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市場競爭日趨全球化,企業對裝潢藝術設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高專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必須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所開設的課程應該以突出實踐技能、適應崗位為主。
關鍵詞:高職院校;裝潢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模式滯后。教師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應向學生強調“創意”和“創造性”等創新理念,而不是僅僅“模仿”甚至“照搬”。盡管一些高職院校已將“色彩”和“素描”課程名稱改為“設計色彩”和“設計素描”。然而,教學模式依然沿用以寫實為主的靜物、石膏像和頭像寫生等,這樣往往讓學生感覺與考前班幾乎沒有什么區別。
(二)專業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方面,一些學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方面不夠明確,弱化了“一個界面兩個就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隨著各大院校室內設計精品課程的建設以及網絡資源的共享,在設計課程教學方面,教學內容大同小異,在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上處理不當。各大學校缺乏自身的專業特色,專業建設方面缺乏個性,導致畢業生缺乏相對突出的競爭力。
(三)基礎課程與后續設計課程嚴重脫節。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內在聯系。容易導致學生不知道如何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去服務今后的專業課程。針對專業設計課程的基礎教學思路不明確,不僅缺少理論知識的傳授,更缺乏將設計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造成基礎教學與專業設計教學嚴重脫節,失去聯接。
(四)課程實踐環節的缺乏。裝潢設計課程是技術性和藝術性特征的綜合體,要求學生除具備一定的造型、色彩等能力基礎外,還要有一定的實踐體驗。在常規教學過程中,實踐環節相對較少,體現為實踐教學學時、“雙師型”專業指導教師、實踐基地等方面的短缺,使得常規理論教學成為“紙上談兵”。校外企業實習地點分散,教師無法跟蹤指導,利用假期到企業實習這一舉措往往效果不夠理想。
(五)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已成為當前阻礙高職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瓶頸。盡管這些教師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覺等基本功非常扎實,但是卻對設計專業知識往往了解不多。這樣便會造成教師對基礎課的教學目的認識不足,最終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
二、高職院校裝潢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一)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建設專業課程體系。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索個性化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與特長,因材施教,把群體培養目標和個性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各類形式的藝術、人文知識講座。教學模式 ,以現代化教學設施為依托,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實施目標教學法,網絡教學法等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創造能力。以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目標為基礎,從對高職人才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角度出發,開展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來說,課程體系改革是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礎,更是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二)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找準定位,根據當前人才市場需求,確定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知識結構體系、個人能力結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綜合素質作為主線,深化高職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改革,完善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教學體系,重視產學研相結合,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以職業技術工作崗位的技術應用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為重點,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各個層次技能的培訓。包括基本技能層次培訓、專業崗位能力培訓以及綜合能力層次培訓。
(三)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拓展教學方法。根據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 我們可以進行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以實際項目設計、設計比賽為主題進行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改革。我們可以模擬對口企業的真實工作現場,把教育同學生將來的職業情感相結合, 消除學生與工作現場的心理距離。也可在可能的情況下承接社會業務作為課題, 在教師指導下作真刀真槍的實踐。如在包裝設計課的教學過程中, 一般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基本類型, 然后選題制作。為了讓學生了解必要的包裝材料知識, 可以利用超市這個大展臺, 展示各種類型的產品所使用的不同材料,講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及適用對象。學生們能及時接觸到還沒來得及印上教科書的新款產品、新式包裝。這在思維概念不斷更新、設計新銳不斷涌現的當今社會顯得尤其重要。
(四)實踐環節,理論實踐一體化。 建立技術實訓中心,通過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某一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集理論傳授、現場觀摩、實踐操作、技能訓練為一體,集多媒體網絡、CAD軟件,綜合運用于一體,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討論于一體。實訓中心使教學更接近企業技術發展的水平,并與企業實際技術同步滾動。以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教學裝備,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為一體。強調了教學與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性與綜合性,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施除要求具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教學裝備外,還需具備一批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實現在同一空間,由同一支教師隊伍實施同一個教學目標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
(五)根據就業需求,構建學業就業雙贏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現有裝潢藝術設計人才就業崗位群與中國現代裝潢藝術設計高等設計教育起步階段人才培養方向產生了許多裂變,因此,我們必須在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中另辟蹊徑。根據新時代裝潢人才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知識結構上,以新時代的眼光迅速捕捉數字經濟焦點,根據網絡時代對裝潢藝術設計人才的新要求和特點,以現代數字網絡傳媒企業急需的裝潢藝術設計人才為定位目標組成部分,圍繞現代數字網絡傳媒裝潢藝術設計人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來充實、調整裝潢藝術設計的課程體系,對原來傳統課程結構進行調整。教學改革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要培養直接為地方經濟服務的人才就必須加強專業教學。而畢業設計的教學環節是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三年教學環節中的關鍵一環,是全面系統訓練培養提高學生綜合設計素質能力的系統整合課程。從三年級上學期期末開始對畢業設計教學環節進行教學組織規劃,規定全體學生一律不能提前離校。要求學生從畢業設計專業考察、市場調研、畢業設計課題選定、初步設計概念、設計方案深化、裝潢造型設計、裝潢工藝設計,一直到實物模型與產品制作,包括裝潢展示、賣場環境設計,然后開始進入畢業設計展覽和畢業設計答辯階段,最后是畢業設計公開展覽企業人才招聘會的結合,以全體畢業生走向就業崗位后,才是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結束,從而建立起完整的畢業設計展覽、畢業設計答辯和人才招聘“一體化”的畢業設計教學新模式。此做法證明了我們畢業設計教學的改革是成功和有效的。
(六)開創“雙贏”的新型校企合作關系。通過項目課程改革,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變傳統的單一技能訓練為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變以前的“消耗性”實訓為“生產性”實訓,使合作企業不再只是“接受者”“貢獻者”,而是“合作者”“項目伙伴”。在這種新型關系中,很多企業體會到的不再是“負擔”,而是流動的“智力支持”,因此很多企業也一改以前被動合作的局面,而主動與學校聯系,接洽合作項目。
結合專業和行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訂單培養。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結合自己情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成立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依托社會資源共建專業的同時,積極為企業行業開展訂單培養。專業教師積極為企業開展服務。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構建各具特色、逐步優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以派駐骨干教師、共建研發中心或產學研基地等途徑推進校企合作研發。建立長效機制,實行分類管理,校外實訓基地較好地保證了頂崗實習的需要。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學校堅持“服務”原則,通過利用自身資源為企業提供人力及技術服務、與企業聯合攻關解決企業難題、采用訂單培養模式為企業量身培養優秀人才、將校外實踐教學納入企業生產和運作計劃等途徑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校企雙方的深度合作,使雙方建立起一種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譚俊銘.高職高專藝術專業教學改革構想[J].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2]趙琳.關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2(05)
[3]王太利.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2)
[4]郭西燕.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1(01)
[5]彭曉燕.藝術設計專業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3(01)
[6]劉君政.關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產教結合”的實施途徑研究[J].中國建設教育,2009(08)
【作者單位:周口科技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