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芹
摘 要:中國是貨物貿易大國,也是順差大國,運輸服務于貨物貿易卻一直成為其短板。在多方面分析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運輸服務貿易;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280-02
中國自入世以來,外貿進出口總額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由2000 年的4 743 億美元發展到 2013 年 41 600億美元,增長了近10 倍,這一龐大的貨物貿易規模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貿易大國。 同時服務貿易也得到快速發展,2013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達到5 361億美元,出口額2 070億美元,進口額3 291億美元,貿易逆差1 221億美元??梢娭袊召Q易在世界的地位遠低于貨物貿易。中國服務貿易主要由旅游、交通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構成。2000 年運輸服務貿易逆差 67.25億美元,2013年發展到566.82億美元,運輸服務貿易逆差是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最主要來源。中國運輸服務貿易長期巨額逆差給中國貨物貿易帶來巨大壓力。
一、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1.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總額不斷增加,貿易逆差不斷擴大。近年來,中國運輸服務貿易進口與出口都取得了快速增長。從2001—2013 年中國運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40.67億美元增長到1 319.34億美元,增長了近10倍,而運輸服務貿易逆差也從 2001 年 67 億美元擴大到 2013 年566.82 億美元,這說明中國運輸服務貿易與運輸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00—2008年,運輸服務貿易出口額從 36.71億美元增長到384億美元,年均增長36.45%,占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2.2%增長到24.2%,是中國僅次于旅游的第二大服務出口部門。2000—2013年,運輸服務貿易進口額從103.96億美元增長到943.08億美元,增長率達807.16%,占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由29%增長到31.8%。特別是2007年,運輸服務貿易出口增長49%,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五,占世界運輸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4.2%;進口額居世界第四位,占世界運輸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4.9%。
2.中國運輸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份額比較穩定。自2000年之后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且逐年上升,特別是2007年,達到了近30%。中國運輸服務貿易在世界運輸服務貿易中的份額連年呈現明顯的穩步上升趨勢,從2000年的1.84%上升至2013年的6.36%,說明中國運輸服務貿易在世界范圍的地位日益顯現。
3.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結構。首先,在運輸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中,海運所占比重持續上升,由2004年的54.9% 上升到2013年的69.1%,增長近20個百分點,說明海運在中國運輸貿易出口中日趨重要??者\出口占比在 2004—2008 年期間不斷降低,但自2009 年開始回升。其次,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的進口結構中,海運所占比重基本呈上升態勢,自2004 年的75.7% 增至2013 年的80.5%,2009年由于各國貨物運輸需求減少,海運占比有所降低。空運進口份額相對比較穩定,其他運輸進口份額比例很小,2004 年空運進口占比為17.4%,2007 年降至13.5%,但自2008年后略有回升。
二、加快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
1.改善中小運輸服務企業融資環境,探索適合運輸服務企業發展的資本供應機制。長期以來國有大型企業依靠國家信用吸引資本投資起家,近年來順利發展壯大,目前其自身已經具備吸引資本投資的實力。同時國有大型企業由于實力較強,其盈利較多,職工待遇強于中小運輸服務企業,吸引了大量人才,與此同時非公有中小運輸服務企業則由于缺乏資本投資支持而發展堪憂。根據“鉆石模型”理論,中國運輸服務國際競爭優勢的獲得需要同業競爭行業發展需要多家企業百花齊放。因此支持運輸服務中小企業發展成為促進中國運輸服務發展獲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而資本支持是中小運輸服務企業發展的關鍵。中國應著重改善中小運輸服務企業融資環境探索適合其發展的資本供應機制。鼓勵貸款機構建立專業團隊,建立綠色審批通道為企業特定目的研究不同品種和控制風險的監控手段。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運能力。運輸服務貿易是國際貨物貿易的派生需求,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對物流運輸的需求很大,但運力不夠是制約中國國際物流運輸競爭力的瓶頸,也是造成中國運輸服務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國要加強國際運輸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中國國際運輸能力和競爭力。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國際港口、國際機場、國際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國國際運輸服務的生產要素。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國際運輸的現代化裝備,增加運載工具,特別是要增加大型油輪、干散貨運輸船、鐵礦石運輸船的建造和營運力。三是進一步加強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完善EDI物流運輸信息服務系統。
3.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國際多式聯運。國際多式聯運以其“一次托運、一次收費、一票到底、一次保險、全程負責”的特征,提供跨越國境的“門到門”服務。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高效銜接是多式聯運的根本特征。這種銜接不僅指硬件標準的國際化,更體現在制度的銜接與各部門的配合上。具體來講,在進行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的同時,就應充分考慮不同運輸基礎設施之間的銜接,滿足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的需求,特別要改革目前的多式聯運管理制度,構建綜合交通管理體制,避免多頭管理,簡化各部門間的聯運手續,真正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銜接。此外,面對中國多式聯運相關法律法規政出多門的局面,還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國集裝箱多式聯運法律法規,具體來講,在進行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的同時,就應充分考慮不同運輸基礎設施之間的銜接,滿足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的需求。特別要改革目前的多式聯運管理制度,構建綜合交通管理體制,避免多頭管理,簡化各部門間的聯運手續,真正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銜接。
4.政府方面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組織活動,在國際相關規則制定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以有利于中國運輸服務企業公平參與國際競爭。在政策方面,政府也要制定運輸服務出口貿易的稅收、融資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吳丹,王中濤.中國運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綜合分析[J].國際商務,2011,(6).
[2] 鄧慶.中國運輸服務貿易的結構與競爭力分析[J].商業時代,2013,(19).[責任編輯 魏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