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人教版教材有個明顯的特點,即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現方式插入了許多提示語。這些泡泡是學生與編者之間的對話,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出現,恰到好處地進行提示引導、點撥幫助,并延伸到了語文素養的方方面面。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五點合理運用的策略,讓小泡泡在課堂中玩轉出不一樣的精彩,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整合;前置;涵泳;點撥;拓展
人教版教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現方式插入了許多提示語。這些文字以泡泡的形狀圈起,美其名曰“小泡泡”。
小泡泡的出現改進了課文的導學系統,極大地撥動了學生的興趣。關注小泡泡,并通過合理地運用,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讓課堂如虎添翼。
策略一:整合——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三年級下冊教材八個“語文園地”中的“我的發現”有七個小泡泡,都提示了構詞規律和修辭手法。如:“我發現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思……”(反義詞構詞方式)唯有“語文園地七”中的“我的發現”沒有配以小泡泡,但這并不影響學生發現規律。為此,我運用遷移理論,將多個“我的發現”單獨拎出來進行整合教學。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前六個“我的發現”,在小泡泡的提示下,我們發現了哪些有趣的語文現象和規律?
生:我們發現了由反義詞構成的詞語,有形聲字、多音字,有比喻、反問修辭手法,還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不一樣。
師:這里沒有小泡泡,你能幫他補一個嗎?
生:我發現這些詞語都是……
師:真聰明,你已經學會自己吐泡泡了,可以當小編者了。大家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
生:這些詞語都是AABC類的。
“我的發現”中的小泡泡語言簡短,配以一個省略號,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激勵學生讀而思、思而行,從而總結歸納有趣的語言現象,揭示了遣詞造句的規律,強化了語文本體。
策略二:前置——引領單元整組教學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語和單元提示語、課文導語緊密結合,渾然一體,提示整組課文學習重點,此時可把它當作“大任務”,放在一個單元開篇教學之前,將其前置。在教學《夸父逐日》后,吐泡泡:“我想寫一寫讀了這組課文的感受。”
師:今天我們走進第八組課文,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單元導語,想想這組課文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
師:是的,學習這類題材的課文,我們要邊讀邊浮現畫面,感受神奇的想象,讀出自己的感受。請看135頁小泡泡——
師:希望同學們做學習的有心人,帶著這個任務,在學習課文的同時積累真切的感受和學習的方法,等學完這組課文后我們將進行讀后感交流展評。
前置策略提綱挈領,能引領單元整組教學,比常序教學效果更佳。
策略三:涵泳——探尋語言精妙秘訣
語文教師要學會指導、誘導、開導、教導、倡導涵泳,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涵”,自由地“泳”。
【案例】《荷花》寫白荷花在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吐泡泡:“‘冒用得真好?!?/p>
師:它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生:長、鉆、伸、露、探、沖……
師: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
生:使勁地、急切地……
師: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中冒出來,仿佛——
生1:想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
師: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也寫美了,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一種生機勃勃的美。我們一起把這種美讀出來。
教師緊緊圍繞小泡泡中提示,重錘敲擊“冒”字。通過換詞比較、想象畫面等教學手段,讓文本的意蘊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詞的精妙,也探尋到了語言精妙的秘訣。
策略四:點撥——增長閱讀思維空間
教材中,問題式的泡泡占多數,這些問題都是圍繞課文中心和重點編排,是學生思維的指明燈,也往往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且看王崧舟老師《魚游到了紙上》片段。
師:他接過筆在紙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弊x到這里,你有什么疑惑?
生:魚怎么會游到心里呢?
師:同學們,青年畫魚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板書:靜下心來)才能練成這樣的工夫——
生:齊讀“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
師:只有靜下心來,才能享受這樣的境界——
生:齊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
師:因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
生:全神貫注。
生:持之以恒。
師:只有靜下心來,才能進入“魚在心上、心在魚上”的——
生:忘我境界。
魚怎么會游到了心里,如果只從字面上理解,似乎也不難,但要讓學生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還需要如此反復地點撥,反復地追問,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策略五:拓展——搭建積累延伸平臺
不少課文中間和結尾處吐出泡泡,一般用“我想……”的形式表述,這其實是進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學資源。教學《鄉下人家》后,吐泡泡:“我真想去看看這道獨特、迷人的風景?!?/p>
師:今天,我們走進了鄉下人家,讀到了鄉下人家是一幅畫,一幅自然——
生: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師:想不想親自去感受感受?
生:想。
師:那課后咱們就可以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我們到鄉村去走走,去感受鄉村的風景,感受鄉村的生活。
不同形式的拓展和延伸,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語文實踐天地,語言訓練更富新意和實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泡泡雖小,功能無限。只要我們整體把握,精心梳理,智慧引領,定能讓小泡泡煥發七彩的光芒,照亮我們的課堂!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