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紅
摘 要: 要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文章認為,一要轉變教師教學觀念,二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三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四要把小組合作學習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五要給學生多評的機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會學樂學 舞臺
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追求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揚每個人的個性特長。為了使小學語文課堂走在課改前列,成為有效、高效的課堂,應把舞臺還給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讓課堂成為孩子們的舞臺呢?
一、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中,教師慣于當主角,“滿堂灌”,嚴重制約學生的發展。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從主角變為配角,想方設法促進學生的發展,給學生創造當主角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師應轉變聽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的觀念,鼓勵學生充分發揚主體性:深化素質教育,培養新型人才。教師如果不轉變觀念,任何好的方法就將成為一種裝飾,一種擺設,不會起到多大作用。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學生發揮主體性的基礎。教師高高在上,以知識的權威自居,或者常用粗暴的否定、高聲的訓斥責備、有意無意的嘲諷,使學生處在高壓之中,情感受到傷害,課堂教學連續性受到破壞,是絕對難以發揮學生主體性的。
怎樣才能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呢?
首先,教師要熱愛學生。這是達到民主和諧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配當教師。教師不但應關心好學生,更應鼓勵中差生,讓每個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懷、期望。其次,教師把身心投入教學中,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因此,教師要善于遺忘,在學生而前學會壓抑不良情感,以便滿腔熱情地投入教學,與學生分享成功的愉悅。再次,發揚教學民主。在教學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強求結果的一致性,追求結果的合理性,是語文教學民主的具體體現。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是與動機密切相關聯的一個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學為樂。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學習。因此,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首先,以創設情境、制造懸念、故事引入等豐富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明確目標,嘗試成功,巧設疑問,精設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用課外閱讀、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把小組合作學習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
班級授課制自十七世紀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創立以來,幾乎一直是在學校教學中占主體地位的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點主要表現為效率高且易控制,缺點也顯而易見。如:教學不民主,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做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扼制,固定化,程式化,缺少彈性,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學方法以灌輸為主,學生的探索性、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缺乏集體性。每個學生的學習都是孤立的,學生之間缺乏分工合作。針對班級授課制的缺點,從本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國產生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理論,很快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這是它區別于傳統班級教學的最本質的特征。所有環節都必須以此為核心,小組的組建是為小組活動提供活動的形式和空間;教師的精講是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活動的知識背景;小組的獎勵的實施是為活動提供取之不竭的動力源泉。小組合作學習是同伴間的互助合作活動。通過創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改變班級教學結構,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由于異質小組的建立,每個學生個體都有平等機會在小組中討論解答問題,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可以肯定地說,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真正全面的落實,這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可廣為推廣的重要方法。
五、給予學生多評的機會
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有豐富的積累,因為他們處在一個語文學習的大環境中,電視、大人們的交談、同學間的交流,無一不是他們學習語文的良好條件。小學生已具備了判斷是非的初步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評價、評說,調動舊有知識,解決新問題,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表現。比如,著名特級教師楊初春的快速作文風行全國,取得了奇特的效果,其重要一環就是讓學生評說作文的優劣。一個學生評說,其他學生在積極思考,認真聽,看哪些未評到,哪些評錯了,與自己的評價有何差別,老師最后肯定了什么,極大地、全面地調動了每個人的思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先評、多評。
總之,要上好小學語文課,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再到“樂學”的轉變,就要讓課堂成為孩子們的舞臺,讓他們聽說讀寫、交流評價、分享體會、盡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