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曹璐
摘? 要:從職業教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語文教學的作用,積極探索了語文教學的現狀,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發揮語文教學的作用,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應用技術型人才;課程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3-0101-02
1? 語文課程的作用
1.1? 教育性能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適應性較強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在實際工作中,他們需要正確運用漢語言文字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從而有效地開展工作。在職業教育中,語文課程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教育性能上——要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讓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文化、講道德、守法律的好公民。
1.2? 職業性能
職業教育強調的是職業性能,在教育過程中,要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讓中職學生積極地掌握漢語言文化,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只有具備良好的語文文字功底,才能更好地學習與專業技術相關的課程。
1.3? 人文素養
中職院校的任務是教書育人,除了要教會中職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外,還要教會他們做人和做事。這些都體現在了人文素養上,所以說,語文課程是中職學生培養人文素養的主導課程。
2? 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現狀
2.1? 中職學生語文素養不高
在中職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的是對人文素養的培養,而現有的語文教學完全不符合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所以,語文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堪憂。很多中職學生在小學或初中階段就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一部分學生更不重視對語文的學習,他們不喜歡讀書,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說話時經常詞不達意。有些中職學生甚至認為,只要掌握一門專業技能,謀得一份好工作,就會有美好的未來,他們將語文課程放在了可有可無的位置。
2.2? 錯誤認知語文教學
職業教育過分重視職業技能的提升,常常忽略了語文基礎性教育的功能。一些中職學生認為,自己來職業院校就是學習職業技能的,與語文沒有關系,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專業課程上,學習語文就是浪費時間,所以,常常在語文課上睡覺、打游戲等。
2.3? 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一部分教師對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工作沒有清晰的定位,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為中職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凸顯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導致中職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沒有學習興趣。
2.4? 教學模式單一
職業教育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文學常識,完全脫離了中職學生的生活。學生覺得語文課枯燥無味,進而產生了叛逆心理,不愿意上語文課,常常逃課。
3? 對語文教學的初探
3.1? 采用啟發式教學
要是以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啟發誘導的形式進行語文教學,這樣才能受到中職學生的歡迎,相信未來它也將會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學模式。利用啟發式教學可以幫助中職學生由淺到深、由點到面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培養他們聯想和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在有所感悟的前提下深入體會語文的教育精髓。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引導中職學生積極思考,不斷探索,在師生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最終實現教學過程的雙贏。同時,語文老師要幽默風趣、富有激情、平易敬人,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3.2? 發揮情景教學模式
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專業教師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充分體現出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層次性。另外,教師要積極創設情感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深入挖掘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優勢,讓中職學生在特殊的情感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在體會中學習,用情景真正打動學生,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3.3? 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盤,起導航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中職學生把聽說讀寫的能力用到實處,讓他們成為能說會寫的高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中職院校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積極努力地向其他學科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其成為中職學生終身學習的原動力。
3.4? 積極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
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課程,應該組織相關的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只有在社團活動中才能充分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從組織到活動、從布置到總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人文道德因素等,每一個環節中都滲透著語文的綜合功能。這樣,不僅可以豐富中職學生的課外活動,還可以逐漸完善中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語文教學既給予了中職學生最實用的知識,也為他們營造了一個充實的精神世界,既讓他們感受到了文學的熏陶,也體現出了其實用價值。語文教學需要結合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給予他們私人定制式的引導,以實現中職學生知、行、意的和諧統一,讓他們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 結論
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讓語文教學為中職學生提供真正的服務,陶冶情操、修養身心、積淀涵養。充分利用語文的工具性地位,不僅可以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也能讓語文散發出它最璀璨的光輝。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中職學生認識自我、理解人生、觀察生活、分析熱點,讓他們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不斷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趙曉慧.高職語文教育研究性學習探討[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4).
[2]宋興斌.研究式學習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華章,2010(25).
[3]趙玲玲,尹雪梅.論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現代教育論叢,2004(01).
[4]潘燕.在高職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2).
[5]趙躍平.淺議高職語文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06).
[6]龍升芳.高職語文教育現狀及改革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09).
〔編輯:白潔〕
To Investigat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Feng Caolu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which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designed to play a role in language teaching, cultivate social needs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functions;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