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芝?魯曉燕
摘 要:隨著教育新課程改革,對于學校美術學科,不再是單純培養學生美術繪畫能力,而是提升學生積極審美意識,增強學生審美能力,使高尚情操得以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教育具有廣闊前景。在美術教育下,美術教育有力發揮學生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是素質教育基礎,輔助其它學科發展。因此,對于美術教育而言,對于個體潛能、社會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美術教育;作用
一、素質教育與學校美術教育關系分析
我國實施素質教育,是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平等學習的機會,著力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與勞動技能,增強學生科學文化與思想道德,進而促進學生積極發展。美術課程呈人文特點,是學習美育重要方式。在素質教育進程中,學校美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學生審美能力。對于學生交流、文化傳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感知力,培養學生美術意識、創新精神,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
因此,教師通過美術手段,對教育社會文化、社會工作進行培養,進而提升學生藝術素質、文化素質。可以說,美術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上文所述,美術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而處于素質教育下,美術教育具有什么重要作用,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首先,通過美術教育,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隨著人類發展、創造步伐加快,社會朝著“美好”方向發展,若缺少美社會將淡然。因此,在素質教育中,美育重視度進一步提高。立足某種角度,人類文明逐漸發展壯大,在追求“美”進程中,人們收獲了快樂、愉悅。因此,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城市節奏不斷加快,“美”的視覺欣賞時間日益減少。在現實生活下,人們趨向功利、實用功能,審美意識逐漸消退,生活情趣也隨之減少。對于視覺意識日益淡化,主要是“美育”培養重視度不高。所以,對于美學培養,必須以學校為基礎,通過美術教育,提升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學生審美意識,進而恢復生命愉悅、完整性。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教師需引導學生立足審美角度,去認識、發現事物,重視事物質地與色彩特征,注意細微差異、關系變化。另外,在具體活動中,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實現審美多樣化、統一性,把握韻律、節奏,通過協調、比較,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在人一生中,審美意識十分重要。在美術教育中,審美意識培養,不能局限在美術課堂教學上,不僅局限在美術作業、美術作品,必須注重學生多方位培養,教師作為教師引導者,必須把控好教學手段,使學生審美意識進一步提高。
其次,通過美術教育,可發揮學生創造力。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屬于關鍵手段,美術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創造力。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造力思維,激發美術創造性、積極性。想象力是學習的基礎,由于知識學習有限,想象力可概括所有一切,有效推動社會發展,是知識進化重要來源。對于學生而言,思維能力不高,想象空間卻無限。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創造想象空間。通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競爭與拼搏能力。而學生要想具備競爭力、拼搏力,必須具備豐富創造力與想象力。在美術教育中,必須結合美術學科特點,使學科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有效激發學生智力,主要包含想象、思維、記憶與觀察能力。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學生創造力具有重要作用。開展美術教育,就是創造多種平臺,通過科學訓練方法,訓練學生感官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提升,美術屬于藝術門類,而藝術靈魂在于創造,通過不斷創造,方可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而通過美術教育,可發揮學生創造力。
第三,通過美術教育,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屬于獨立學科,但絕非孤立存在,和其他學科聯系十分密切。對于我國各學科教材,大多數通過圖像,表示科學內容,對理論問題進行剖析。若僅用語言文字,很難表達理論問題,采用圖像、符號即可一目了然,通過美麗圖像,學生能夠產生美感,進而滲透“美”教育。所以,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均包含了美術教育,運用美術綜合能力。例如,在“基督山伯爵”教學中,課本的插圖,學生不僅可欣賞“畫”,還可初步了解故事概況。在立體幾何與地理教學中,運用了美術教育的綜合能力。對于“蒙娜麗莎微笑”,使學生感受意大利文化。通過美術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辨與綜合能力。
第四,在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具備實踐性、可操作性。在美術教育中,經常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而美術活動的實踐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精神、操作能力。根據我國國情,獨生子女較多,大多數子女大受父母寵愛,缺乏實踐精神,勞動技能不高。許多四年級、五年級學生,不會自己動手穿衣服,而穿衣服這種簡單勞動,對小學生來說十分艱難。學生不想動手實踐,懶惰思想嚴重。在美術教材中,需選擇材料進行綜合制作,具備可操作性、趣味性,有利于培養學生操作技能與實踐精神。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社會對人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學校教育而言,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美術教育以一種現實生活形式與空間藝術,是一種反應與創造、再現與表現的有效統一,通過美術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民審美情趣、審美水平。在素質教育體系中,美術教育作為一種必修學科而存在,與其他學科 一樣,美術教育具有引領作用,通過美術教育,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發揮學生創造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精神、操作能力。隨著美術教育的作用逐漸提升,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在美術課堂上,不能再以傳統的簡單繪畫,來完成教學任務,必須促進美術、素質教育的兩者結合,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潔,羅紅.論學校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4):44-47.
[2] 馬菁汝,王中強.素質教育視角下的學校美術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8,(3):134-135.
[3] 李雙林.素質教育與學校美術教育[J].平原大學學報,2002,19(1):75-76.
[4] 汪濤.試論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4,(11):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