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談
摘 要:在眾多學習思維中計算思維是最有效的學習思維模式。目前,我國教育界中已將此模式廣泛運用于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生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通用型極強的學科,需要加強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力度,充分發揮計算思維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進而推動了學生在其他科目上的進步。本文主要針對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計算機思維;培養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思維,已被廣泛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提高能夠有效推動其他各科的學習。由此可見,通過探索出科學合理的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有效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應用技能,還要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貫徹落實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思維,進而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1 重視學生主觀計算思維意識的培養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使得學生的其他各科學習也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各校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現狀,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改進當前的教學方法,重點突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難點,使得學生的計算思維在無形當中得以提升。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1]。一方面,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應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劃分,形成不同的知識單元,使得學生能夠梳理好自身所學知識,促進了計算思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理解各個知識單元的內容,對于只是內部所蘊涵的內容應重點講解,以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向學生講解數據結構的相關知識時,通過介紹數據的兩種存儲結構,并以此為線索對數據的線性、樹型結構存儲進行講解,為后面講解二叉樹數據的遍歷時要運用到的思維打好基礎。這一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主觀計算思維能力,才能使得學生能夠順利進行知識的學習。再如在講解操作系統中線程和進程的知識時,教師應為學生舉出一個程序執行過程的例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講述過程中還可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闡述系統處在不同時間段應完成的操作以及切換等。舉例教學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能促進學生主觀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2 注重計算思維與專業實踐的結合
近幾年來,我國教育界通過向計算機專業以及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廣開計算機基礎課程,旨在培養每位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過程中能夠找出其他課程的關聯之處,以實現其他課程的共同進步[2]。良好的計算思維能力能夠加快學生解決專業問題的速度。各教育者均清楚地認識到計算思維對其他課程的推動作用,因此,在計算機基礎課的開設上達成共識,希望能通過該課程的教育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的基礎各有不同,在教學中典型案例或模型能夠有效輔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模型的建立或典型案例的舉出均實現了將計算思維與專業實踐的結合教學,使得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及時的解決。與實踐相結合的計算思維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3]。這一教學方法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由此可見,注重計算思維與專業實踐的結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網絡知識時,教師可通過借助關注點分離法,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轉移到網絡的應用及其組成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網絡已有一定的了解,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產生陌生感。學生將實際生活中運用網絡的思維轉移到課堂學習中,實現計算思維與專業實踐的結合,從而促進了學生計算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在系統的講解相關網絡知識的同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思維,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鞏固了自身所學的網絡基本知識,由此可見,加強計算思維與專業實踐的結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3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綜合型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較強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現階段通過針對性的設置系統課程計劃,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這是新課改時代下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要求之一。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一項長期的過程,需要廣大教育者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為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燕,潘亞平.計算思維與計算思維能力培養——談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9(05):63.
[2]朱鳴華,趙銘偉,林鴻飛,等.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教學.2012,15(5):24.
[3]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九校聯盟(C9)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聯合聲明》解讀[J].中國教學.2010,5(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