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鄭之
(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中國民機發展現狀及外部宏觀環境淺析
王鄭之
(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摘要:本文闡述了中國民機主要支線飛機和干線飛機的研制現狀,并從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4方面淺析了我國民機發展的外部宏觀環境。
關鍵詞:中國民機產業;發展現狀;外部宏觀環境
近年來,我國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等領域高速發展,為中國民機產業提供了發展基礎。與此同時,我國民機的發展正面臨著波音、空客兩大飛機制造商長期壟斷干線飛機市場;支線飛機市場除巴航工業和龐巴迪宇航外,還不斷有其他新加入者的巨大競爭壓力。
中國民機制造的發展經歷了從仿制測繪、自行研制、國際合作“三步走”、改型研制到自主研制的發展歷程。目前,已逐步走上自主研制和國際合作并行的發展道路。同時,我國民機也面臨困難和挑戰,與國際先進民機制造商相比,在航空產品體系、技術水平、基礎研究、技術儲備、民機產業發展、適航取證和適航審定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1.1支線民機發展現狀
我國目前在研和投入服役的支線民機主要有新舟系列和ARJ21飛機。新舟60是中國首次按照與國際接軌的中國民航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支線飛機,已遠銷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17個國家,在國內外200多條航線上運營。新舟600由新舟60飛機根據市場及用戶的需求升級換代改進而來,現處于開拓市場階段。新舟700飛機新型渦槳支線飛機計劃2018年交付用戶。
ARJ21項目的研發工作于2002年全面啟動,現已取得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并將逐步交付啟動用戶。
1.2干線民機發展現狀
C919飛機是繼運10飛機后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二款大型民機,具有完全的知識產權。是國家中長期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C919大型民機研制工作2008年11月正式啟動,計劃2015年年底進行首飛。
為與波音、空客的寬體客機競爭,中俄兩國就聯合研發新型遠程飛機問題達成協議,中國商飛公司與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集團簽訂了關于民用飛機研究方面的諒解備忘錄。寬體民機項目已完成概念設計方案和相應的經濟-技術可行性研究。計劃2013-2015年完成前期聯合論證。
民機產業不僅在整個航空工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且日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等外部環境因素密切地影響著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
2.1政治環境
民機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現代工業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和綜合體現,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利于提升國家的國際政治地位。因此,黨和國家對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要大力推進航空航天產業,將發展干/支線、通用飛機和直升機、開發先進發動機列入“十一五”期間的高新技術產業重大專項;大型飛機研制被確定為中國未來15年內重點實施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雖然,國家已針對民機產業出臺了一些促進我國民機發展的政策,并在國家層面上確立了我國民機的國家戰略地位。但我國除了2013年出臺的《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仍未出臺一整套保護民機發展的連續穩定的政策法規。
2.2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地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GDP持續保持高增長。民航旅客總運輸量也在持續增長。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和貿易的擴張、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增長、旅游業的日益興旺等因素推動了民用航空市場的發展,為我國民機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全球民航市場之前雖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后續效應的影響,但目前全球經濟情況已總體改善,全球航空業復蘇,未來全球民機市場需求增長強勁,將加劇民機制造商之間的競爭。
2.3社會環境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13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45億人。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大規模的流動人口,為我國民航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費增長迅速。近十幾年,商務出行和旅行出游方式發生的變化,以及在國家“小長假”“黃金周”等公共假日的刺激下,方便快捷的航空運輸越來越受到青睞。尤其是在中長途出行中,民機在時間、舒適性上具有的優勢性,使人們對民航客運的需求增強。
但近年來,受到國際上發生的波音787頻發事故導致停飛、馬航M H 370等民機重大事故的影響,公眾對民機安全性更加關注,加之,波音、空客等世界主要民機制造商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都給國產民機占領國內外市場帶來巨大挑戰。
2.4技術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工業水平、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我國航空工業通過轉包生產在民機工藝制造、零部件生產、大部件的組裝以及總裝等領域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發展得比較成熟。但我國在航空航天器業研究和發展的投入強度還遠不及歐美發達國家。
在航空發動機、新材料特別是復合材料技術、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方面也仍需努力。但還缺乏大型民機總體設計、氣動設計、電傳與主動控制和復合材料主結構等核心技術、滿足適航要求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發動機技術以及滿足適航要求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機載系統。長期以來,我國飛機制造重設計輕研究,預研、設計和生產嚴重脫節。
目前,我國的國產民機制造主要包括新舟系列飛機、ARJ系列支線客機和C919大型客機。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距民機產業化發展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民機制造商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亟需呼吁在國家層面上建立航空發展法律法規、樹立航空品牌意識、重視民機基礎技術研究和完善民機研發專業人才的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徐敏.ARJ21支線飛機市場營銷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
[2]黃強.中國民機產業崛起之探索[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7(04).
作者簡介:王鄭之(1988-),女,本科畢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戰略情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