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爽
摘 要 隨著改革開放和城鎮化、工業化進程,我國出現了一支新型勞動大軍——農民工。農民工群體的出現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一方面,農民工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則是所謂的農民工問題。其中,農民工工資問題尤為引人注目。本文以農民工工資為研究對象,目的就是從理論上分析農民工工資情況,指出農民工工資所帶來的社會危害,進而闡述其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關鍵詞 農民工 工資問題 權益保護
中圖分類號:C913.69 文獻標識碼:A
1 農民工群體的特點
農民工在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是當今社會中收入最低階層之一。農民工有著比城市勞動力更難以替代的推動作用,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影子,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安分守己的特點讓農民工這一群體特點在工作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許多農民在城里做起小買賣,如小餐館、洗衣店等等,而且許多臟、苦、累等危險工作大多數城市勞動力不愿意干的工作也基本上由農民工來做。①這樣一來,在飲食業、商業、建筑業等行業中,農民工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填補城市需要并且空缺的行業,與此同時,他們也獲得了應得的經濟上的報酬。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是互利雙贏的。
在貧困地區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影響因素,那就是小農思想。②農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許多不文明的生活習慣,并且缺少文明意識。在法律面前大部分只會以自己的想法為主,用武力的形式解決。許多農民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的眼光,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對他們的影響也極其嚴重,無論在哪里都帶有嚴重的傳統的鄉土觀念。因此,他們的就業難度很大,帶有盲目性,有的雇主利用這一特點,使得農民工這一身份頻頻受到歧視,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在過年前后頻頻出現,相關法律法規沒有起到應有的約束力度。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也常出現,就業權和受教育權等都得不到應有的保護。③
農民工生活狀況用一句話來講就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吃得比豬還差,干得比驢還累”。所以經濟上的貧困決定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質量。簡而言之,他們是最需要保護的弱勢群體。
2 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特點
克扣工資是指無正當理由扣減員工應得工資,即在員工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企業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全部報酬。拖欠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在沒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在我國,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存在以下四個特點。
首先,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呈現出集中性。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在轉型加速期呈現出很低的態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經濟理性促使下,農民工填補了一些無人去做的行業。與此同時,一定領域農民工工資拖欠和克扣問題也顯現出來,從一些資料可以看出,農民工工資的克扣和拖欠問題主要集中在建筑行業、服務行業等。
其次,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具有嚴重性。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被廣大農民工認為是最應開展的社會保險。2010年,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建筑施工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約為700多億元,則該領域平均每個農民工拖欠工資達2300多元。④
再次,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勞動所得是維持勞動力生存及再生產的條件,勞動成本(農民工,即勞動報酬)是維持勞動力的生存和繁殖的條件,將使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勞動不能存活和繁殖,它屬于典型的絕對剝奪。⑤它具有絕對剝削性。農民工與國有企業的員工相比,他們的文化水平低,權利意識薄弱,沒有自己的組織,他們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最后,通過此問題看到普遍性的存在。從有關報道中可以看到,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許多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11年根據國家全國總工會統計,農村農民工未付工資的估計是1000億元,包括9800個萬進城農民工。⑥通過數據,你可以看到,2011年相比2010年在拖欠工資問題和農民工從業問題上具有加劇的劣勢。
3 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危害
3.1 阻礙了全國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在2020 年我國建設全面成小康社會的目標。⑦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觀點,是為了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和諧理念是不能完全消除雇主與勞動者之間的間隙,但投資者的錢,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可以維持他們的關系。在我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意味著數億農民需要完全從農村走出來,因為中國有9億以上的農民擺脫貧困,才能真正實現小康。在經濟困境中的農民工,農民工與具有各種資源優勢的雇主無法進行平等利益的博弈,在利益表達過程是弱勢。所以,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將高度重視并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目前,雖然我國已經完成了初步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目標,但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是低水平的,不均勻的。
在“三農”問題上,農民是“三農問題”的核心,特別是農村勞動力就業水平低,農民工的工資水平低,增長緩慢。⑧拖欠農民工工資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阻礙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3.2 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由于建筑行業農民工工資支付方式是平時發放生活費,年終結算余額,使得農民工上訪討薪的情況在過年前后特別嚴重,這不僅破壞了社會的市場秩序,也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負面影響。農民占中國總人口的80%,在工業化過程中必須附有一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⑨農民工進城打工是農民工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進步。近年來,對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惡化、利益的違法行為和勞動關系的沖突,可能演變成與社會的對抗。農民工最極端的對抗方式是自殺和自我傷害。全國各地都發生過這種情況,一些農民工因被拖欠工資,在絕望的處境以極端的方式面對,如一些農民工選擇跳樓自殺,一些農民工嘗試用汽油自焚,農民工被迫殺人、搶劫、盜竊和傷害他人,一些農民工為討要工資造成許多社會問題,農民工的行為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在中國,確保社會穩定是推進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前提,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具有廣泛的學術討論空間和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有利于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順利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市化建設,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利于長期目標的實現。
3.3 損害了農民工的切身利益
許多農民工因貧困而被迫逃離家園,他們往往需要更多的費用,如他們的孩子高額的學費等。他們生活艱難,在城市工作勤奮最直接的目的是掙錢養家。雖然一些農民工外出工作了很多年,但他們覺得無法融入城市,他們生活在城市的邊緣。通過對農民工的調查,筆者深深地感受到農民工的艱辛,他們都在簡易棚居住,或在一些環境極差的條件下生存。
其實自己家鄉的生活條件比在城市施工現場的要好得多,但他們選擇生活在這如此臟的工地上。⑩許多農民工在外面辛苦工作,但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每年年底的臨近,民工返鄉,但不能得到一家人吃飯穿衣看病上學的生活費,拖欠的工資也阻止他們返鄉的腳步。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切身利益的損害,這不僅是不公平的,也是對農民工勞動成果的否定。因此,治理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注釋
① 詹方平.關于拖欠民工工資法律問題的淺析[J].知識經濟,2011(14).
② 范勇,秦慧敏.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現狀與解決對策[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2).
③ 王立健.農民工工資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④ 王艷.新生代農民工發展問題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9).
⑤ 陳享光.農民的國民待遇問題研究[J].學習論壇,2008(8).
⑥ 黎建飛.拖欠民工工資中的法律問題[J].法學雜志,2009.
⑦ 李銳.基于國外經驗的視角研究中國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J].世界農業,2012.
⑧ 劉波.建設工程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責任主體分析[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1(3).
⑨ 翟靜波.談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的法律保障[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⑩ 嚴思源.論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產生的根源及治理[J].老區建設,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