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強調課程與教學要“回歸生活世界”,一切以學生為本,倡導集人文性、生活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于一體的教學模式。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枯燥的理論講解的方式,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課外實踐活動等三方面探討了實現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實踐活動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把發生在學生周圍的鮮活事例引入課堂,漸漸地使學生對政治課感覺“頭痛”和厭煩。新課改強調課程與教學要“回歸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系,使生活問題政治化、政治問題生活化,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用政治哲學思維去觀察、分析社會和身邊的現實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課外實踐活動等三個方面和同仁共同探討。
一、理論聯系實際,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們既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又要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提煉和升華,不斷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將校園生活作為課程資源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以校園生活作為課程資源,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倍感親切。如,校園班級建設以及同學間的關系等,都可作為思想政治學習和探討的內容,學生對這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再熟悉不過了,從而易于對其提煉和升華。
2.注重家庭生活中的課程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在家庭生活中也能找到相應的實例。如,在講債券、商業保險、商品服務等內容時,可以結合家庭的投資理財、消費行為、收入來源等包含著經濟學道理的生活實例進行講解,使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
二、注重體驗、探究和生成,實現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課堂教學設計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體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理念,即從引入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入手,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原型、感興趣的問題情境開始,不斷地感悟體會、辯論反思到概括提升,逐步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課改提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施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痹谒枷胝谓虒W中利用熱點問題,讓學生去分析、比較和探究,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例如,在教學“適度消費和合理消費”時,組織學生開展“有錢是否就能得到幸福”為主題的辯論賽,在辯論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思維碰撞,意識到了幸福不單單是靠金錢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追求,從而實現了課堂的教育功能。又如,在教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就“市場調節的局限性”和“宏觀調控”,針對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物價上漲”,讓學生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對物價上漲的原因做全面的綜合分析,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問與引導,給學生提供了發表自己看法和見解的平臺,學會用政治理論解釋生活問題,培養了學生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質疑,實現了在課堂教學中既關注知識技能的培養,更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融入社會生活,開展實踐活動,讓政治回歸生活
新課標提出:“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我們在布置課前或課后任務時,不應是信手拈來,而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情感興趣,設計充滿生活情趣的實踐作業,引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感受政治理論知識的實用價值。“課內明理,課外導行”這是生活化政治教學的活力和核心所在。例如,在教學“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后,讓學生走出課堂,到所在城市中調查,搜集資料:在本市有哪些第三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對城市發展有哪些積極意義?你認為政府、企業和人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發展了潛能、享受了快樂,使學生在思想認識、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華。
綜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啟迪學生的智慧。我們的教學對象是生活在知識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完整鮮活的個體,只有把學生課堂學習的間接經驗和現實生活的直接經驗有機結合,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能讓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參考文獻:
[1]趙艷龍.論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路徑[J].成功,2013(01).
[2]李文英.高中政治教學應當“還政于生”[J].文理導航,2011(06).
作者簡介:譚明聰,男,1972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渝中區66中學校,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