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靜+溫建平
摘 要: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靠的是自身。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每個學生的起點并不是零,每個孩子具有其自身發展的能力。關注學生全體,堅持以人為本,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的關愛與健康教育,走一條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道路,這是當前和諧教育的主渠道。
關鍵詞:思考;生本;卡片
現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總有一些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是最讓老師頭疼的事。對這些不能完成作業的孩子,老師是又恨又氣。在教師辦公室時,經常能看到有老師領來補作業的學生,今天是這幾個學生,明天還是這幾個學生,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他們是置若罔聞,全不當一回事。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業問題,作業不做或沒有全部做完,就達不到課后復習鞏固的預期效果,教師也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一次如此,影響一課的學習;次次如此,影響一冊書的學習;日積月累,長此以往,就會影響整個學期、學年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不高,也會使這個學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長受到不良影響。
對此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學生最高興的事是不寫作業,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玩、來活動。我便嘗試用作業免做卡來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能獲得作業免做卡是有條件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的。獲得的條件是需要學生寫的作業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并且在課堂中能積極回答問題,作業上交后能夠全部正確,得5次A+以上才有機會得到一張作業免做卡,可以免做一次作業。一經公布此消息,學生特別興奮,也特別期待,很多平時不愛完成作業的學生表現得尤為明顯,像我們班的陳××、馮××等同學更是瞪大眼睛互相對峙,脫口而出,“我們一定要努力得到這樣的免做卡,這樣就可以不用寫作業了。”面對一張張學生渴望的面龐,一雙雙期待的雙眸,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自信,心想這個方法可行,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強調作業的要求,但非常期待學生新作業的完成情況。第二天,令我驚訝的是全班學生一本不少地全部上交,就連以前沒有任何辦法讓其完成的學生陳××、馮××同學,這次也上交了,當我打開他們的作業時,我眼前一亮,讓我不能想象這是他們的作業,不但工整而且作業本也比以往干凈了很多。接下來我更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有時為了避免學生想得到免做卡而抄作業,又找學生進行了練習,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通過檢查我發現他們全部是自己的努力。累積五次后,第一次作業免做卡下發時,學生都瞪大雙眼,急切等待我下發作業免做卡,我第一個發的就是陳××的,當他聽到自己的名字時,他幾乎不相信自己也能按時完成作業,其他學生對他投射了另一種目光,當他拿到作業免做卡時在講臺上不禁大聲高呼:“耶,我也是能夠得到你的。”全班學生這時自發地為他熱烈鼓掌,他更加自信了。發完作業免做卡后,我把獲得免做卡的學生的作業在全班進行了展覽,大家看得更多的就是陳××的作業,從此全班學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作業我不再要求也能保質保量完成。通過“免作業卡”的實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會學習。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靠的是自身。我們的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每個學生的起點并不是零,每個孩子具有其自身發展的能力。生本理念指出,教育的終端是學生,學生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內化。但每個生命都有他自身成長的規律和速度,我們需要給他成長的時間和空間。我們要承認每個生命之間是有差異的,我們要做的是利用差異,縮小差距。我們不要讓學生過早地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與同伴的差距,最大限度地呵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
我認為我們要克服因循守舊,關注學生全體,堅持以人為本,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的關愛與健康教育,走一條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道路,這是當前和諧教育的主渠道。這就要求為人師者善于轉換角度來研究學生,發掘他們潛藏的智慧,不能再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可塑性極強的學生,要真正從人的發展觀出發,探求育人真理,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順乎自然,激發其潛能,才能培養出真正合格的人才來。
參考文獻:
傅瑤.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