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
【摘要】 目的 探討紅皮病發生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方法 紅皮病患者56例,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結論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關鍵詞】 紅皮??;回顧性分析;病因;臨床治療
紅皮病是一種病因復雜的全身性系統性嚴重疾病, 紅皮病不僅會對患者皮膚造成損害, 還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由于紅皮病的預后往往是由其原發疾病、并發癥和治療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1, 2], 確定患者發病原因, 明確患者的并發癥, 進行合理有效的對癥、對因治療對紅皮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紅皮病患者56例, 其中男39例, 女17例;年齡12~73歲, 平均年齡(41.3±5.9)歲;發病原因:繼發于其他皮膚病38例(67.86%), 其中銀屑病27例, 濕疹和皮炎10例, 毛發紅糠疹1例;藥物過敏10例(17.86%), 其中抗生素過敏5例, 解熱鎮痛類藥物過敏3例, 巴比妥類藥物過敏2例;繼發于惡性腫瘤2例(3.57%), 其中肺癌1例, 皮膚惡性纖維瘤1例;原因不明6例(10.71%)。
1. 2 治療方法 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如退熱、外用藥物消炎、止癢、利尿、防止繼發感染等治療, 隨后根據患者致病原因進行治療:繼發于濕疹或皮炎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療, 必要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可給予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口服治療;藥物過敏患者停用致敏藥物, 給予抗過敏治療, 同時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逐漸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惡性腫瘤引起的患者進行手術、放化療治療;原因不明的患者給予抗過敏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
1. 4 療效判定標準[3] 參照參考文獻的評價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基本恢復正常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不明顯, 皮膚基本未恢復為無效??傆行?痊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毛發紅糠疹、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見表1。
3 討論
紅皮病是一種全身90.00%以上的皮膚表現為彌漫性潮紅、腫脹、丘疹、脫屑等癥狀的慢性炎癥性的皮膚科疾病, 其常伴有高熱、低蛋白血癥、淋巴結腫大、心肺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損害等系統表現[4]。導致紅皮病發生的原因一般包括繼發于其他皮膚病、藥物過敏、惡性腫瘤以及部分不明原因的。本研究通過先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以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 隨后根據患者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對于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 作者應用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進行治療, 阿維A酯具有促進表皮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的作用, 能夠有效減少銀屑病患者皮膚表明的鱗屑、紅斑, 促進患者角質層厚度變薄, 促進其表皮及真皮的炎癥消退, 同時對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調節作用,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銀屑病導致的紅皮??;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和調節免疫的作用, 能夠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 拮抗并抑制患者體內炎性介質的釋放, 還能與阿維A酯產生協同作用。對于繼發于濕疹和皮炎的患者, 給予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 原則上盡量少應用或不應用激素進行治療。對于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并應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 它能夠有效誘導合成抗炎因子, 抑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合成并促進炎性細胞的凋亡, 同時能夠有效解熱、抗毒、抑制機體的免疫作用, 因此臨床上常用于由過敏導致的紅皮病的治療。本研究中, 27例繼發于其他皮膚病的患者均顯示治療效果良好。10例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 治療痊愈率100.00%。對于原因不明的患者, 采用與藥物過敏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法,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00%。對于惡性腫瘤所導致的紅皮病患者, 因惡性腫瘤未根治, 患者癥狀難以控制, 治療總有效率僅為50.00%。
綜上所述,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 張琳.紅皮病60例臨床分析.大連醫科大學, 2012.
[2] 李凱, 陳柳青, 楊光艷, 等.182例紅皮病病因與臨床特征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 44(11):786-788.
[3] 談善慶. 環孢素治愈一例紅皮病. 中華皮膚科雜志, 1993, 26(2): 120-121.
[4] 陸燕洪, 陳愛明, 高亞麗.紅皮病71例臨床分析.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2, 41(5):279-280.
[收稿日期:2014-09-1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紅皮病發生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方法 紅皮病患者56例,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結論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關鍵詞】 紅皮?。换仡櫺苑治觯徊∫?;臨床治療
紅皮病是一種病因復雜的全身性系統性嚴重疾病, 紅皮病不僅會對患者皮膚造成損害, 還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由于紅皮病的預后往往是由其原發疾病、并發癥和治療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1, 2], 確定患者發病原因, 明確患者的并發癥, 進行合理有效的對癥、對因治療對紅皮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紅皮病患者56例, 其中男39例, 女17例;年齡12~73歲, 平均年齡(41.3±5.9)歲;發病原因:繼發于其他皮膚病38例(67.86%), 其中銀屑病27例, 濕疹和皮炎10例, 毛發紅糠疹1例;藥物過敏10例(17.86%), 其中抗生素過敏5例, 解熱鎮痛類藥物過敏3例, 巴比妥類藥物過敏2例;繼發于惡性腫瘤2例(3.57%), 其中肺癌1例, 皮膚惡性纖維瘤1例;原因不明6例(10.71%)。
1. 2 治療方法 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如退熱、外用藥物消炎、止癢、利尿、防止繼發感染等治療, 隨后根據患者致病原因進行治療:繼發于濕疹或皮炎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療, 必要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可給予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口服治療;藥物過敏患者停用致敏藥物, 給予抗過敏治療, 同時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逐漸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惡性腫瘤引起的患者進行手術、放化療治療;原因不明的患者給予抗過敏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
1. 4 療效判定標準[3] 參照參考文獻的評價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基本恢復正常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不明顯, 皮膚基本未恢復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毛發紅糠疹、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見表1。
3 討論
紅皮病是一種全身90.00%以上的皮膚表現為彌漫性潮紅、腫脹、丘疹、脫屑等癥狀的慢性炎癥性的皮膚科疾病, 其常伴有高熱、低蛋白血癥、淋巴結腫大、心肺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損害等系統表現[4]。導致紅皮病發生的原因一般包括繼發于其他皮膚病、藥物過敏、惡性腫瘤以及部分不明原因的。本研究通過先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以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 隨后根據患者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對于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 作者應用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進行治療, 阿維A酯具有促進表皮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的作用, 能夠有效減少銀屑病患者皮膚表明的鱗屑、紅斑, 促進患者角質層厚度變薄, 促進其表皮及真皮的炎癥消退, 同時對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調節作用,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銀屑病導致的紅皮??;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和調節免疫的作用, 能夠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 拮抗并抑制患者體內炎性介質的釋放, 還能與阿維A酯產生協同作用。對于繼發于濕疹和皮炎的患者, 給予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 原則上盡量少應用或不應用激素進行治療。對于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并應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 它能夠有效誘導合成抗炎因子, 抑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合成并促進炎性細胞的凋亡, 同時能夠有效解熱、抗毒、抑制機體的免疫作用, 因此臨床上常用于由過敏導致的紅皮病的治療。本研究中, 27例繼發于其他皮膚病的患者均顯示治療效果良好。10例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 治療痊愈率100.00%。對于原因不明的患者, 采用與藥物過敏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法,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00%。對于惡性腫瘤所導致的紅皮病患者, 因惡性腫瘤未根治, 患者癥狀難以控制, 治療總有效率僅為50.00%。
綜上所述,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 張琳.紅皮病60例臨床分析.大連醫科大學, 2012.
[2] 李凱, 陳柳青, 楊光艷, 等.182例紅皮病病因與臨床特征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 44(11):786-788.
[3] 談善慶. 環孢素治愈一例紅皮病. 中華皮膚科雜志, 1993, 26(2): 120-121.
[4] 陸燕洪, 陳愛明, 高亞麗.紅皮病71例臨床分析.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2, 41(5):279-280.
[收稿日期:2014-09-17]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紅皮病發生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方法 紅皮病患者56例,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結論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關鍵詞】 紅皮??;回顧性分析;病因;臨床治療
紅皮病是一種病因復雜的全身性系統性嚴重疾病, 紅皮病不僅會對患者皮膚造成損害, 還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由于紅皮病的預后往往是由其原發疾病、并發癥和治療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1, 2], 確定患者發病原因, 明確患者的并發癥, 進行合理有效的對癥、對因治療對紅皮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就診的紅皮病患者56例, 其中男39例, 女17例;年齡12~73歲, 平均年齡(41.3±5.9)歲;發病原因:繼發于其他皮膚病38例(67.86%), 其中銀屑病27例, 濕疹和皮炎10例, 毛發紅糠疹1例;藥物過敏10例(17.86%), 其中抗生素過敏5例, 解熱鎮痛類藥物過敏3例, 巴比妥類藥物過敏2例;繼發于惡性腫瘤2例(3.57%), 其中肺癌1例, 皮膚惡性纖維瘤1例;原因不明6例(10.71%)。
1. 2 治療方法 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如退熱、外用藥物消炎、止癢、利尿、防止繼發感染等治療, 隨后根據患者致病原因進行治療:繼發于濕疹或皮炎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療, 必要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可給予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口服治療;藥物過敏患者停用致敏藥物, 給予抗過敏治療, 同時給予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逐漸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惡性腫瘤引起的患者進行手術、放化療治療;原因不明的患者給予抗過敏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
1. 4 療效判定標準[3] 參照參考文獻的評價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 皮膚基本恢復正常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不明顯, 皮膚基本未恢復為無效??傆行?痊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致病原因為銀屑病、濕疹、皮炎、毛發紅糠疹、藥物過敏和原因不明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00%, 因惡性腫瘤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0.00%。見表1。
3 討論
紅皮病是一種全身90.00%以上的皮膚表現為彌漫性潮紅、腫脹、丘疹、脫屑等癥狀的慢性炎癥性的皮膚科疾病, 其常伴有高熱、低蛋白血癥、淋巴結腫大、心肺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損害等系統表現[4]。導致紅皮病發生的原因一般包括繼發于其他皮膚病、藥物過敏、惡性腫瘤以及部分不明原因的。本研究通過先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以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 隨后根據患者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對于繼發于銀屑病的患者, 作者應用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進行治療, 阿維A酯具有促進表皮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的作用, 能夠有效減少銀屑病患者皮膚表明的鱗屑、紅斑, 促進患者角質層厚度變薄, 促進其表皮及真皮的炎癥消退, 同時對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調節作用,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銀屑病導致的紅皮?。焕坠俣嘬站哂锌寡缀驼{節免疫的作用, 能夠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 拮抗并抑制患者體內炎性介質的釋放, 還能與阿維A酯產生協同作用。對于繼發于濕疹和皮炎的患者, 給予雷公藤多苷進行治療, 原則上盡量少應用或不應用激素進行治療。對于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 給予抗過敏治療, 并應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 它能夠有效誘導合成抗炎因子, 抑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合成并促進炎性細胞的凋亡, 同時能夠有效解熱、抗毒、抑制機體的免疫作用, 因此臨床上常用于由過敏導致的紅皮病的治療。本研究中, 27例繼發于其他皮膚病的患者均顯示治療效果良好。10例藥物過敏導致發病的患者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 治療痊愈率100.00%。對于原因不明的患者, 采用與藥物過敏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法,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00%。對于惡性腫瘤所導致的紅皮病患者, 因惡性腫瘤未根治, 患者癥狀難以控制, 治療總有效率僅為50.00%。
綜上所述, 紅皮病的致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 張琳.紅皮病60例臨床分析.大連醫科大學, 2012.
[2] 李凱, 陳柳青, 楊光艷, 等.182例紅皮病病因與臨床特征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 44(11):786-788.
[3] 談善慶. 環孢素治愈一例紅皮病. 中華皮膚科雜志, 1993, 26(2): 120-121.
[4] 陸燕洪, 陳愛明, 高亞麗.紅皮病71例臨床分析.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2, 41(5):279-280.
[收稿日期:2014-09-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