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增加了較多的插圖,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利用插圖增加思想品德教學的趣味性,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正面教育和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多途徑的思想教育,也對學生的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品德;插圖;趣味性
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增加了較多的插圖,以畫面為載體向學生傳輸知識信息。作為教師要利用插圖增加思想品德教學的趣味性,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正面教育和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多途徑的思想教育,也對學生的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插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心理依然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能力雖然有所發展,但還不成熟,所以他們對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更感興趣,相對來說,他們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起來要困難一些。為了適應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許多的插圖,漫畫、彩圖、圖表加在一起共有插圖328幅,不僅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和說明,也是教材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中許多形象生動的漫畫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因此,充分認識這些漫畫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在運用漫畫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引導學生對漫畫中所蘊藏的內涵進行理性的思考,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八年級下冊第87頁、92頁、95頁等這些富有幽默性的圖片,在欣賞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和深刻的道理,讓我們看到了消費者權益在受到侵害的同時會引發維權意識,學生會隨著笑聲而陷入沉思,才可能真正地讀懂漫畫,通過運用插圖,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思想政治課變得趣味橫生,并且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寓教于樂地讓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得到提高。
二、利用插圖讓學生從生活和實際走向知識
教材中的圖片大多是學生生活現實的照片,以普通的生活事件為主,兼顧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與同學爭吵、和老師有矛盾、向爸爸媽媽耍脾氣等。即使是各種各樣的漫畫,展示出的也大多是普通學生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通過創造性地認識教材中的圖片,可以使圖片中的學生與教室里的學生形成“你我”之間的對話關系,一起面對成長中的煩惱和問題,共同享受成長的幸福。如,八年級上冊第33頁、34頁、35頁、105頁等圖片,學生基本上能從中找到“自己”。有時候讓學生“按圖對號”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有很多在平時沒有解決的問題竟在思想品德課上通過讀圖很順利地解決了。在學習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相親相愛一家人”一課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說說自己在學校干些什么,家長們白天在干些什么,自己放學回家后干些什么,父母又在干什么,晚上回家后自己在干什么,父母又在干什么,學生會七嘴八舌地說,白天自己在學校上學,父母也都在上班,等放學回家了家長就做好了飯在等著自己,等放學回家了家長還在不放心地等著自己,有時還要接送自己,而自己回家洗漱完畢就休息了等,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換個角色,設身處地理解父母,讓學生在周末的時候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盡的家務,或者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在外面辛勤工作,回到家后還要擔負全部的家務活,從而理解父母撫養孩子的艱辛和不易,理解父母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苦口婆心,并引導學生觀看書中的“我給爸爸洗腳”“架起理解的橋梁”“我幫媽媽炒菜”等插圖內容,讓學生冷靜反思自己對家長的所作所為,讓學生理解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的希望,即使有些父母文化不高,或者期望值過高,或者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得當,比較簡單粗暴,或者整天嘮叨,但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對于孩子一片摯愛,不能因此就對父母厭煩。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有一個充實而富有意義的人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以感恩之心來孝敬父母,以寬容之心主動與父母多交流與溝通,和父母與家人和睦相處。
三、利用插圖教學讓學生易于突破重、難點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部分內容在時空或地域上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有些插圖所蘊含的道理往往同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密切相關。而學生的直觀感知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教師如果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插圖,引導學生有重點、有先后、有層次地進行觀察插圖,用插圖進行教材內容的講解,把插圖作為解決重、難點的突破口,將插圖和文字結合起來,化難為易,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九年級教材《依法參與政治生活》一課中第86頁,“對于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行使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單純把問題交給學生,學生很難把握,借助教材插圖中幾種行為的展示,學生會一目了然,通過辨別是非的方式就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教學時,老師也要指導學生看懂插圖和文字,讓學生真正理解。靈活運用形象直觀的插圖來輔助學習,學生易于理解,教學重、難點的落實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四、利用插圖,還能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教材中有許多仁人志士以及重大意義事件的插圖,這些插圖飽含著豐富的道德情感信息,是陶冶學生道德情感的源泉。如,《豐富多彩的文化》中不同國家有各自的標志和代表人物。九年級教材“艱苦奮斗”內容中有“兩代鐵人”“勞動模范孟泰”“焦裕祿”等模范人物圖片,讓學生在觀看這些插圖的同時從中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并引導學生對圖中人物的人與事從情感上進行褒貶性評價,從而使學生獲得愛慕或厭惡,肯定或否定的道德情感體驗。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課本中的插圖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只要我們創造性地利用插圖,就能使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更具生命力,更具吸引力,更具價值。作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讓思想品德教育不再是空洞無力的抽象理論,要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處處聯系所教班級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對思想品德產生親切之感,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實到每個學生的身上,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葉讕.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0.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03.
作者簡介:白燕,女,197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