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恒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西麗湖校區 廣東深圳 518055)
拓展訓練是鍛煉人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體育拓展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校正各種缺點,不斷提升其身心素質能力。加強對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研究,需要從拓展訓練的特點展開,并積極結合學校與學生具備的特點來進行,在方式選擇以及功能體現等方面進行研究,對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理論和時間依據。
體育拓展訓練與尋常體育訓練并不相同,其主要是通過自然或者是人工建造的環境,對提升人某方面能力和潛力而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比較強的訓練項目[1]。與傳統體育訓練鍛煉身體素質不同的是,拓展訓練主要是培養鍛煉一個人的身心素質,主要是通過各種訓練項目來使被訓人認識自我、挑戰自我以及超越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素質。體育拓展訓練根據訓練場地可以分為室內拓展訓練、戶外拓展訓練以及專業場地拓展訓練;根據訓練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激發個人潛能和鍛煉團體意識;根據功能不同可以分為健身類和教育類兩類拓展訓練[2]。根據國家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不但要鍛煉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學生身心綜合素質。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校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功能來選擇拓展訓練的方式和場地等,保證能夠滿足社會發展對大學生身心綜合能力的要求。
在開展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時,學校應該以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目的來進行,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既需要突出體育教學要求,同時還需要通過各種拓展訓練方式來豐富體育教學課程,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在生活的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傳統單純的體育教學逐漸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學生的要求,需要結合拓展訓練具有的特點來豐富教學課程。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旨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同時增強其團結協作能力,增強其人際交往能力,為其適應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就現狀來看,我國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研究相對比較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還是競技類項目占主體,例如球類、田徑等。然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單純的體育運動已經不能滿足對學生身體、心理的鍛煉培養。體育拓展訓練的加入,可以通過豐富的訓練方式和活動,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培養起直面困難、堅韌不拔等優秀品質,不斷磨練其意志力,逐漸成長為戰勝困難、戰勝自我的優秀人才。學生在拓展訓練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困難,進而才能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可以激發其具有的潛力,完成自己認為完不成的任務,培養學生形成自我挑戰的精神,形成積極正面的人生追求。
就我國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現狀來看,最為嚴重的就是訓練項目研究的重復性高,創新性低問題。很多拓展訓練項目的開展都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轉換,或者是直接照搬過來的。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加強對訓練項目的研究,針對學生身心特點,結合社會發展環境以及需求,來制定訓練項目,旨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其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針對現在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自我意識比較強這一點設計訓練項目,可以將重點放在團隊合作重要性,以及自我意識要不得方面上。可以設計個小活動讓其認識到自己一個人能力的不足,以及“自我意識害人”,進而可以有效轉變其思想。
拓展訓練與尋常體育運動相比具有更高的危險性,因此高校在開展時需要加強對其安全管理。例如,在正式進行訓練前需要全面嚴格檢查訓練器材,保證其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根據訓練項目內容和方式選擇合理的訓練場地,并在學生正式訓練前進行預訓練,保證訓練內容、方式和場地的安全。最后,對于必須要進行的危險系數比較高的項目,必要時可以為學生辦理保險。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是以體能訓練為基礎,與體育教育、教育以及學生管理等多方面結合綜合性比較強的教育課程。因為關聯的內容相對較多,領域相對更為廣泛,就需要在培訓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一方面,學校應該建立專門的部門來對拓展訓練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保證其經費的使用以及課程能夠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加強對學生結果評價的管理,拓展訓練的結果并不完全是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完成任務程度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意志培養的判斷,需要在教師、學生以及專家等多方面、全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保證體育拓展訓練的有效性。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與普通體育運動不同,在確定教學課程時必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身體和心理特征,來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比如男生與女生身體素質不同,心理素質不同;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身心特征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教學目標,使其既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加強對自身能力的培養以及潛力的激發,幫助其認識自我、超越自我[3]。例如空中跳躍項目,需要在高空中踏板之間跨越前進,根據學生身心素質不同,教師可以對模板間的距離進行適當調整,保證教學內容能夠符合每一位學生要求,不斷提升培訓質量。
體育拓展訓練與傳統體育教學具有明顯的區別,教師不在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主要就是起到說明規則和引導思考的作用,而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思考、討論以及實施,完全都是由學生自己來進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完成角色的轉化,認識到培訓過程中學生起到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同時,拓展訓練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為嚴格,需要教師在課下能夠加強自身素養的培養,多看多學心理學知識,善于對學生進行語言引導,將訓練效果不斷升華,提升教學質量。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是一項新興的教學課程,在開展時并沒有很多的經驗來借鑒,同時各軟硬件設施配套也不完全。因此,應該在正式開展之前對課程內容做好設計,充分利用校內外體育設施、器材,并對訓練場地進行全面布局和科學適用,充分利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以及節假日時間等來開展各種拓展活動。另外,訓練場地的選擇可以結合學校以及周圍地質環境,如河流、山地、森林等自然環境設計訓練內容,豐富訓練課程,使學生參與性更強,進而可以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教學質量[4]。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是一種區別于傳統體育運動的教學方式,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使其可以在各種活動中認識自我、正視自我進而超越自我,使其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劉利.大學體育課開展拓展訓練項目的意義與途徑[J].科技致富向導,2010,26(15):26-27.
[2]王增斌.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6(4):12-13.
[3]宗有智,常同禮,秦翌雨.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探究[J].價值工程,2011,13(7):56-57.
[4]張小青,張學生.拓展訓練在高校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4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