身情況來實施。以辦公室領導下的體育信息中心為主要信息收集與發布中心,安排中心主任、成員來負責體育信息的收集、傳輸與制作等,并與校外網直接連接,及時發布體育訓練與比賽成果,同時實現資源共享,注意更新校內體育知識,使師生關注體育運動,形成校內、校際體育信息共享體系。還應設立信息反饋工作室,負責將學生對教師教學成果的反饋信息傳達到內部進行總結歸納,形成師生、師師之間的信息傳遞網絡。
3.3加強在體育教育信息化軟、硬件方面的投入
體育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教室、高速攝像機、現代化體質測試中心、數字化模擬運動實驗室等,這也是實現體育教育信息化的物質基礎。體育教育信息化的軟件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體育信息化建設規范,及在硬件基礎上建立的體育信息化教學、管理、科研數據庫等。雖然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總的來說仍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體育教育事業的信息化需求。因此,有必要繼續增加投入,提高體育教育、運動中先進儀器的使用水平,是體育教育信息化在日常教學與訓練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3.4建立高校體育信息庫與體育信息化網絡平臺
建立高校體育課程多媒體網絡授課平臺能更加具體和直觀的演示體育理論與知識,減少體育課程對時間、空間及地域的依賴性。其次,建立體育教育信息化平臺,旨在整合廣西各高校的體育信息資源,服務于體育信息化發展,可以由自治區教育廳和體育局相聯合,把分散的體育信息匯總起來,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
3.5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質與教學水平
各項體育設施、儀器離不開體育教師的指導應用,體育教師不但要在體育理論、體育素質上成為學生的表率,還要掌握先進的網絡化、信息化知識,駕馭先進的體育儀器。在體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體育教學的形式與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體育教師來說,講授體育課程既是豐富自身知識的機遇,也是對知識欠缺的一種挑戰。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也應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使運動技術的分析更加精確、體能監測更加科學、訓練計劃更加合理。廣西各高校的體育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以研究生學歷為多,有著充沛的精力和求知欲,相信他們一定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改變大學生的體育觀念,讓大學生們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中。
如今,全國的高校都在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全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隨著信息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現代高校教學也被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育教育作為高校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改革與創新也要信息技術的融入,體育教育改革的規劃與發展應以信息技術為切入點,推動體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
[1]閻朝兵,井紅衛.對大學體育信息化教育資源區域共建共享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1(1).
[2]董春華,張茂林.網絡信息平臺在運動技術教學中的實效性[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
[3]魯葵蓉.高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4]劉從梅.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11).
[5]南開.高校體育信息化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以河南省屬高校為例[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8(2).
[6]余麗華,段寶斌,閻朝兵.江西省高校體育信息化教育資源應用現狀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6).
G807.4
A
2095-2813(2014)10(a)-0075-02
黃友軍(1963—),男,廣西靖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