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摘要】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具體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自身的企業性質特點。通過對企業文化的研究與建設,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管理水平與競爭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探索了社會學視角下的企業文化建設,主要的內容包括私有企業文化的社會學界定、社會學特征及社會學發展措施。
【關鍵詞】私有企業;企業文化;社會學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這種經濟制度之下,私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私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社會學作為研究的視角,對企業文化進行研究,將企業文化看作是一種社會現象,通過社會變遷與互動的背景中對企業文化進行研究,探討企業文化的社會學界定、特征及策略等。
一、私有企業文化社會學界定及特征
(一)私有企業文化社會學界定
社會學中指出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企業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是企業文化不斷繁衍與生息的基礎。將企業視為一個特殊的社會,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整個特定社會中存在的社會現象之一,這就從社會學視角對企業文化進行分析的基礎。首先,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這個特定的社會中產生的,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企業物質環境、企業人的社會關系及關系調控制度、企業精神生活方式等。其次,企業文化屬于社會文化中的亞文化,是被社會中部分成員接受或特有的文化。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聯系,企業文化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與制約,但又具有自身獨特的開放性與創造性。最后,企業文化的主體是企業中的人,包括領導者、管理者、職工,這些人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與消費者。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對企業文化進行界定:企業文化指的是在企業這個特定社會中產生的,具有積極意義的亞文化形態。企業文化是將企業人作為主體的,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
(二)私有企業文化社會學特點
1.開放性與延續性特點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與制約。因此,企業文化中必然包含著時代的特征與社會的特征。企業文化具有開放性,一方面體現了企業自身的特點,另一方面也體現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企業是社會的有機要素之一,在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也會隨之產生變化。這就說明企業文化具有一定的延續性,是對企業自身文化的延續,是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是對世界先進文化的延續。
2.自主性與差異性特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企業的不斷改革,私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及企業文化風格、特色選擇等方面具有了越來越大的自主性。不同的企業中,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思想與要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類型、規模、地域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式、風格、標準等都是不同的。企業文化的差異性使企業文化百花齊放。
3.滲透性與目的性特點
文化最為基本的特點就是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的作用都是無形的,比較容易接受,企業文化同樣如此。因此,企業文化在提高職工素質的過程中經歷著一個漸進性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對職工進行教育與改造,對職工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企業的營利性目的決定了企業的所有活動都是具有目的性的。因此,企業文化與其他的亞文化相比具有更加顯著的目的性。
二、私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最為根本的目的就是實現生產力的解放、先進文化的發展、員工物質與精神需求的滿足,這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致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黨在長期的實踐中探索與總結出的具有時代性的精神引導理念,不僅能引導國家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同樣能夠引導企業的文化建設。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堅持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實現企業文化建設與經營戰略、企業發展思路的有機結合,對企業文化的定位進行準確的定位;要踐行以我為主的發展思路,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特征、企業特征與發展特征,對企業文化的特色進行進一步的強化。
(二)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企業文化內涵的豐富
當前,企業存在市場觀念落后、產權模糊、機制被動、適應性差等劣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將企業文化的創新與經營理念的建立作為重點內容。企業文化在創新的過程中要將企業的本色作為出發點,注重艱苦奮斗理念、產業報國理念、以人為本理念、質量至上理念等方面的培育。企業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傳統民族文化和過去企業文化中的優秀成果進行繼承,另一方面又要兼收并蓄,使企業文化模式吐故納新,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引入更加先進的經營理念。企業精神培育一方面是企業的文化優勢,另一方面是企業文化積淀的結果。,在注重企業文化的共性建設中塑造自己的個性,突出自己的特色,從而塑造一種有機地融個性與共性于一體的成功的企業文化。
總結:
通過企業核心價值觀與經營理念的不斷滲透,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規范、人本的發展,促進企業在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經濟實力的壯大。當前,企業文化建設已經與企業的成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實現企業文化建設長效工作機制的建立,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更多的新活力,確保企業文化建設能夠保持在與時俱進的狀態中,真正實現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國有經濟的不斷壯大。
參考文獻:
[1]崔勻菲. 組織社會學視角下的企業轉型——以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例[J]. 中國城市經濟,2011,14(32):101-103.
[2]潘璋德,牟惠康,王令芬. 基于民營企業文化創新視角下的地方文化研究——以浙江臺州為例[J].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03(3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