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寧 倪揚 陳智
摘 要: 大型賽會的成功舉辦與志愿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非常重要的關系,而大型賽會對于高校而言也是很好的契機。高校可以將大型賽會對志愿者的培訓和實踐經驗,轉化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資源,這是高校參加大型賽會的重要意義。本文以高校賽會志愿者為研究對象,深入了解大型賽會對志愿者全方位的影響,以及對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意義,探討如何以賽會為契機,利用賽后資源合理地建設高水平、科學化、專業(yè)化的高校志愿服務團隊。
關鍵詞: 志愿服務 大型賽會 團隊建設 賽后資源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文化影響力的擴大,世界級大型賽會的舉辦不斷增多,在賽事的籌備、舉辦中,大學生志愿者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說:“志愿者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基石……沒有志愿者就沒有奧運會,如果沒有志愿者的參與和奉獻,組織奧運會甚至組織其他任何層次的比賽都無從談起。”①大型賽會對于高校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契機,如何利用好賽后資源,并為學校所用是高校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現狀
大學生志愿服務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縱觀各高校志愿服務情況,可謂百花齊放各自香,每個高校的志愿服務活動都一片繁華,但是深入內部卻發(fā)現一些通病。
1.大學生志愿服務參與度不高。
不難發(fā)現,志愿服務隊伍的流動性大,不穩(wěn)定。大學生志愿者參與活動主要以低年級學生為主,參加的高年級學生多為學生骨干。志愿服務活動的參與度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降低。經過深入探究,有些大學生為了自身的職業(yè)規(guī)劃,逐漸花更多時間在考研、就業(yè)、出國等方面,沒有參加志愿服務的時間。另外有些學生認為沒有直接利益的志愿服務活動不能在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路上增磚添瓦,因此隨著熱情的消散,在志愿服務方面發(fā)展較好的學生漸漸選擇退出,導致很多經驗豐富、能力強的人才流失。
2.目的性、功利化傾向嚴重。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錢理群曾說過: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目的。在志愿服務的領域里,同樣存在功利性、動機不純的群體。志愿服務本身是自愿奉獻、不求回報的活動行為,但的確有大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豐富自己的履歷、獲得學生干部稱號、提高綜合測評等級、方便評獎評優(yōu)保研等情況屢見不鮮,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他們更愿意選擇顯現度高、輕松有利的工作,而忽視常規(guī)志愿服務工作。這種功利主義思想影響整個團隊的質量和風氣,影響優(yōu)秀志愿者團隊的建設和高校志愿服務氛圍的營造。
3.志愿服務活動缺少常態(tài)化、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及可持續(xù)性。
高校志愿服務活動多是由學生自發(fā)組織開展的活動,但是由于對社會了解的程度有限,加上社會閱歷較淺等各種現實狀況,多數志愿服務隊伍質量偏低,實踐能力不強。就志愿服務團隊而言,除了負責的老師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指導外,很少有專業(yè)人士進行指導。縱觀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無論是助殘、關愛老幼、環(huán)保還是支教等,形式雖多,但多流于形式。很多特殊志愿服務的開展僅憑著學生的一腔熱血是很難真正服務到位的。另外,活動重復率高,缺少長期規(guī)劃和系統(tǒng)性整合。再加上人員變動頻繁,某些志愿服務基地隨著學生干部的更換,質量也隨之變化。志愿服務團隊和項目中存在很多不穩(wěn)定的因素。
志愿服務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大型賽會志愿服務相對高校志愿服務來說具有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等特點,因此在方式方法上具有可借鑒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通過賽會志愿服務整個過程,形成很多可以直接或間接利用的賽后資源,因此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狀況,利用好大型賽會的資源。
二、大型賽會對高校志愿服務的長效影響
大型賽會志愿者是大型體育賽會的籌備及舉辦過程中,不期待任何物質性回報,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技能,全力完成組委會分配的各項任務的人。大型賽會志愿服務水平高,志愿者專業(yè)素質強,服務水平專業(yè)化,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賽后志愿服務資源。
1.廣泛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專業(yè)化志愿者。
高校志愿者的能力和水平決定了一個高校志愿服務的高度。在大型賽會的志愿者活動中,每一名賽會志愿者都經過層層選拔、嚴格培訓。他們接受的培訓課程主要有專業(yè)服務技能、志愿服務理念、志愿服務組織和管理等,除了志愿服務類課程外,每一位志愿者還要學習文明禮儀、歷史文化知識、英語口語、心理調試等相關課程。上崗期間,志愿者因為崗位的不同,因此得到的鍛煉也是不同的,很多稚氣未脫的志愿者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由于崗位的特殊性,很多學生“被迫主動”地自行解決問題。加上賽會志愿服務周期長、工作重,經過了賽會的洗禮,在無形中高校逐漸形成了一批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志愿服務團隊,他們具有較強的決策、協調、管理、激勵能力,以及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志愿服務人才。
高校可以采用“分派式”的方法,將賽會期間的優(yōu)秀人才安排在各志愿服務團隊中,實現志愿服務的傳、幫、帶,引導缺少志愿服務經驗的學生高效服務、認真工作。因此,賽會結束后高校應及時將志愿賽會期間的優(yōu)秀人才運用起來,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平臺,在志愿服務團隊中擔任主要角色,從而實現優(yōu)秀的人力資源再利用,發(fā)揮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有利于高校志愿者培訓、管理專業(yè)化。
為了確保大型賽會圓滿完成,大型賽會的培訓體系和管理體系每次都有一個新的提升。組委會規(guī)范化、全面化、專業(yè)化的體系對高校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具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在培訓上,可以借鑒組委會通用培訓、專業(yè)培訓、崗位培訓的三層培訓方式,對廣大學生進行常規(guī)培訓,如基本的策劃書寫能力、宣傳技能等,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志愿服務類型的學生可以進行專業(yè)培訓,如主要做助殘類項目的,可以進行相關心理學培訓等;在崗位培訓部分,主要是強調實踐性,在真正服務的崗位上跟著有經驗的人員進行學習,只有形成全方位、有層次、有目的的培訓架構,切實讓每一位愿意做志愿服務的學生都學到領域內的知識、增長才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將志愿服務工作發(fā)展得更好。因此,高校可以借鑒組委會的課程設置,就學校志愿服務團隊構成搭建通用培訓、專業(yè)培訓和志愿服務實踐學習三層次的培訓內容,從而讓高校志愿者不斷學習和鍛煉,不斷專業(yè)化。
賽會志愿者除了在培訓模式上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外,在管理團隊方面也有值得高校效仿的地方,一方面分工明確,確定好部門內和部門間的合作方式和流程,讓每個志愿者都知道應該如何合作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激勵政策,保證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爭先進、用創(chuàng)新的精神刺激。
由此可見,高校可以選擇性地效仿賽會志愿者的培訓模式和管理模式,合理化課程培訓,完善組織架構,優(yōu)化激勵政策,強化管理方式,在整個團隊中整合優(yōu)秀人力資源,做到合理分配,從而建立強大的專業(yè)團隊。
3.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務文化氛圍。
好的志愿服務離不開文化氛圍的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讓置身其中的人都耳濡目染地受到感化。大型賽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高校可以及時發(fā)現優(yōu)秀志愿者在服務中的先進事跡,并且借用“我的青春故事報告會”等活動形式進行專項宣講團,廣泛地在學校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志愿服務精神。靈活運用各類宣傳平臺,以展板的形式在校園內宣傳賽會志愿者,以“出彩志愿者”、“志愿小故事”等形式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讓校園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讓學生熱愛志愿服務、樂于志愿服務。
大型賽會在我國舉行的次數越來越多,它能夠給大學生提供更多鍛煉機會和接受教育的平臺。高校志愿服務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務實推進的系統(tǒng)工程。今后,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賽后遺產,讓志愿服務隊伍、活動更專業(yè)化,真正讓學生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得到成長和提高,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完善自身,確保他們自我發(fā)展。
注釋:
①魏娜.北京奧林匹克志愿者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余雙好.志愿服務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2]丁元竹,魏娜,譚建光.北京奧運志愿服務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王曉玲,劉君.大型體育賽會志愿者活動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價值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