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武漢 430212)
(武漢東湖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武漢 430212)
醫學微生物學知識點繁雜難記憶,在實踐中通過結合熱點時事、結合諾貝爾獎、結合PBL教學法、結合實驗教學、緊跟學科前沿以及結合學生實際來開展課程教學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
醫學微生物學;學習興趣;緊跟學科前沿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細胞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原生動物以及單細胞藻類)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并將其應用于工業發酵、醫學衛生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1]。本文重點講醫學微生物學。分析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醫學微生物學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和免疫機制以及特異性診斷、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和與之有關的免疫損傷等疾病,達到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目的。本門課程難度不大,但知識點繁雜難記憶,相對枯燥,易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課程產生了興趣,就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筆者通過結合學生實際及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在此擬談幾點提高本門課程學生學習興趣的體會。
在本門課程介紹緒論時,首先列舉出一系列與醫學微生物有關的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調研。例如2010年12月爆發的海地霍亂疫情事件;2011年5月中旬在德國引起的“毒黃瓜”事件[2]。了解學生對引起這些事件的“罪魁禍首”是否熟悉,從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求知欲。據學生反映這種方式效果很好。
在講解細菌的耐藥性時,對其引起的原因進行闡述時,可提及目前的抗生素濫用引起的相關食品安全事件,例如“速生雞”事件,上海多寶魚藥物殘留檢測超標事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更能加深他們對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高度重視。
在介紹細菌各論部分例如肉毒梭菌時,其致病物質肉毒毒素毒性強,最早被用來作為生化武器,后來被醫學界用來治療面部痙攣等癥狀,以及被用于美容,可用于消除皺紋等功效,同時娛樂圈明星鐘情肉毒毒素除皺延緩衰老的報道屢見不鮮。通過這些事例學生不僅能夠對知識加深印象,更增加了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諾貝爾獎歷史上醫學微生物學研究獲獎頗多,在授課過程中穿插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歷程,有助于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給予學生正能量,培養學生的科研及創新能力[3]。例如在講述朊病毒章節時,把美國科學家蓋達塞克發現庫魯病的病原體的故事穿插進來,特別是他這一工作開始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又是在遠離美國的地方去研究地球上一個很小部落的一個很奇怪的病,他能夠堅持下來實屬不易。運用此方法授課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并培養他們對待科研持之以恒的優秀素養。
PBL(Problem-bl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的[4]。這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5]。例如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小組討論,最后老師進行總結,這種方法可避免“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提升了學習的興趣。
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新形式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增設相應的實驗課程,并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由驗證性實驗向綜合性實驗進行轉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及創新精神。實驗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適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選取科學的實驗視頻,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會形成強烈的視覺印象。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日趨加快,醫學微生物學的很多前沿進展尚未編入教材,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整合新的研究進展等學科前沿知識,或針對新的進展,新的研究技術做個小講座,往往會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
學生畢業面臨考研或找工作的問題,針對他們最關心的方面授課過程中也可適當有所涉及,例如考研真題可在講解到相關章節時可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并科學解答;有相關的就業方向也可適時推薦給學生,這樣既可以提升教學效果也可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所啟發。
總之,通過上述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醫學微生物學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我們還應不斷學習和實踐,為提升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1]黃秀梨.微生物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文,趙蘭娟,任浩.結合熱點時事,提升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效果[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6):552-553.
[3]趙英會,于廣福等.結合醫學微生物學諾貝爾獎進行授課體會[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1):94-95.
[4]Rhem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um,1998(01):1.
[5]孫賀一,路振富.日本“以問題為基礎小組討論式學習”的最近進展及對我們的借鑒[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03):61-62.
微生物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彭曉婭
彭曉婭(1984-),女,湖北宜昌人,碩士,助教, 研究方向: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