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菊
摘 要:學案導學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學案為依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創新性、發展性為目標,實現學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學案導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49-01
新課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師生在教學中應該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校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學案導學”。近兩年的試驗,讓我切實體會了:“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我有以下幾點收獲和思索。
一、收獲
1、有利于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制定學案由各備課組長組織組內教師集思廣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標準和考綱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教學經驗精心制定導學案,使導學案能集眾家之長。同時也要求教師們要致力于鉆研教材,了解學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2、學案教學能“用活”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零散俗稱“理科中的小文科”。“學案導學”使得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講教材,而是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從生活實際取材,通過知識梳理有易到難提出問題,這樣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更能了解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3、構建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條件下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導學案”的使用,使教師的教學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每位教師充分利用“導學案”的特點重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融洽了同學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學案導學”的使用,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課堂上,不再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而是根據質疑問難環節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教師和同學共同回答,或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來,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拉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4、學案教學通過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了學習中來。生物學科中如何真正地在新教材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呢?將“合作學習”引入到中學生物教學既符合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也符合創造性教學活動的宗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將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團體意識,引導學生尊重他人并自尊,提高與同學交往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班級集體的建設,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小組合作學習”既能統一教學目標,又能兼顧個性發展。使部分差生從一個旁觀者,成了學習的參與者,并且還能代表小組發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欲望,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進了學習中來,課堂氣氛就更活躍了,學生動起來了,學習就好辦了。
二、困惑
1、實施學案教學來,常常出現學習目標不能按時完成拖拉現象。在“導學案”的實施過程中,新的課型,的確讓學生自主學習,給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很多發展空間,但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教學目標又不給學生帶來額外的負擔,這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2、探究問題時,收放有時失控,怎樣才能組織學生進行高效的小組交流。學案教學中教師都采用了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的方式,但在此過程中,對于那些調皮的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輕松,以此有正當理由說話的機會,說話不少卻什么也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分化日趨嚴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課改教師十分頭疼,還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感想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和鍛煉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學案教學雖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實踐證明,學案的使用的確可以消除大多數學生的茫然,增強學習興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且使之成為學習的好幫手。我相信,通過"學案教學"的日益成熟,一定會使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和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