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文化視野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與途徑

2015-01-07 04:44:20王冰李云霄范玉
藝術百家 2014年5期
關鍵詞:審美幼兒園

王冰+李云霄+范玉

摘要:中華文化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作為一門隱性課程是對幼兒進行中華文化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進行中華文化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融入中華文化元素,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的環境,彰顯幼兒園的獨特風格,培養幼兒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與喜愛;而且能擴大幼兒眼界,使幼兒在環境創設的潛移默化下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審美觀,培養一定的民族情懷,對幼兒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文章中基于中華文化視野將中華民俗節日、中華飲食文化、中華民俗禮儀、中華藝術、中華人物神話故事和環境創設相結合,以期使幼兒達到了解中華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增進民族認同感的目的。

關鍵詞:中華文化;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環境創設;民俗文化;審美

中圖分類號:J0文獻標識碼:A

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造出來的精神文化與物質財富的總和。美輪美奐的民族建筑、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形式多樣的民族節日、天人合一的民族思想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道德認知。并以極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和包容性成為抵御外來文化、維護民族團結的黏合劑。幼兒期是個體接受各種文化熏陶的啟蒙時期。在幼兒園傳播中華文化應盡可能以幼兒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讓幼兒盡早、更多地接觸到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而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正是這樣一種“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的心理反應發生作用的教育影響因素”。

一、中華文化視野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兒園環境創設要考慮當地的風土民情、文化底蘊、氣候條件。”[1]中國科學院楊雄院士指出:“在發展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提供或創造一種豐富適宜的環境,促進嬰幼兒的整個大腦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來。”由此可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于幼兒的成長發展意義非凡。

那么,如何把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意境高遠的中華文化與幼兒園環境布置結合起來,讓幼兒能夠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同時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內涵美,繼而萌發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與愛好,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研究一下基于中華文化視野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以提供策略上的導向性。

(一)體現民族性

中華文化產于自然,生于勞作,表之于情,達之于理,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特點與傳統。中華文化以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和包容性成為民族融合的黏合劑,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生存發展的依托和民族文化發展的載體。

中華文化精彩紛呈,內容多樣,包羅萬象。絢麗多彩的民族工藝、雄偉獨特的建筑藝術、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色彩艷麗的民族服飾、意境高遠的藝術作品、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等等,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在這些中華文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所蘊含的濃濃的中國風、中國味、中國情。因此基于中華文化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要著眼于民族性,以此為出發點將中華文化的諸多要素融入到環境創設中。民族性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要選擇具有鮮明中華文化特色的內容,重視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作品如對聯、工藝美術、漢字書法、詩詞歌賦、剪紙刺繡、山水花鳥畫作等傳統文化的內容,充分利用各種中華文化教育資源,如剪紙、印染、粘貼、編穿、泥塑、立體穿插、立體紙雕、折紙等形式創設幼兒園民族環境,體現民族性就是要營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兒園環境。

在內容選擇上選擇適宜性的、經典的民族文化內容,集中凸顯民族精神,抒發民族情懷。如“快快樂樂過新年”主題課程環境創設就可以選擇年畫《財神到》,滲透中華文化,懸掛鞭炮,張貼對聯、門箋,以綴新年。給孩子講述關于“春節”的習俗,“年”的故事等。在此基礎上,再配合室內外環境、區角環境,以及幼兒園的墻飾等,廣播、DVD等播放《春節序曲》,在民樂伴奏下,欣賞剪紙、花燈,品嘗民族美食,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各個地區過年的習俗,展示其中的服飾和道具,在活動區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自己操作。建構多維的立體的民族民俗環境。

(二)堅持適宜性

華生認為人的行為就是“刺激—反應的聯結,通過刺激可以預測反應,通過反應可以預測刺激,有機體通過刺激做出反應,以此來達到適應”。[2]從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有什么樣的刺激就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通過有機體的反應可以預測刺激。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有選擇性地融入民族因素能使幼兒接受外界環境的刺激,在與墻壁的對話中,在與山水掛圖的接觸中,在古典詩詞歌賦的氤氳中,在與周圍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

在中華文化環境創設過程中,不僅要充分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創設與中華文化教育相適應的大環境,發揮其中的價值,更有必要尊重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依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中華文化環境創設,尊重幼兒的認知與情感的發展水平,尊重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次和實際需要創設中華文化環境。如:在墻面的設計上,幼兒園的墻面布置要與幼兒的身高適宜,與視線平行。幼兒園環境除了從整體上按理筑魂體現中華文化氛圍外,各個年齡也要多彩紛呈,循序漸進,由簡入難,和而不同。如幼兒園各班的主墻可以采用民族故事的形式:小班采用體現民族仁義美德的“三個和尚”;中班采用體現民族文明禮貌的“孔融讓梨”;大班選用體現民族誠信美德的“九色鹿”。又如在環境創設中融入民間美術,小班可以側重用紙團、毛線、手指、棉花蘸取顏色染紙;中班可以學習二方連續、簡單地對折剪紙;大班側重于能用幾種國畫顏色進行簡單的造型、構圖,表現簡單的動物、植物等。再如中華民族有很多的民族故事、神話傳說,幼兒對其中的神話人物津津樂道,拍手叫絕:聰明的阿凡提,文明禮貌的孔融,機智勇敢的司馬光,舍己為人的海力布等。在環境創設中幼兒園可以選取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張貼在每個年齡班里,作為每個年級的特色標志。小班用孫悟空的形象代替,中班用哪吒,大班用葫蘆娃。幼兒通過了解這些故事人物不斷地了解民族故事、傳說,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進一步進行探究,不斷豐富民族文化知識,在幼兒欣賞、閱覽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endprint

(三)貫徹滲透性

在幼兒園中進行中華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發展、不斷滲透的過程。幼兒從早上八點鐘入園,到下午四點多離園,在這八個多小時中,幼兒無時無刻不在與環境打交道。在幼兒園中創設與中華文化經典內容相關聯的環境,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貫徹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在幼兒的入園、離園、就餐、睡眠、洗漱、戶外活動、上課中滲透中華文化。對幼兒園的室內外環境進行整體的規劃,使幼兒一進入幼兒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中華文化氛圍。如幼兒園的大廳、走廊,可以選擇句式工整、語句簡練、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圖片、文字,了解其中的小故事并將此與幼兒的一日活動有機滲透;在操作區張貼展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等,使幼兒感受民族文化的藝術美;在幼兒就餐前的準備時間,教師和幼兒可以傳唱民族童謠,手工折紙或者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習傳統兒歌故事如“孔融讓梨”、“王二小放牛”、“三個和尚”等;在戶外活動時間,可以引導幼兒欣賞幼兒園的墻飾文化,共同欣賞墻飾的民間傳說、童話故事等;午睡醒來的時間又可以和幼兒共同欣賞幼兒園的布藝臉譜、喜慶奪目的民族燈籠、中國結等民族懸掛物,使幼兒在多種感官刺激下,通過聽、說、問、聞、望多種形式將藝術的萌芽慢慢滲透到幼兒的心里。

二、中華文化視野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途徑

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基于中華文化視野下的環境創設需選取優秀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膾炙人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內容,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挖掘和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創設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情景,在環境創設的潛移默化下使幼兒學習、傳承中華文化。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讓幼兒自然地流露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探索幼兒園利用中華文化創設富有民族文化氛圍的環境。在創設時可以將中華節日、中華飲食、中華禮儀、中華藝術、中華人物、神話故事等滲透到環境創設中加以利用。

(一)環境創設與中華民俗節日文化相結合

節日文化豐富多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經濟狀況、生活習慣、民俗傳統等,更是家人團聚體現濃濃親情的節日,可以說中華節日文化蘊含著豐富可行的教育契機,以中華節日文化為主題進行環境創設有十分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

幼兒園中以節日文化為主題開展環境創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民族節日,如元旦、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等;一類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民間節日。元宵節鬧元宵、賞花燈、放焰火、耍龍燈、扭秧歌,體現了中國人的狂歡精神;還有龍舟競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月圓人圓、喜慶豐收的中秋節,登高野游、佩插茱萸的重陽節等等。并且每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神話傳說以及獨特的文化習俗。在所有的節日中又以農歷新年最為獨特而濃郁。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打掃居室,家人團聚。此外各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藏族的藏歷年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節日抓住有利的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元宵節的時候,幼兒園可以布置成燈會,全園的幼兒、職工參與其中,教師、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角色扮演,逛燈會的人、各種叫賣的人、耍龍踩高蹺扭秧歌的人,將幼兒園布置一番,懸掛燈籠、中國結等懸掛物,陳列各種工藝品,搜集關于元宵節的圖片資料向幼兒講解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傳統、民間傳說。還可以讓幼兒和家長進行有獎猜燈謎活動,請面點師傅教授幼兒怎樣制作湯圓,家長和幼兒動手制作湯圓。在傳統民歌《賣湯圓》中大家一起吃元宵、掛彩燈、放煙火。燈會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學習有關“元宵節”的節日傳統、歷史淵源,引導幼兒用繪畫或手工制作的形式反映燈會的熱鬧場景,將幼兒的繪畫作品或手工制作品進行展出,使幼兒在民間節日文化環境的氛圍中感受到中國民間節日的歡樂,豐富他們的知識,陶冶他們的情操,了解到節日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環境創設與中華飲食文化相結合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飲食的民族,在飲食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人幾乎在每個節日中,都有特定的“吃”的習俗。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中秋節吃月餅,臘八節喝臘八粥,春節辭歲吃餃子等等,都是我國節日飲食方面特有的禮俗。中國“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更是講究色、香、味、型。還有各地的特色小吃,如北京烤鴨、上海的南翔小籠饅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太原的刀削面、無錫的糖醋排骨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如滿族的薩其瑪、蒙古族的奶茶、回族的油塔子、藏族人的糌粑、酥油茶等。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十分值得傳承。

我國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而一日三餐,是幼兒每天必須要面對的。利用中華飲食文化進行環境創設既取材方便、操作便捷,又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如利用“粽子”這一傳統的飲食為主題創設環境。幼兒園可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幼兒吃粽子,觀察粽子的形狀,制作粽子需要用到的材料,通過觀察讓幼兒有目的地利用繪畫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表現“粽子”,指導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關于端午節的資料,以圖片或者幻燈片的形式展現,將孩子們自己搜集的資料,如屈原的故事,端午節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艾葉、菖蒲等實物張貼到墻面上,豐富班級墻面。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教幼兒包粽子,使幼兒在與實物的接觸中知道粽子原是為了防止魚把屈原的尸體吃了,劃龍船表示去營救屈原,而香袋則象征著屈原萬古流芳的品德節操。利用中華飲食文化創設環境最為直接的方法是將活動區劃分為不同的小區域,如:“茶藝區”可以擺放茶具,讓幼兒扮演小小茶客,了解中國的茶文化;“特色小吃區”提供各種鍋碗瓢盆等炊具、實物的模型,讓幼兒扮演小小炊事員,在叫賣中了解食物的名稱、食物的分類及做法;“鄉土園區”利用農家的草席、藤條、竹子、簸箕、背簍、籮筐做裝飾,學習使用小石磨制作豆漿,利用豆子、高粱、玉米等資源裝飾墻面。endprint

(三)環境創設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相結合

美國著名的藝術史家約翰·拉塞爾說:“假如在這世界上什么是可信的話,那就是藝術,正是藝術幫助我們長存。”“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楊立梅教授曾經指出:“任何優秀的藝術都是文化的精華,都蘊含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幼兒對藝術作品中所傳遞出來的思想情感和特殊感受是因人而異的,優秀的、影響深遠的藝術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和民族文化的傳承。所以我們利用中華優秀傳統藝術來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的環境素材,而且可以使幼兒徜徉在藝術的海洋中,獲得美的體驗與感受。

優秀的、健康向上的民族音樂、民族美術、民族文學滲透到環境創設中,在與環境的融合中傳遞和體驗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形式美、意境美、節奏美和動態美,傳達著一種正能量。如:以剪紙作品為素材進行環境創設,我們就可以選擇充滿童趣,有故事性的經典剪紙作品“老鼠嫁女”。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觀察剪紙作品,設想在這幅充滿童趣的剪紙作品后面隱含著一個什么民間故事,在幼兒對剪紙作品有了感性認識后就可以嘗試游戲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現剪紙作品中所呈現的故事情節,讓幼兒進一步體會作品的內涵,隨后在藝術課上教師可以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剪紙紋樣,學習一些剪紙的簡單方法。又如將一些剪紙作品窗花或者門箋應用于環境創設,讓幼兒尋找教室中哪些窗花是六瓣花,了解它的對稱性;門箋是有幾部分組成的,觀察它有什么特點。這樣一來可以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一定的數的概念而且也讓幼兒在耳濡目染中學會這種剪紙方法。幼兒學會后又可以把自己的剪紙作品展示在教室中,感受中華藝術文化。陳鶴琴先生說過:“通過幼兒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幼兒園也可以設立專門的“民族文化活動室”陳列風箏、剪紙、布藝、皮影、臉譜、織繡、年畫等民間作品。班級注重區域環境的創設,以社會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區域環境分為“工藝坊”、“建筑區”、“市井區”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民族戲劇文化環境也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中國傳統的戲劇,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教師可以創造條件讓幼兒聽戲、學戲、唱戲,教師可以在班級的某個區角專門設立一個“民族戲曲文化園”,布置一些戲曲人物臉譜形象、戲曲打擊樂器、戲曲服飾等,利用視頻材料播放戲曲,在區角投放各種材料如臉譜、油彩、道具、器樂、戲服,讓幼兒穿戲服唱大戲,合作表演,既可以裝飾環境又增強了對戲劇的認識與理解。

(四)環境創設與中華民俗禮儀文化相結合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被賦予“禮儀之邦”的美譽,荀子有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良好的禮儀修養,已成為能夠促使中華民族世代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中華禮儀發展到現代更多地趨近于人們在日常交往中逐漸形成的諸如文明禮貌、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等禮節、禮俗、規矩、待人接物的方法或行為習慣等。此外婚喪嫁娶、生日誕辰同樣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禮儀。

幼兒早上八點入園,下午四點左右離園。幼兒的一日活動入園、離園、睡眠、戶外活動、游戲、上課、就餐、上下樓,與幼兒的接觸、與教師的交流都需要一定的禮儀技巧。基于中華民俗禮儀下的環境創設貴在采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形式,營造和諧、友愛、人性化的環境是關鍵,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場景,并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讓不同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起做良好禮儀行為規范的練習。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并配以語言的介紹,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對文明禮儀知識的了解。比如,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幅有趣的圖片,吸引幼兒通過看圖來分析圖片上哪些行為是有禮貌的,哪些行為是沒禮貌的,并說明原因,使幼兒直觀地懂得哪些行為是禮儀行為。這不僅有助于幼兒形成對文明禮儀知識的認知,更有助于他們在行為上進行模仿。再如在就餐區域將《憫農》的圖片、詩歌裝飾在墻上,使幼兒的禮儀教育更加生活化、日常化、具體化,讓幼兒養成勤儉節約不浪費的習慣;在洗漱間、休息室、上下樓梯,排隊等候時將一些枯燥無味的禮儀教育規范,編寫成生動有趣的故事和兒歌,并附上圖片進行說明,以此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

(五)環境創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歷史人物相結合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近古孔子;百家爭鳴的孔子、孟子、韓非子等;賢君如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康熙;文人如董仲舒、司馬遷、唐宋八大家、李清照等等。除了這些歷史名人外,中華民族還有許多神話人物流傳著他們的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倉頡造字,嫦娥奔月……。

幼兒天生具有英雄情結,對于美的事物更是竭力追求。教師可以將這些英雄人物神話故事以墻繪的形式呈現,在故事壁畫旁附有相應的故事解說,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民間傳說神話,了解童話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如在視覺層面上,可以在樓道的墻面上創設民間故事壁畫。古代經典的神話故事壁畫如《女媧造人》《盤古開天地》《大禹治水》等讓幼兒初步了解中國人的“創世紀”傳說,領略古人的智慧和頑強的斗爭精神;民間童話壁畫《孔融讓梨》《哪吒鬧海》《神筆馬良》《獵人海力布》《程門立雪》等讓幼兒了解我國優秀的神話、傳說故事。幼兒在餐后散步和入園、離園經過壁畫墻時,都可以通過壁畫進一步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形象,萌發對中國經典民間文學作品的喜愛。在幼兒園戶外環境的主墻上也可以專門設立一塊“民族文化墻”,在這面墻上采用“扇枕溫衾”、“秉燭夜讀”等題材,勸誡幼兒尊老愛幼、發憤圖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發展,以極強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成為抵御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團結的黏合劑。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騰飛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堅實的力量基礎。環境創設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正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其自身發展的。將中華文化滲透到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利用中華節日、中華飲食、中華藝術、中華習俗、中華人物進行環境創設,不但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提供了新的出路和豐富的素材,而且基于中華文華視野下的環境創設更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有效途徑。但是,當前人們對于環境創設中中華文化元素的滲透的考究甚少,教師們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更多地考慮自己教學的方便而千篇一律地奉行“拿來主義”,或者根本不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對利用中華文化進行環境創設適宜性,幼兒是否感興趣等問題存在異議。也有很多教師雖然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苦于在此方面的環境創設無參考、無先例而止步于此。因此,鑒于以上原因,本文對如何利用中華文化進行環境創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為基礎,利用中華文化元素以更好地創設幼兒園環境。(責任編輯:賈明哲)

參考文獻:

[1]張娜.在環境創設中滲透民族文化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9,(09).

[2]王振宇.兒童心理發展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6.endprint

猜你喜歡
審美幼兒園
幼兒園里歡樂多
我愛幼兒園
幼兒園(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歡樂的幼兒園
幼兒園(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愛幼兒園
幼兒園(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兒園是我們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愛“上”幼兒園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5:47
敦煌藝術考察所感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0:16
中國手風琴作品創作探源與審美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5:06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理论一区|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成人一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精品久久精品|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在线色国产|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123欧美字幕|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伊人AV天堂| 亚洲 成人国产|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清纯|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亚洲视频a|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二区|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老司机| 99这里只有精品6|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a|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香蕉伊思人视频|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3p|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视频色图|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九九热在线视频|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97在线公开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