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閱讀問題展開討論和探索,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對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性閱讀;策略
初中語文課本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優美的文章,教師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但是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學生興趣較低,不僅降低了課堂的效率,更是阻礙了學生在語文上的發展。而且遇到美好的文章的時候,教師都會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這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教師的干擾,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差,對他們今后的發展非常不利。就構建初中生自主性閱讀課堂提出自己的對策。
一、美文美講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當教師碰到優美的文章的時候,不會進行積極的研究探索,而是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編者在一本書中加入優美文章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和教師的引導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進而推動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所以,教師碰到優美文章的時候,要采取科學的辦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講解。比如,學習朱自清的《春》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班級播放一首關于春的輕音樂,讓學生閉上雙眼,聽從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可以對作者的春天進行聯想,接下來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想象的畫面,大家進行互相交流。然后學生自己在下面跟隨音樂進行誦讀,嘗試體會別的同學腦海中的畫面。教師緊跟著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有關春天的圖片或者影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體會文章中的美好,教師進行文章講解的時候引導學生積極地發現文章中寫得好的句子,并且摘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中,幫助學生形成記錄美文美句的習慣。最后下課的時候,向學生推薦幾本有關春天的文章,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閱讀,帶動他們形成樂于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詩文擴講
初中語文涉及很多古詩詞和文言文的學習,學生認為語文無聊乏味很大程度上都與這些文章有關,因為他們對于古代的文章缺乏一定的了解,自身的理解能力不足,使得他們學習古詩文的時候非常吃力,這時教師如果不能給予積極的引導,帶動學生進行學習,而是一味地主抓背誦,最后就會導致學生討厭古詩詞的學習,這對于他們語文能力的成長非常不利。教師應該轉變觀念,不能因為考試或者是學生能力不足就消極地進行古詩文的講解。恰恰相反,應該更加重視古詩文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美好,帶動他們熱愛我國的歷史。積極地對課堂進行研究,尋找科學的教學方式。比如,講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教師首先介紹作者寫作的背景,發掘當時社會的現狀,然后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讓學生思考作者寫作的目的,并讓他們說出自己閱讀的感受。接下來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當時寫作的心情。利用歌曲在班級營造作者寫作的氛圍,讓學生再次在音樂中進行誦讀,加深他們對于文章和作者的了解。接下來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文章中句子的疑問,由其他學生進行講解,當全班學生都不懂的問題出現時,教師給予重點講解。這種課堂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他們積極地進行自主閱讀,為其今后學習古詩詞和文言文做出積極的鋪墊。
三、故事精講
初中語文課本中編者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其中添加了很多故事短文,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正是因為學生喜歡閱讀故事性文章,教師對這些文章的講解不夠深入,使得學生只是讀完感受到故事的樂趣就結束了文章的學習。學生的這種學習習慣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非常不利,因為考試中的閱讀題大都是記敘文,這種學習態度和習慣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很容易產生不利影響,間接地削弱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對于故事性文章的講解也要加以重視,引導學生一起發掘文章的寫作背景,研究作者想要借此表達的情感,并積極地發現文章中的寫作亮點,提升學習研究課文的能力,幫助他們在今后取得更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自己閱讀的時候可以體會到更多關于文章的美好。積極地進行小組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解決簡單的問題,還可以讓他們互相交流閱讀的樂趣,使得他們更加喜歡閱讀。
只有教師針對初中課本中不同的文章進行積極的講解,才可以讓學生在每堂語文課都會有所收獲。對于他們語文學習積極性和閱讀興趣的增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生自主高效閱讀課堂的構建,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金康.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的發揮[J].甘肅教育,2011(18).
作者簡介:王娟,女,1983年3月出生,就職于貴州省貴陽市第三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