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的知識文化中心,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文獻資源豐富,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文化環境優雅,是大學生的“精神家園”;服務活動多樣,是大學生的“導航系統”。對此,從書刊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四個方面著手,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成才成長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大學生;作用
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新鮮血液,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的學習家園,為大學生的成才成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何有效利用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成才成長的優勢作用,是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亟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一、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成才成長中的作用分析
(一)豐富的文獻資源,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信息資源中心,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包括中外文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中外文紙質報刊和電子報刊、全文數據庫、二次文獻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藏書浩如煙海,不僅擁有大量的專業書籍,還有各色各樣的課外書籍,期刊、雜志、報紙應有盡有。圖書館的館藏文化是人類長期的歷史積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各種類型的圖書中包含著古今中外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知識、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和價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課余時間最常去的場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他們在這查找資料、休閑閱讀,在書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優化知識系統,豐富自身內涵,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自我學習,自我成長。
(二)優雅的文化環境,是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圖書館的文化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物質環境主要表現在圖書館外觀建筑、館內設施設備、整體布局等方面,比如窗明幾凈的閱覽室、明亮的燈光、舒適的桌椅、完善的網絡設備、信息基礎環境、數字化資源等;人文環境主要表現在圖書館的美化裝飾、藝術設計、情感體驗上,比如在圖書館內放置一些優雅的沙發,加上一些綠色植物等人性化的設置,墻壁上掛有名人名句、優美畫像等,給人一種溫馨和高雅的感覺。優雅的文化環境給身處在館內的大學生營造一種身心愉悅的氛圍,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閱讀興趣,從而使他們對學校懷有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讓他們在學習的世界中擁有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三)優質的服務活動,是大學生的“導航系統”
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是文獻信息和讀者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通過館員深入細致的服務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館藏文獻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首先,高校圖書館為大學生借書、查閱、咨詢、還書、原文傳遞等提供“一站式”服務,便于大學生高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其次,圖書館開展讀書導讀活動,給予大學生們正確的引導。圖書館工作人員為面對浩海如煙的書籍感到茫然的大學生們積極引導和推薦書籍,讓他們好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優秀的書刊使自身的知識結構得到優化、人文素養得到提高。如江蘇大學圖書館每年一度的“書山的問候”、“叩響知識門”等系列讀書服務活動,為讀者提供咨詢服務,幫助師生熟悉圖書館資源、提高大學生的資源檢索、分析和利用的能力,為大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發揮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成才成長作用的路徑探究
(一)書刊育人:圖書資源豐富化
一所好的大學圖書館不僅應該注重所藏文獻的學科知識的覆蓋面,而且應該注意文獻在培養大學生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方面的作用[2]。高校要加強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其一,要保證圖書資源形式的多樣化,紙質書刊和電子書刊,雜志、報紙、學術期刊、專業書籍等品種豐富。其二,要把好書刊質量關,書刊采購人員要圍繞學校的學科特色及發展態勢購置科學的、適用的、有特色的專業文獻資料,合理采購高水平、高質量的文獻信息[3]。堅決杜絕思想內容不健康、低級趣味的圖書,甚至反動的圖書進入圖書館,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引進內容健康向上、思想性高的書籍,加大對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高校圖書館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從書刊的角度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精神食糧,用好書來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和氣質,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環境育人:環境建設人本化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馬克思、恩格斯如是說。高校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知識文化中心,圖書館的環境對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道德情操、文化修養等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要重視對圖書館環境的建設,加大對圖書館的財力、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為大學生的成才成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學校的品味。其一,加強圖書館物質環境建設。合理擴大館舍面積,保證學子有一個學習之地;設置宣傳欄,宣傳學校科研成果以及學術動態;增添新設備,如在大廳放置電子閱覽設備,供學生瀏覽閱讀,了解國內最新時事和學校動態;添置綠化植物,為館舍增添生命的氣息。其二,加強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以先進的文化理念為指導,合理規劃布局館內設施設備,提升圖書管理員服務工作水平,優化館內的裝飾設計,建立具有時代感、導向力、凝聚力的人本文化,為圖書館營造出學術氛圍、書香氣息濃厚的人文環境。圖書館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園地,其優雅的環境帶給人一種美好柔和的心情,使學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滿足,進而使大學生保有良好的精神風貌,促使學生人文修養素質的提高。
(三)服務育人:服務活動多樣化
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成才成長作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的多樣化服務上。圖書館在為大學生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價值取向和人文修養等方面。高校圖書館要結合本館的特色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一是舉辦新生入館教育活動,讓大學新生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使用圖書館。二是舉行文獻資源利用服務講座,針對不同的專業和年級推介相關的信息資源使用,讓學生了解如何有效地檢索文獻資源,以及提高他們對文獻資源的分析和利用能力。三是積極開展圖書導讀活動,通過新書導讀、新書推介等服務將具有教育意義、思想內涵深刻的書籍推薦給讀者。四是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廣大學生參與進來,將他們所看的書籍以讀后感的形式進行交流,不斷可以鞏固自己所學的內容并將優秀的文化資源進行分享,還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交際圈。
(四)管理育人:管理制度科學化
無規矩,不成方圓。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是科學管理的依據,圖書館各項工作有據可行,才能健康順利地運行下去。圖書館管理制度是圖書館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科學的制定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包括日常行為準則、員工工作細則、大學生行為規范、獎懲制度、圖書借閱規則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圖書館館員的管理。圖書館館員是知識文化的傳遞者,也是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業務能力、文化知識水平以及工作態度都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要加強圖書館員工的準入制度,優先聘請文化素質高的應聘者;其次,要加強對員工的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其信息搜集和處理的能力;最后,圖書館館員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服務意識,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真真切切做到全身心的為全校師生提供高效、全方位的服務。二是大學生的管理。有些大學生缺乏自律意識,在圖書館大聲講話、吃零食、占座、破壞書籍等不良行為,所以,必要的規章制度是需要的,通過對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制定來規范大學生的行為,對不遵守規范的學生給以批評指正,讓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圖書館的制度應盡可能的體現人性化改變規章制度的呈現方式,用具有親和力、幽默式、感染力的語言代替冷冰冰的禁令條例去規范大學生的行為,這樣能體現制度的人文性,獲得大學生的認同感,讓他們自愿地去遵守規章制度。
參考文獻:
[1]段藝萍.論高職圖書館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9(18):77-78.
[2]鞏梅.淺談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05):77-80+91.
[3]洪筱萍.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與實現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6):65-66.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93000276)
作者簡介:曹新燕(1989-),女,漢族,湖南郴州人,江蘇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高校教育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