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哲友
(延邊大學農學院,吉林延吉 133002)
?
東京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尹哲友
(延邊大學農學院,吉林延吉 133002)
分析東京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探索其培養人才的方法與模式,以期為我國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東京大學;農業經濟;課程設置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城鄉二元化和“三農”問題日益突出,已經逐步制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農業經濟學科在我國社會科學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日益凸顯,無論是從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經濟層面還是從保護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層面,都對我國的農業經濟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我國高校農業經濟學教育的課程目標的制定、課程結構的安排、課程活動的實施等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致使農業經濟類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市場及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該文針對東京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的課程目標、課程安排和課程內容等進行分析,探索其培養人才的方法與模式,以期為我國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必要的參考和啟示。
東京大學創立于1878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式大學,目前已經發展成代表日本最高教育、研究水平的綜合性大學。東京大學現擁有法學部、文學部、理學部、醫學部、藥學部、農學部、工學部、經濟學部、教養學部、 教育學部等10個學部,13個研究科,若干研究機構和附屬設施。
1893年東京大學農學部設置農業政策學和農業經濟學講座,1925年提升農業經濟學專業,1995年改稱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該專業已經培養了眾多學術界、產業界、教育界領導人物,對日本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以經濟學為基礎學科,以歷史、政策、經營的觀點解明日本和世界的糧食、農業、農村問題為研究目標,設有農業經營、農業政策、農業史、農村開發金融、經濟學、糧食與資源經濟學等6個教研室。
東京大學將教育目標定為培育具有開闊視野兼備高度的專業知識和理解力、洞察力、實踐力、想象力,且擁有國際性和開拓者精神的各領域的領導者,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權利的同時,追求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1]。農業資源經濟學專業的教育目標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農業、糧食、資源、開發等問題、培養解明其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培育在此領域提高研究水平的研究者或社會貢獻度高的人才。
東京大學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實行2年教養學部教育和2年專業學部教育。教養學部的教育主要由大學院(相當于我國的研究生院)所屬的綜合文化研究科和數理科學研究科負責,同時農學部、工學部、醫學部等其他專業學部也派教師講課。在教養學部,學生被分到文科1、2、3類和理科1、2、3類六大類,學習基礎科目、綜合科目、主體科目。基礎科目是大學教育中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文科生學習外語、信息處理、方法論基礎、基礎演習、體育與身體運動;理科生學習外語、信息處理、基礎實習、基礎試驗、體育與身體運動。基礎科目要求修滿50~52學分(一般1個科目2學分,以下同)。農業資源經濟學專業在基礎課程里安排農業資源經濟學泛論、比較農業史、國際農業論等3個科目。綜合科目包括思想與藝術、國際與地域、社會與制度、人間與環境、物質與生命、數理與信息等六大類。各類別均由若干個科目構成,學生在上述類別中選擇若干科目,要求修滿16學分。主題科目為學生自由選擇的講座類選修課,一般第四學期安排。農學部安排人口與糧食、生態系中的人類、土壤圈的科學、水域環境科學、環境與景觀生物學、生物的多樣性與進化、環境與生物的信息科學、化合物的多樣性與生理機能、地球環境與生物量、食品安全科學等10個科目,要求修滿6學分[2]。
2年的教養學部教育結束后,學生根據自身意愿及基礎科目成績被分到各學部及專業。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設有專修專門科目和課程專門科目兩大類。專修專門科目包括:農村調查(2學期、共4學分)、農業勞動(1學期、2學分)、畢業論文(2學期、共8學分)、論文討論(3學期、每學期2學分)等,要求修滿16單位[3]。其中,農業勞動是安排學生到郊外的農戶,一邊幫助農戶從事農業勞動,一邊體驗生活的科目。而論文討論是學生在所屬研究室,與研究生和教師一起學習、討論論文的科目。農村調查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實施的社會調查科目,需要一年時間(表1)。調查方向由學生自主選定,調查數據的分析和報告書的編寫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本人完成。每年農村調查結束后,學校邀請調查地的農戶代表、農協人員、主管農業的公務員等,在農學部禮堂舉行盛大的農村調查報告會,學生和與會者進行現場交流。
課程專門科目包括農業經濟關聯的22個科目,要求修滿28個學分。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該專業的課程安排都是以專業所屬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主(表2),現在的主要課程為農業政策、農業經營、資源經濟、農業經濟等。

表1 2013~2014年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農村調查安排情況
注:資料來源于東京大學網站:http//:www.ec.a.u-tokyo.ac.jp/。

表2 東京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3~4年級課程安排
注:資料來源于東京大學網站:http//:www.ec.a.u-tokyo.ac.jp/。
3.1 重視通識教育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育始于1949年日本新式大學制度公布后,已經沿用70多年。教養教育不僅是專業教育的基礎學習過程,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專業課,同時開展多樣化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個性[4]。引領時代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還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我國是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均衡的國家,從全國各地入學的大學生成長環境差別很大,加上初中、高中的應試教育,很多學生不注重實際能力的提高。雖然,現在各大學也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安排一些跨專業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發展方向自由選修,但很多通識選修課的內容較簡單,大多數教師本身不夠重視通識課的教學,學生也對通識課不感興趣,致使學生的特長、個性和能力的發展受到影響。
3.2 課程設置合理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是以各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主,以少而精的原則安排,并將一門課程分類成多個部分,按基礎內容到復雜精深內容漸進式安排在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多個學期里。從表2可以看到,農業經營學課程分成農業經營學、比較農業經營論、農業經營分析論等3部分,分別安排在第5、第6、第7學期中,學生可以由基礎理論到方法論、現狀分析,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學習。相反,我國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則存在著過寬、過泛的問題。有的高校農業經濟類本科生在大三專業課集中開課階段,一個學期需要修完 6門以上的專業課程,導致每門專業課程大多僅僅停留在以基礎概念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學習上,與高校教學的適度、深度原則嚴重悖離,也使得培養出的學生專業基礎能力和素質嚴重下滑[5]。
3.3 重視實踐式、研討式教學教育往往與社會政治經濟的前進步伐趨于一致,并以政治和經濟為基礎,為社會經濟服務。作為社會科學范疇的農業經濟學應始終關注農村社會的發展,不能脫離農業實踐教育。通過社會實踐和研討式教學,學生能學到更直觀、更豐富的知識,同時豐富自身閱歷。從表2可以看出,東京大學在3年級開始陸續安排農業勞動、農村調查、論文討論、論文寫作等豐富多彩的實踐式、研討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感受性強、易于溝通,可使學生迅速了解日本及世界農業、農村的現狀及問題,同時將既存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上來解釋現象,透過現象剖析本質規律。國內教學善于紙上談兵,善于講淺顯的理論,往往不考慮現實狀況,不考慮如何解決問題,忽視理論和實際的應用,使很多學生對學到的知識感覺茫然、遙遠。
東京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專業在培養高水平人才和尖端科學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其教育目標和課程設置也很值得研究。我國高校在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探索大學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性型人才時,可以借鑒其辦學理念和課程設置,積極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推進農業經濟專業的教學改革。
[1] 安勝姬.東京大學教育狀況調查[J].化工高等教育,2013(3):17.
[2] 日本文部科學省.國立大學における教養教育の取り組み[G].日本文部科學省,1994:250-251.
[3] 東京大學網站.農業與資源經濟學專業介紹[EB/OL].http:www.ec.a.u-tokyo.ac.jp/.
[4] 王承云.日本高校地理專業課程設置與教育研究——以東京大學為例[J].高校研究,2013(5):57-62.
[5] 吳越.高等教育強國發展的三維模式:日本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3(5):57-62.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in Tokyo University
YIN Zhe-you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in Tokyo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the talents training method and pattern was explored, so a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kyo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economy; Curriculum system
尹哲友(1973-),男,吉林延吉人,講師,博士,從事農業產業組織研究。
2015-02-09
S-01
A
0517-6611(2015)09-3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