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偉
摘 要:科技的高速發展使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高中數學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將高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使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形象具體,使課堂教學氛圍積極活躍,以期達到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積極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目的,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高中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34-01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高中生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難以發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再加上高中數學知識復雜難懂,導致高中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教學效率比較低下,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越來越被更多的高中數學教師所重視。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其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提高高中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為教學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創造理想的教學環境。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學校教育的不斷生活化和社會化,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充分認識和應用信息技術是新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和現代科技對教育的需要[1]。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缺陷,由于教師精力和教學時間的有限,教師無法顧及每位學生,導致師生在課堂上缺乏單獨交流時間,從而難以獲得預期的數學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師生間提供了交流的有效手段,同時還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具體直觀的形象展現在高中生的面前,將符號、文字、數據及圖形等元素相互轉換,從而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引導其深入思考與探究數學問題,提高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文本、音頻及視頻等方面的優勢,創造一個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感官中激發學習興趣[2]。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教學,培養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空間四邊形的有關問題時,如果只在黑板上畫空間四邊形的直觀圖,學生可能會看不清線面之間的關系,易將空間四邊形兩條對交線想成是相交關系。此時,教師可利用幾何畫板畫出基本圖形,現場制作旋轉運動下的空間四邊形并逐步添加線條,在圖形旋轉運動中,學生可直觀感受到空間四邊形的立體形象,從而在觀看中留下深刻印象,培養其空間想象及思維能力,以期在日后遇到相似的問題時不易出錯。同時,高中生能從中發現“異面直線”的概念,為之后的“異面直線”教學作基礎。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教學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直接復習引入或是點題進入課本內容學習,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信息技術可通過聲音、視頻及動畫的結合,創設逼真形象的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等比數列求和的內容時,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件中引入一個“古印度國王嘉獎象棋發明者”的動畫故事,如此不但可以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引出等比數列求和的學習內容,而且能夠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其思考“動畫中的國王有能力滿足發明者的請求嗎”的疑問,從而促進高中生探索如何求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問題。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可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
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數學學習模式,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高中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師課堂教學與課后自己預習、復習課本,高中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3]。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時,以引導的教學方式為高中生布置課后練習,并向其提供相關聯的學習資料和網絡資源,使高中生在學習積極性與個人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進而解決教師布置的練習,增加高中數學知識的積累量。同時,高中生在利用信息技術查閱資料和解決問題中,提升自我學習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高自我動手實踐的能力,從而為提高今后的學習能力與工作能力奠定基礎。
4、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創新思維
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靈感,讓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去探究,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與構思,設計集體討論,小組交流等內容,鍛煉學生合作能力,對學生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我們應予以積極的肯定與贊賞。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知識,采用多種求解方法,去探索,研究解題的規律,并加以總結,深度挖掘各個知識點的聯系,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遇到不同題型變通的能力,培養學生多向,靈活,批判地思考問題,進一步促進個性化思維的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高中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可使高中數學的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形象化和視覺化,有助于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進其學習方式,從而提高高中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教師應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需根據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和規律性,科學合理地控制教學節奏,以發揮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最大優勢。
參考文獻:
[1] 崔 志.淺析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5(4):93.
[2] 劉紅霞.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2,15(10):193.
[3] 段紅艷.淺析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17(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