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來榮
摘 要: 對小學生而言,兒歌有著強大的藝術魅力,在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我國內蒙古地區,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簡單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兒歌的含義,深入研究了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希望對我國內蒙古地區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兒歌教學 作用分析
引言
兒歌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即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妙融入音樂的元素,讓小學課堂在展現知識的同時顯得藝術而自然,而且兒歌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彌補了缺失情感因素的不足。新課標大力提倡“以情優教”,兒歌對于小學生具有神奇的感染力,并且帶動小學生加深對事物的理性認知,豐富對事物的審美元素,因此開展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小學語文教學中兒歌的含義
小學語文教學兒歌主要是指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的兒歌,這種類型的兒歌不僅是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總結,而且可以發展學生朝氣蓬勃的歌唱天賦,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兒歌首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分解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其次,對小學生來說可大大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老師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2.小學語文教學兒歌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兒歌是語文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教學兒歌有不同的教學作用,下面就兒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作用進行研究。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兒歌教學的最顯著作用是激發了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是由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決定的。小學生處于喜歡聽音樂和聽故事的階段,對新鮮的事物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兒歌,教學效果甚佳。如果把語文單純當做語法講,則各種結構術語、拼音、字符、意義和符號信息根本無法融入小學生的認知體系當中,這種符號信息轉化的機制太過枯燥乏味,并且已經超過了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兒歌教學必不可少。兒歌中包含的韻律和節奏,可以調動小學生的課堂情緒,經過兒歌的輔助,漢字和漢語拼音均可轉化有趣的生命形式,加深學生對字形、音、義等的認識,最終強化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a,“阿姨”的a;o,“喔哊”的o;e,“婀娜”的e,圓圓的臉蛋留小辮兒,太陽出來紅火火,清清池塘一只鵝,長大嘴巴aaa,公雞一叫ooo,水中倒影像個e,一筆寫成占中格。這是一首關于拼音的兒歌,而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首先要接觸漢語拼音,因此使用這樣的兒歌,讓小學語文知識變得直觀、簡單、形象、生動,拉近了學生與語文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而且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是一種雙贏式的教學模式[1]。
2.2總結學習的內容。
兒歌的另一個作用是教給學生簡單、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使用兒歌的主要目的。從上述那首兒歌中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學兒歌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闡釋和深化,同時在兒歌中融入生活元素,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知識可以用于生活,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漢語拼音存在兩個較大難點:漢語拼音的發音和漢語拼音的書寫。兒歌中,不僅有韻律地告訴了學生拼音的發音方式,而且講述了漢語拼音四線三格正確的書寫方法,起始句中“阿姨”的a,即通過兒歌“阿姨”的“阿”提示學生“a”的發音形式,后面的幾句兒歌都存在相同的作用,在兒歌的末句是“一筆寫成占中格”,這句兒歌提示學生在書寫漢語拼音過程中字母“a”的書寫重點。針對拼音中b、p,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清晰區分兩者,同樣在語文教學中唱這樣的兒歌:b,“玻璃”的bo;p,“潑水”的po;拉開天線同廣播,小孩上坡ppp,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兩筆寫成中上格,兩筆寫成中下格[2]。
2.3簡化教學內容,加深記憶。
小學生都帶有一種童真,他們的心智還沒有成長,對語文知識中所包含的深奧道理和情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樣加重了老師在這方面的負擔。在教學中使用兒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而老師將課堂知識與生活中存在的具體事物結合起來,讓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就相對容易了。漢字的學習比漢語拼音難度更大,尤其是漢字中同音不同字是教學中的難點,因此為簡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準確地記憶,要結合具體的漢字進行兒歌編寫,并運用到教學中。
如:針對晴、睛、清、請、蜻,在實踐教學中可以使用這樣的兒歌幫助學生區分這幾個漢字:有水才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這首兒歌主要是教學生認識形聲字,讓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字意有深刻體會,如“蜻”這個漢字中的“蟲”字旁就提示學生蜻蜓是一種昆蟲,而另一邊的“青”則是該漢字的發音,如果老師在漢字教學中滲透漢字的字形解讀,則小學語文兒歌的教育作用將更加凸顯[3]。
2.4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狀態,在教學中引入兒歌的效果最好,現在小學語文內容有很多屬于美學作品,似乎還帶有些許的藝術內涵,如果老師配上合適的兒歌,則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歌對教學實踐工作有重要作用,小學的語文教師要善于結合實踐,充分發揮兒歌的作用。兒歌所具備的不同作用是綜合在一起的,沒有哪一首兒歌的作用是單獨地激發學生興趣或者加深學生記憶,教師在使用兒歌時要關注兒歌對學生和語文課堂起到的綜合作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用兒歌建立和諧課堂,將兒歌與語文課堂教學整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包井合.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兒歌的作用[J].基礎教育,2011,19(02):42-45.
[2]林美君.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25(09):31-34.
[3]任海燕.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學生之友,2013,11(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