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雯娟
[摘 要]文明高度建設早在我黨的十七大工作報告中就已經提出,這里的文明高度建設即是民眾的思想建設,要想盡快加快民眾的精神文明建設速度,就要解決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的相關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時期公共圖書館人文建設應該如何去做的相關問題,并從和諧生態人文環境生態建設、人文精神生態建設、人文服務生態建設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新時期;圖書館;困惑;生態建設;探索;展望
引言
圖書館生態建設已經成為現階段的熱門話題,圖書館生態建設即是從生態的角度建設圖書館,讓圖書館的發揮“生態”作用,讓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讓人了解自然、關懷自然,并從自然中學習知識,這便是建設生態圖書館的根本意義。
一、當代圖書館生態文明發展困惑
現階段,圖書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還遇到一些問題或者是困惑,總體來說,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一是數字信息化沖擊圖書館的生態布局;二是信息交流存在障礙;三是網絡不良信息影響著民眾的價值觀;四是民眾的文化價值觀不成熟;五是圖書館承載負荷過大。
(一)圖書館和諧人文環境生態
圖書館和諧人文環境生態是圖書館人文生態建設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在進行人文生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物質載體。那么圖書館人文生態建設又是基于什么理論呢?其主要基于生態學原理規劃、設計、維護、管理圖書館的基本理論以及周邊人類活動的環境體系,基于這些原理和理論,我們就可以將圖書館規劃成為一個和諧、積極的并與我們生活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筑,這里所指的“圖書館”已經不單單是為讀者提供知識的地方,圖書館在讀者的精神層面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新時期的圖書館更像是“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要凈化讀者的心靈,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時期的圖書館建設主要以綠色、低碳為主要建設要求,以此達到圖書館和自然環境融合的狀態,為讀者提供良好的讀書、學習的環境,同時還能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的神圣、莊嚴的一面;二是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對建設人文環境和凈化讀者心靈也很重要,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圖書館的建筑布局、館內裝飾、景觀布置等等都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還應該將圖書館的“文學氣息”展現出來,但也要加入現代藝術的風格,這樣更有利于建設和諧的人文環境。
(二)圖書館和諧人文精神生態
圖書館的人文精神生態建設是現階段圖書館建設的靈魂所在,其主要指圖書館主體建設的精神生態境界,這與人文環境生態建設的側重點完全不同。人文精神生態建設,更注重人文精神和圖書館之間的聯系。
圖書館和諧人文精神生態建設是以和諧社會理論為基礎,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融入到圖書館地建設中,以此形成圖書館自身文化體系,同時這對圖書館自身精神地塑造也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這種塑造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圖書館所制定的運行管理規定應該符合人文生態建設的基本要求—以人為本,設計者要想建立和諧的圖書館是需要合理、科學、和諧的相關制度作為保障,所以構建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穩定圖書館的工作局面,這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文精神生態環境;二是圖書館應以和諧人文精神生態作為文化主題,文化主題建設也需要借助相關理論才能實現,例如,文化主題應該本著生態學的原則和生態系統的基本運動規律,依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將圖書館比作自然界的消費者,而生產者則是圖書館中藏書的作者,分解者即是各位讀者了,三者通過某種關系保持一種平衡,正如生態環境中的生態平衡。三者通過這種關系相互促進、相互支持,才能建立更為和諧的人文精神,合力推動我國圖書館人文精神建設進程。
(三)圖書館和諧人文服務生態
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就是讓讀者讀書、讓民眾學習,所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才是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隨著我國的總體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人民要追求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服務質量也是物質生活中的一部分。圖書館要想發展的更好,就要以和諧人文服務生態環境為基本建設目標,這樣才能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讀書環境,清除民眾之間的溝通障礙。
圖書館和諧人文生態建設是以圖書館生態理念為基礎,從圖書館的服務宗旨、服務體系、服務手段、服務方式、服務效率等等進行三百六十度全面地設計規劃,在建設過程中還要根據當地的文化習俗以及當地的基本地理環境,調節現階段圖書館發展方向。在和諧人文服務生態的建設過程中,協調并發展服務過程的關鍵因素是極為重要的,這對能否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為了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讓圖書館能夠發揮其重要作用,在2012年5月1日實施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這項舉措地推出,說明國家已經為圖書館的服務體系設立了導向作用,利用相關行業規范制度對圖書館進行管理。
二、展望與思考
圖書館生態建設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主要的發展理念是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在未來建設中,我國應該根據民眾對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對生態文明地理解來建設圖書館,從而實現民眾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向民眾普及這種概念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方法,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地區民眾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普及方法。應當注意的是在建設過程中,政府一定不能失去信心,一旦民眾理解了生態文明與圖書館之間的聯系,那么這將帶來巨大的積極效果。民眾在和諧、自然的環境中讀書,采用快樂的方式獲取信息,將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進我國經濟建設、民主建設以及社會總體局勢走向和諧。
參考文獻:
[1]崔曉蘭,張威.數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覽服務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l0(增2):207-209.
[2]鄭朔,趙景婷,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創新服務探索[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33(1):78-79.
[3]黃建年.關于生態圖書館的幾點思考——兼與傳統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比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