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意斌
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受教育群體,對科學合理的引導與管理有著更多的需求。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教學改革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小學中采取更加科學的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小學生經常出現的競爭意識,自尊自信的情感,乃至他們對于整個學習生活的整體認識都是需要教師的正確把握。小學管理的以生為本的理念,還有很遠的路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把握。
小學教學以生為本管理理念小學生和初中生不同,小學生對科學管理的需要更加深切,小學生的學習理念、人生理念乃至道德觀、價值觀都沒有成型,或者是很不穩定的,如果不能采取正確的教育管理,很容易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中國古代的“鞭策”式的管理模式到現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我們的教育管理正在朝著越來越科學的方向走去。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筆者長期在班主任的職位上任職,對科學高效的管理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新的認知,現分享如下。
一、以生為本的實現,前提是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平臺
在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時,無論是在管理模式還是教育教學中各種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應用,對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處理都是很微妙的。尤其是針對以生為本的這種教育管理理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了解更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實現這種平等互信的理解與交流,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平等交流的平臺。對于這種平臺的建立我有幾點建議:
1.建立平臺的前提是班主任對自身形象的塑造
班主任不能為了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就將自己最嚴厲最苛刻的形象展現給學生,學生如果對班主任產生很大的敬畏情緒就很難實現與班主任的和諧的交流了。我們在塑造自身形象時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亦張亦馳的。同時應該明白在學生之中威信的建立靠的不是嚴厲的言辭與苛刻的要求,而是為人師表與廣博深厚的行為與氣度。
2.平等交流平臺的建立也可以依靠一些機制
班主任可以定期要求學生將近期對班級管理與學習氛圍等意見和建議以信函的形式呈遞給上來。同時也可以利用學生家長這一有效資源,注重從家長方面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班主任應該走到學生的生活與文化中
班主任對日記的要求同樣是很有效的辦法之一,可以通過學生日記走到學生的生活與內心中去。同時,班主任可以對學生中流行的文化進行積極的關注,如近期學生喜歡閱讀的書籍、喜愛的動漫、流行的玩具等,這些在小學生的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文化元素。
二、以生為本的實現方式是建立科學的管理和教育模式
1.管理理念的人性化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注定要制定一定的班級管理制度。在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時,要最大可能地實現人性化的管理。在班主任實現了對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盡量制定滿足孩子心理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比如,針對學生中午需要午休的情況,我沒有遵循學校中午進行衛生清掃的規定,而是將清掃任務改為上午放學之后,這對小學生的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而班級制度中獎懲制度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對于那些學習有進步的,拾金不昧的,團結同學的學生,一定要及時地給予獎勵,有時候甚至是口頭的表揚,對小學生稚嫩的心靈來說也是舉足輕重的。
2.教育理念注重差異性
眾所周知,學生在班級中按照學習成績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劃分。對于這樣的情況,傳統的教師往往表現出錯誤的教學理念,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格外的關心,而對于成績差的學生不管不問。這樣只會導致學生成績出現更嚴重的兩極分化。首先,教師應該明確的克服這種不公平對待的錯誤心理,然后需要建立起科學的解決機制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常用的方式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用這種教學模式來實現學生之間良性的競爭。其次,我們需要清楚,對學習能力與基礎不同的學生來說,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競爭肯定是不科學的甚至是惡性的,常常會導致成績優秀的學生失去危機感,而使能力沒有跟上的同學自暴自棄。這種情況下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能很好的客克服這種矛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將能力基礎相似相同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而針對平均能力不同的小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評估機制等都是不同的。再次,教師應該保證針對不同小組的能力布置不同的任務,盡量實現布置的任務能使學生潛力最大化。同時,由于處在同一個小組的學生能力與基礎是相似的,影響任務完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的努力程度了。這就促進了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而為了保證學生能力的提升與競爭效果的明顯化,教師構建的學生能力邊緣的任務往往更能促進學生水平的提升。最后,我們還應該注意針對學生能力的提升與否,定期的調整學生的分組,保證學生處于最合適的位置。這種機制對保證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以生為本效應的邊緣化擴展
所謂以生為本,需要實現的是學生能力最大化的體現,學習效率的最顯著的提高,需要關注的是學生最長遠的發展。所以說,只在一定程度上關注學生的學習是片面的,教師應該以學生最長遠的發展為己任。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首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博愛的,應該是淵博的,應該是繼承著精神文明素質的模范式的人物。這些東西在學生整個學習乃至工作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同時博得學生喜愛的教師也會激起學生對相應學科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其次,教師應該注重滿足學生的精神世界,通過積極的活動或講課時自然而然地流露,將積極健康的思想傳輸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
四、結語
小學生處在一個像花兒一樣的年紀中,他們需要的是理解與愛。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熱愛我們的學生,熱愛我們的職業,將他們的收獲看作自己最大的快樂,將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看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著實現素質教育的責任,我們要深入實踐、積極總結、廣泛學習、提升境界,實現一名光榮的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沖.以生為本的小學教育[J].中國教師,2013,(20).
[2]段三貴.以生為本精心育人——淺談班主任工作的藝術[J].新課程,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