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龍游華茂外國語學校 浙江衢州 324400)
合理運用動作示范,激發課堂積極情緒
——以三則教學案例研究為例
王曉明
(龍游華茂外國語學校 浙江衢州 324400)
體育教學中的示范動作是一種常用而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屬直觀教學法。在教學中恰當的運用教學示范,會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不僅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誘導性,激發學習欲望和提高學習技術動作的積極性, 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技術動作創造了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并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自信心。本文采用敘事型研究,通過描述教學案例、分析原因,闡述教師如何合理運用動作示范,激發教師和學生課堂積極情緒。
體育教學 技術動作 示范 情緒
在體育教學中,動作示范是教師把技術動作向學生完整地示范一遍,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順序、以及要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動的,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
案例描述1
我校近幾年每年都要引進體育新教師,學校要求新進教師任教的第一年要上一堂匯報課。記得有次內容是籃球體前變向運球,當時有個女老師拿到這個內容時就非常的緊張,因為她的專項是健美操,對于籃球接觸的較少。上課學生的籃球基礎不是很好,但非常喜歡籃球,對于籃球課充滿了激情。在課堂中有調皮的學生就喊:“老師,你示范一個唄!”面對學生的“挑戰”,她采用邊講解邊示范動作的方式招架。技術動作可以溫故,但球性卻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重新找到的。在做完整的示范動作時這位女教師丟球了,緊接著學生的笑聲讓她更加的緊張與不自信,就這樣她在慌亂中熬完了一節課。
案例描述2
周老師上了一堂《肩肘倒立》公開課。為了上好公開課,周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復習了肩肘倒立的動作,并請組內的教師指導。當學生看到教師優美的示范動作時,有的叫好,有的鼓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立馬高漲,可是,一個胖胖矮矮的女生說:“老師,我肯定做不了”。頓時,高昂的士氣被削弱了,“其實很簡單,按照老師的要求,你們肯定都會做”老師自信的對學生說。在課堂中,周老師在對肩肘倒立的難重點有很正確的認識,抓住了“軀體翻臀”這個關鍵,先讓學生學會軀體翻臀,教師通過示范,使學生很快的學會了動作的難點。一節課要結束了,大部分學生學會了肩肘倒立,那個胖胖矮矮的女生也會了,高興的和老師說:“老師,我會了,我回去會再練習,做得像其他同學那么好看。”
案例描述3
周教師在大學期間的專項是體操,墊上技巧、杠上動作都很出色,是一個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上體操課是他的強項,然而,周教師在一次雙杠支撐擺動的教學中,由于自己的示范動作讓學生“不感冒”。周教師在做示范時,前后擺動動作幅度大、動作流暢優美,可學生看了卻噓聲一片,原來,當學生看到周教師后擺幅度近似倒立時,嚇到了。“不可能做的到,會摔死的……”學生本能的反應出自我保護意識。
上述3個案例中,案例2中周老師在新授課中完整的示范了肩肘倒立的動作,其優美的動作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是新授課,周老師明確了難重點,強化了軀體翻臀的動作示范,讓學生在學習中減少了畏懼感。案例1課失敗的原因是教師不夠自信,由于教師不能完成正確的、優美的示范動作,在教學中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導致在課堂中緊張、慌亂。案例3中,對于周教師的專業性值得大家的認同。但是,在教學中,周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高標準的動作讓學生本能的產生了畏懼,還未學就對該動作產生了消極的心理,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析上述3個案例,出現上述不同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示范目的不明確——教材分析不透。教師對教材分析不透,很難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益,反而常常做無用功或額外功。如案例2中的肩肘倒立教學,在眾多的公開課中,不少的教師認為要想學生能完成動作,認為“頂髖、蹦腳尖”是課的核心,只要學生會“頂髖、蹦腳尖”就會完成動作。于是在課堂中不少學生完成不了動作,失敗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如初學教材,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應先做完整技術動作示范,再根據教學要求講解示范,對關鍵技術動作要反復示范,示范前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觀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時間,使學生盡快地明白如何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觀察教師的示范,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
另一方面是示范動作不合理——學情分析不透。示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認真看清動作后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對于如何才能讓學生想看教師的示范及看后又積極練習,首先,教師要做到正確、優美的示范,正確、優美的動作會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所要學習的動作技術留下比較深刻、清晰的動作痕跡,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其次,教師要做到合理的示范并不等同于示范動作不合理、不正確,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基礎來制定出教學的標準。如案例3中,教師的動作超越了學生現階段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對該動作產生了懷疑與否定,反而對學習積極性起到了消極的作用。
那么,要對其加以糾正和轉變,具體應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進行解決。
近幾年,各地陸續構建了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的平臺,通過基本功比賽,教師們有很大的鍛煉與成長。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演練的內容是要求每個教師必須掌握的,并通過培訓可以后天習得的,這樣的界定可以提高教師參與的自信心。所以,演練(評比)內容必須是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最常見、最基礎、運用最廣泛的教學技能和學生必須掌握的運動技能,并不是陌生、少見的內容與教材,是反映體育教師基本專業素養的教學技能。從目前各地的體育基本功演練(比賽)來看,主要內容包括口令、隊伍調動、廣播體操、教學設計與教案編寫、說課等。關于基本功考核的內容可以更加的豐富與合理。如體育教師的“第二聲音”——哨音的使用、教師的口令以及隊伍的調動、廣播操內容等等,通過每年一次的比賽,讓教師們不會過早的退化自己的專業性,有助于體育教師保持自信心。教師必須苦練示范基本功,鉆研業務,力求示范準確熟練、連貫流暢、姿態優美,通過形象的肢體動作,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及美的享受。
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如初學教材,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應先做完整技術動作示范,再根據教學要求講解示范,對關鍵技術動作要重復示范,示范前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觀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時間,使學生盡快地明白如何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觀察教師的示范,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尤其是在一堂課中,應做重點示范或完整示范的動作要領,備課時都要反復推敲。對于動作示范的快、慢,示范中不能停留或不能慢的動作有哪一些,教師在備課中都要有預計和假設。
馬紅春在《體育教學中示范的有效性分析》中指出:教材的類型一般分為新教材和復習教材。學生對新教材存在著多重心態,即好奇、急切或是抵觸等,不管如何,總的來說對新教材的技術沒有完整、正確的概念。如投擲項目中的實心球、鉛球、標槍等,這時教師要利用對比示范法來區分動作,讓學生更好地區分、歸類技能知識。復習課中對技術動作進行分解示范則更有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動作的概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情分析就是分析所教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在示范中就不能把握學生的心理。恐懼心理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心理特征,在體育教學中,對動作比較復雜,具有一定難度或危險的體育項目,學生比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一旦有了畏難情緒則有礙于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同時還會產生各種錯誤動作,甚至出現傷害事故,直接影響正常的教學,這種畏難情緒心理上稱為“不安”和“恐懼”。示范動作要符合學生的身體能力和實際水平,若超過學生的能力,則會使學生覺得高不可攀而失去信心,甚至害怕學習這個動作,從而畏難不前。
總之,通過案例的分析、反思中發現教師的動作示范能力對教師的自信心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影響,正確、規范而優美的動作示范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誘導性,并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提高學習技術動作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技術動作創造了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自信心。關于體育教師動作示范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從教師情緒和學生的情緒方面來研究較少,通過本文的研究,認識到教師技術動作示范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1]肖海雁.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探新[J].教學理論與實踐,2005 (10).
[2]解穎爽.從基本功比賽談體育教學改革[J].昌濰師專學報,2010 (10).
[3]史轍.試述組織教學、講解與示范的藝術[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2).
[4]葉敏,韋春暉.新課改體育教師參與情況的調查分析[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8(8).
[5]吳雪珍.淺析體育示范教學的作用[J].體育學研究,2011(1).
G80-05
:A
:2095-2813(2014)10(a)-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