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海 周其佳 孫月柏
[摘要] 目的 探討為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81例(84足)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入選病例均應用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跟骨骨折患者Bohler角為(26.2±2.5)°,跟骨寬度(30.1±0.8)mm,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經臨床統計,跟骨恢復優良率為91.7%,并發癥發生率為25.0%。 結論 為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療效滿意,并發癥發生率低,鋼板內固定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跟骨;關節內骨折;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2-159-03
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有研究數據顯示[1],2%的全身骨折為跟骨骨折。跟骨局部軟組織覆蓋質量差,跟骨及其周圍解剖結構復雜,臨床治療難度大,預后較差。對于移位的跟骨關節內骨折,只有恢復跟骨的高度,寬度以及后關節面解剖復位,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累及關節的跟骨骨折,可視為一種標準手術[2]。本研究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84足)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法治療,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81例(84足)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男71例(74足),女10例(10足);年齡25~63歲,平均(44.2±2.5)歲。入選病例均行跟骨側位、軸位X線片,冠狀面的CT掃描及三維重建檢查,了解關節面骨折情況及整個骨折的形態。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69例(72足)為高處墜落傷,12例為交通事故傷;Sanders分型:Ⅱ型24例,Ⅲ型46例,Ⅳ型11例。8例合并胸腰椎骨折。
1.2 一般方法
抬高患肢,局部冰敷12~24h,待患者皮膚皺褶試驗為陽性、腫脹消退明顯,無凹陷性水腫時行手術治療,采用跟骨外側“L”形切口,從跟腱和外踝后緣中間縱形垂直向下延伸,至足底皮膚與足背相交處,后延伸至跟骰關節,為保護皮瓣血運,全層切開,骨膜下銳性剝離,將切口皮瓣,腓骨長短肌腱,腓腸外側皮神經向切口上方掀起,于距骨,腓骨,骰骨各置入1枚細克氏針,牽開皮瓣,暴露距下關節,在后側跟骨結節處打入1枚斯氏針,以距骨下關節面為模板,撬拔塌陷的后關節面,對向擠壓跟骨,恢復跟骨高度,寬度以及Bohler角,掀開跟骨
外側壁骨塊,觀察關節面的復位情況,使用骨膜剝離器插入骨折端,撬拔壓縮骨折,采用異體松質骨填充缺損骨腔,復位外側壁骨折塊,透視復位滿意后,用跟骨鋼板緊貼外側面固定。術后常規負壓引流48h,給予5~9d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切口向上,保持切口干燥,逐步叮囑患者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腫脹嚴重者1周后開始踝關節活動,局部軟組織腫脹較輕者,術后第2天可適當活動踝關節,負重鍛煉時間>3個月。
1.3 療效評定
測定81例患者手術前、手術后跟骨的Bohler角和跟骨寬度,根據美國足踝骨科協會踝-后足評分系統評價治療效果(≤69分為差,70~79分為可,80~89分為良,90~100分為優),觀察并記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3]。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跟骨骨折患者手術前后Bohler角和跟骨寬度比較
2.2 跟骨骨折患者功能評定結果比較
經隨訪統計,81例(84足)患者跟骨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為優63足(75.0%),良14足(16.7%),可7足(8.3%),差0足,恢復優良率為91.7%。
2.3 跟骨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共21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其中4例為切口皮緣壞死,6例為切口表淺滲出,經換藥治療后痊愈;3例為腓腸神經不全損傷;2例為足跟痛,6例為距下關節痛,為患者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治療后均緩解。
3 討論
跟骨位于人體最低負重部位,形狀不規則,為松質骨,75%的跟骨骨折為關節內骨折,70%的跟骨骨折可累及距下關節[4],臨床治療難度大。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5-6],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可收到滿意的效果,有研究人員[7]為21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開放復位、解剖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結果顯示,患者治療效果為優、良、差的例數分別為14例、7例、2例,此外,入選病例Gissane角由(98.7±0.5)°恢復至術后的(135.3±0.7)°,Bohler角由(12.5±0.6)°恢復至術后的(36.0±0.4)°,表明為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療效滿意,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跟骨骨折患者Bohler角為(26.2±2.5)°,跟骨寬度(30.1±0.8)mm,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經臨床統計,跟骨恢復優良率為91.7%,并發癥發生率為25.0%。近似于相關文獻[8],提示鋼板內固定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過去,臨床上多為患者應用非手術治療方案,隨著內固定材料的改進及手術技術的進步,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移位的關節內骨折,可收到良好的復位及固定效果。解剖鋼板內固定術適用于Sandersl Ⅰ型、Ⅲ型、部分Ⅳ型骨折患者,外側L形切口入路是臨床上普遍應用的入路方法,該入路法對皮膚血供影響小,術后可直視看到跟骨全部外側壁、跟骰關節和距下關節,可直視復位關節面。術中應注意L形切口轉角處應圓鈍,直角形轉角切口易引起局部皮膚壞死。endprint
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符合跟骨正常形態和生物力學,可減少術中及術后并發癥,選擇合適的鋼板可實現全方位固定,此外,鋼板內固定的可塑性強,固定強度大,患者可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術中植骨科填充關節面塌陷撬拔復位后留下的缺損,穩定重建跟骨形態,保持關節面平整,促進骨折愈合[9]。
足跟部位于人體站立的最低位置,承受的靜脈靜水壓最大,距離心臟最遠,一旦發生骨折,局部血管組織會破裂出血,靜脈回流會受到干擾,此外,足底皮膚相對固定,多種因素作用下,患者跟骨骨折受傷后非常容易出現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組織腫脹可導致皮瓣壞死,有研究數據顯示[10],早期皮瓣壞死發生率在10%~50%左右。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又可加重對局部血液循環的影響,不良的皮膚和軟組織條件,可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嚴重者可導致手術失敗,有研究結果顯示[11],骨折后24~48h是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發生的高峰時間段。術前、術后早期觀察軟組織腫脹,并給予積極的消腫治療措施,可緩解腫脹,降低皮瓣壞死發生率[12],本組病例住院后均接受了消腫治療。
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效果顯著,為保證手術效果,應合理選擇手術時機,當患者張力性水皰好轉、局部軟組織腫脹消退后行手術,可降低手術風險,降低術后軟組織并發癥發生率,若患者身體素質允許,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若條件不允許,建議在住院10~14d后接受手術治療。延遲手術超過14d,骨折斷端瘢痕粘連,骨折線不清晰,骨折復位困難,手術療效差。
切口感染為跟骨骨折常見并發癥,吸煙、開放性骨折、肥胖、14d后手術均是引起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13],本組手術銳性分離骨膜、在保護腓腸神經的前提下切開皮膚,保留了神經血液供應,降低了切口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鋼板內固定已成為治療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值得各級醫院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厲國定,張俊,沈燕國,等.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7(22):656-658.
[2] 陳曉明,馬華松,王蒙,等.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10):899-901.
[3] 何劍峰,朱建明,傅義平.跟骨關節內剖鋼板內固定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34(20):124-125.
[4] 沈力,趙光榮,敖玉.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33):82-84.
[5] 魯建作.兩種不同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6(25):1467-1469.
[6] 何文山.52例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8(18):57-58.
[7] 張智.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26(15):8-9.
[8] 楊立新,孟昭宇,王云程.跟骨關節內骨折鋼板內固定手術療效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12(14):1208-1209.
[9] 王霽,楊阜濱.跟骨關節內骨折的鋼板內固定治療療效[J].重慶醫學,2013,6(18):637-639.
[10] 劉紹榮.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8(26):50-51.
[11] 柴雷子,薛鋒,丁亮,等.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8(33):737-739.
[12] 樓雪芬,張玉良,張亞軍,等.自體骨植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中醫正骨,2013,25(7):53-54.
[13] 曹勇,許蘭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33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7,47(15):68-69.
(收稿日期:2014-08-07)endprint
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符合跟骨正常形態和生物力學,可減少術中及術后并發癥,選擇合適的鋼板可實現全方位固定,此外,鋼板內固定的可塑性強,固定強度大,患者可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術中植骨科填充關節面塌陷撬拔復位后留下的缺損,穩定重建跟骨形態,保持關節面平整,促進骨折愈合[9]。
足跟部位于人體站立的最低位置,承受的靜脈靜水壓最大,距離心臟最遠,一旦發生骨折,局部血管組織會破裂出血,靜脈回流會受到干擾,此外,足底皮膚相對固定,多種因素作用下,患者跟骨骨折受傷后非常容易出現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組織腫脹可導致皮瓣壞死,有研究數據顯示[10],早期皮瓣壞死發生率在10%~50%左右。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又可加重對局部血液循環的影響,不良的皮膚和軟組織條件,可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嚴重者可導致手術失敗,有研究結果顯示[11],骨折后24~48h是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發生的高峰時間段。術前、術后早期觀察軟組織腫脹,并給予積極的消腫治療措施,可緩解腫脹,降低皮瓣壞死發生率[12],本組病例住院后均接受了消腫治療。
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效果顯著,為保證手術效果,應合理選擇手術時機,當患者張力性水皰好轉、局部軟組織腫脹消退后行手術,可降低手術風險,降低術后軟組織并發癥發生率,若患者身體素質允許,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若條件不允許,建議在住院10~14d后接受手術治療。延遲手術超過14d,骨折斷端瘢痕粘連,骨折線不清晰,骨折復位困難,手術療效差。
切口感染為跟骨骨折常見并發癥,吸煙、開放性骨折、肥胖、14d后手術均是引起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13],本組手術銳性分離骨膜、在保護腓腸神經的前提下切開皮膚,保留了神經血液供應,降低了切口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鋼板內固定已成為治療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值得各級醫院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厲國定,張俊,沈燕國,等.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7(22):656-658.
[2] 陳曉明,馬華松,王蒙,等.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10):899-901.
[3] 何劍峰,朱建明,傅義平.跟骨關節內剖鋼板內固定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34(20):124-125.
[4] 沈力,趙光榮,敖玉.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33):82-84.
[5] 魯建作.兩種不同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6(25):1467-1469.
[6] 何文山.52例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8(18):57-58.
[7] 張智.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26(15):8-9.
[8] 楊立新,孟昭宇,王云程.跟骨關節內骨折鋼板內固定手術療效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12(14):1208-1209.
[9] 王霽,楊阜濱.跟骨關節內骨折的鋼板內固定治療療效[J].重慶醫學,2013,6(18):637-639.
[10] 劉紹榮.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8(26):50-51.
[11] 柴雷子,薛鋒,丁亮,等.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8(33):737-739.
[12] 樓雪芬,張玉良,張亞軍,等.自體骨植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中醫正骨,2013,25(7):53-54.
[13] 曹勇,許蘭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33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7,47(15):68-69.
(收稿日期:2014-08-07)endprint
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患者,符合跟骨正常形態和生物力學,可減少術中及術后并發癥,選擇合適的鋼板可實現全方位固定,此外,鋼板內固定的可塑性強,固定強度大,患者可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術中植骨科填充關節面塌陷撬拔復位后留下的缺損,穩定重建跟骨形態,保持關節面平整,促進骨折愈合[9]。
足跟部位于人體站立的最低位置,承受的靜脈靜水壓最大,距離心臟最遠,一旦發生骨折,局部血管組織會破裂出血,靜脈回流會受到干擾,此外,足底皮膚相對固定,多種因素作用下,患者跟骨骨折受傷后非常容易出現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組織腫脹可導致皮瓣壞死,有研究數據顯示[10],早期皮瓣壞死發生率在10%~50%左右。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又可加重對局部血液循環的影響,不良的皮膚和軟組織條件,可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嚴重者可導致手術失敗,有研究結果顯示[11],骨折后24~48h是張力性水皰、軟組織腫脹發生的高峰時間段。術前、術后早期觀察軟組織腫脹,并給予積極的消腫治療措施,可緩解腫脹,降低皮瓣壞死發生率[12],本組病例住院后均接受了消腫治療。
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效果顯著,為保證手術效果,應合理選擇手術時機,當患者張力性水皰好轉、局部軟組織腫脹消退后行手術,可降低手術風險,降低術后軟組織并發癥發生率,若患者身體素質允許,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若條件不允許,建議在住院10~14d后接受手術治療。延遲手術超過14d,骨折斷端瘢痕粘連,骨折線不清晰,骨折復位困難,手術療效差。
切口感染為跟骨骨折常見并發癥,吸煙、開放性骨折、肥胖、14d后手術均是引起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13],本組手術銳性分離骨膜、在保護腓腸神經的前提下切開皮膚,保留了神經血液供應,降低了切口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鋼板內固定已成為治療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值得各級醫院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厲國定,張俊,沈燕國,等.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1,7(22):656-658.
[2] 陳曉明,馬華松,王蒙,等.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10):899-901.
[3] 何劍峰,朱建明,傅義平.跟骨關節內剖鋼板內固定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34(20):124-125.
[4] 沈力,趙光榮,敖玉.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33):82-84.
[5] 魯建作.兩種不同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6(25):1467-1469.
[6] 何文山.52例跟骨關節內骨折患者應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8(18):57-58.
[7] 張智.跟骨關節內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26(15):8-9.
[8] 楊立新,孟昭宇,王云程.跟骨關節內骨折鋼板內固定手術療效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12(14):1208-1209.
[9] 王霽,楊阜濱.跟骨關節內骨折的鋼板內固定治療療效[J].重慶醫學,2013,6(18):637-639.
[10] 劉紹榮.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8(26):50-51.
[11] 柴雷子,薛鋒,丁亮,等.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8(33):737-739.
[12] 樓雪芬,張玉良,張亞軍,等.自體骨植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J].中醫正骨,2013,25(7):53-54.
[13] 曹勇,許蘭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33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7,47(15):68-69.
(收稿日期:2014-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