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斌+戴忠良+張振超+肖燕
摘要: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單株葉片數約15.6張,無分枝,單球質量約1.1kg,從播種至收獲全生育期約85d,比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0~5.0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西蘭花;引進新品種;超綠;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5.30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187-02
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全生育期85d,比對照炎秀(95d)約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5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截至2013年底,該品種已在江蘇、上海等省市了進行生產試驗及多點示范,表現優良,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西蘭花品種超綠從日本引進,由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2012—2013年在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蔬菜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試驗田為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園地,土壤肥力中等,整地前施腐熟家禽肥75000kg/hm2、45%三元高效復合肥(N、P2O5、K2O含量均為15%)450kg/hm2、95%硼砂15kg/hm2;定植活棵后施尿素75kg/hm2,現蕾初期施尿素150kg/hm2、氯化鉀120kg/hm2。用72孔穴盤育苗,苗具4~5張葉時直接定植大田,定植株行距45cm×50cm,密度為45000株/hm2左右,小區面積為30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1]。整個生長期間,只治蟲不防病,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產。2011—2012年同時在江蘇句容、張家港、宜興、上海崇明進行生產示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各點小區面積0.2h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
2結果與分析
2.1植物學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植株的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較對照炎秀植株矮,株型緊湊,半直立,葉片數15.6張,葉色濃綠、葉面有蠟質,無分枝,而對照炎秀分枝數為2~3個。由表2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全生育期85d左右,較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約早10d。
2.2產量及商品性
超綠平均產量48676.5kg/hm2,比對照增產29.4%(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花球半球形,頂圓,花球顏色鮮綠,結球厚實,蕾粒均勻、較細,花球主莖粗4~5cm,滿天星無,商品性好,綜合性狀表現優良(表3),適合保鮮出口或國內銷售。
2.3生產示范結果
2012年超綠4個點平均產量46029.0kg/hm2,比對照增產28.5%;2013年4個點平均產量45748.5kg/hm2,比對照增產29.2%,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2.4在田抗病性
由表5可以看出,超綠與對照品種炎秀對病毒病、黑腐病均表現出抗病。
3栽培技術要點
3.1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早秋西蘭花栽培,7月下旬播種,8月下旬定植大田。穴盤育苗用種量約225g/hm2。
3.2穴盤育苗
先整理好穴盤擺設的場地,最好把穴盤架空,利于移栽時能盡可能多保留根系,更利于活棵發根。播種前根據播種量確定穴盤的數量,用育苗專用營養土裝盤,反復澆水直至澆透。播種前穴孔內的營養土表面距盤表面1cm為宜,每穴1粒,均勻地播在穴孔的中央,待全部播完后再均勻撒1層營養土,澆足水,在表面蓋上1張報紙,以利保濕,待苗長到4~5張葉片、苗齡26d左右時,即可直接定植大田。
3.3定植
大田施腐熟有機肥如雞糞45000kg/hm2、三元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5%)750kg/hm2,均勻地翻入土中作基肥,深翻25~30cm,充分曬垡,細耕整平,連溝做成1.2m左右的平畦,株行距45cm×50cm,栽45000株/hm2左右,選陰天或多云天氣定植。
3.4定植后的管理
超綠屬于中早熟西蘭花品種,秋季以后氣溫由高轉低,適合西蘭花生長。在幼苗緩苗后,新根發生時,施用稀薄糞肥;在植株葉片生長旺盛期,施尿素22.5kg/hm2。這2次施肥都應結合松土。在現蕾初期,采用行間開溝埋窖肥或結合澆水施化肥,這次施肥量要大,有效氮用量應在225kg/hm2以上[2]。
3.5病蟲害防治
超綠抗病力較強。播種時,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對營養土消毒。出苗后,適當控制水分,降低濕度,降低病害的發生。移植大田后,若有黑腐病的發生,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1次,隔7d再噴1次。土壤多發田地,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超綠栽培前期,主要受到小菜蛾、斜紋夜蛾、菜青蟲、蚜蟲等的危害,可用5%氟啶脲乳油1000倍液,或34%丙·氟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用10%吡蟲啉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蚜蟲。噴藥時,藥液量要足,注意葉背及植株基部土中躲藏的幼蟲。
3.6采收
超綠西蘭花花球邊緣開始松散時即可采收,先進行預冷,再包裝上市,以提高西蘭花的品質和經濟效益。西蘭花保鮮出口還需根據出口企業的對花球的具體要求進行采收。
參考文獻:
[1]陳萌山,馬淑萍,周普國.實施出口帶動戰略發展現代蔬菜產業[J].中國蔬菜,2007(2):1-4.
[2]楊力,張民,萬連步.大白菜、甘藍、菜花優質高效栽培[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摘要: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單株葉片數約15.6張,無分枝,單球質量約1.1kg,從播種至收獲全生育期約85d,比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0~5.0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西蘭花;引進新品種;超綠;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5.30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187-02
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全生育期85d,比對照炎秀(95d)約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5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截至2013年底,該品種已在江蘇、上海等省市了進行生產試驗及多點示范,表現優良,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西蘭花品種超綠從日本引進,由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2012—2013年在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蔬菜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試驗田為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園地,土壤肥力中等,整地前施腐熟家禽肥75000kg/hm2、45%三元高效復合肥(N、P2O5、K2O含量均為15%)450kg/hm2、95%硼砂15kg/hm2;定植活棵后施尿素75kg/hm2,現蕾初期施尿素150kg/hm2、氯化鉀120kg/hm2。用72孔穴盤育苗,苗具4~5張葉時直接定植大田,定植株行距45cm×50cm,密度為45000株/hm2左右,小區面積為30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1]。整個生長期間,只治蟲不防病,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產。2011—2012年同時在江蘇句容、張家港、宜興、上海崇明進行生產示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各點小區面積0.2h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
2結果與分析
2.1植物學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植株的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較對照炎秀植株矮,株型緊湊,半直立,葉片數15.6張,葉色濃綠、葉面有蠟質,無分枝,而對照炎秀分枝數為2~3個。由表2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全生育期85d左右,較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約早10d。
2.2產量及商品性
超綠平均產量48676.5kg/hm2,比對照增產29.4%(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花球半球形,頂圓,花球顏色鮮綠,結球厚實,蕾粒均勻、較細,花球主莖粗4~5cm,滿天星無,商品性好,綜合性狀表現優良(表3),適合保鮮出口或國內銷售。
2.3生產示范結果
2012年超綠4個點平均產量46029.0kg/hm2,比對照增產28.5%;2013年4個點平均產量45748.5kg/hm2,比對照增產29.2%,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2.4在田抗病性
由表5可以看出,超綠與對照品種炎秀對病毒病、黑腐病均表現出抗病。
3栽培技術要點
3.1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早秋西蘭花栽培,7月下旬播種,8月下旬定植大田。穴盤育苗用種量約225g/hm2。
3.2穴盤育苗
先整理好穴盤擺設的場地,最好把穴盤架空,利于移栽時能盡可能多保留根系,更利于活棵發根。播種前根據播種量確定穴盤的數量,用育苗專用營養土裝盤,反復澆水直至澆透。播種前穴孔內的營養土表面距盤表面1cm為宜,每穴1粒,均勻地播在穴孔的中央,待全部播完后再均勻撒1層營養土,澆足水,在表面蓋上1張報紙,以利保濕,待苗長到4~5張葉片、苗齡26d左右時,即可直接定植大田。
3.3定植
大田施腐熟有機肥如雞糞45000kg/hm2、三元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5%)750kg/hm2,均勻地翻入土中作基肥,深翻25~30cm,充分曬垡,細耕整平,連溝做成1.2m左右的平畦,株行距45cm×50cm,栽45000株/hm2左右,選陰天或多云天氣定植。
3.4定植后的管理
超綠屬于中早熟西蘭花品種,秋季以后氣溫由高轉低,適合西蘭花生長。在幼苗緩苗后,新根發生時,施用稀薄糞肥;在植株葉片生長旺盛期,施尿素22.5kg/hm2。這2次施肥都應結合松土。在現蕾初期,采用行間開溝埋窖肥或結合澆水施化肥,這次施肥量要大,有效氮用量應在225kg/hm2以上[2]。
3.5病蟲害防治
超綠抗病力較強。播種時,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對營養土消毒。出苗后,適當控制水分,降低濕度,降低病害的發生。移植大田后,若有黑腐病的發生,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1次,隔7d再噴1次。土壤多發田地,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超綠栽培前期,主要受到小菜蛾、斜紋夜蛾、菜青蟲、蚜蟲等的危害,可用5%氟啶脲乳油1000倍液,或34%丙·氟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用10%吡蟲啉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蚜蟲。噴藥時,藥液量要足,注意葉背及植株基部土中躲藏的幼蟲。
3.6采收
超綠西蘭花花球邊緣開始松散時即可采收,先進行預冷,再包裝上市,以提高西蘭花的品質和經濟效益。西蘭花保鮮出口還需根據出口企業的對花球的具體要求進行采收。
參考文獻:
[1]陳萌山,馬淑萍,周普國.實施出口帶動戰略發展現代蔬菜產業[J].中國蔬菜,2007(2):1-4.
[2]楊力,張民,萬連步.大白菜、甘藍、菜花優質高效栽培[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摘要: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單株葉片數約15.6張,無分枝,單球質量約1.1kg,從播種至收獲全生育期約85d,比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0~5.0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西蘭花;引進新品種;超綠;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5.30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187-02
超綠是從日本新引進的中早熟優良西蘭花品種,全生育期85d,比對照炎秀(95d)約早10d。該品種蕾粒細而均勻,花球半球形,頂圓,結球厚實,主花球,花球主莖粗4~5cm,顏色綠,商品性好,耐熱,抗病、抗逆性強,適宜保鮮出口或內銷,截至2013年底,該品種已在江蘇、上海等省市了進行生產試驗及多點示范,表現優良,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西蘭花品種超綠從日本引進,由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2012—2013年在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蔬菜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試驗田為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園地,土壤肥力中等,整地前施腐熟家禽肥75000kg/hm2、45%三元高效復合肥(N、P2O5、K2O含量均為15%)450kg/hm2、95%硼砂15kg/hm2;定植活棵后施尿素75kg/hm2,現蕾初期施尿素150kg/hm2、氯化鉀120kg/hm2。用72孔穴盤育苗,苗具4~5張葉時直接定植大田,定植株行距45cm×50cm,密度為45000株/hm2左右,小區面積為30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1]。整個生長期間,只治蟲不防病,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產。2011—2012年同時在江蘇句容、張家港、宜興、上海崇明進行生產示范試驗,以炎秀為對照,各點小區面積0.2h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
2結果與分析
2.1植物學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植株的株高約56.0cm,開展度約58.5cm,較對照炎秀植株矮,株型緊湊,半直立,葉片數15.6張,葉色濃綠、葉面有蠟質,無分枝,而對照炎秀分枝數為2~3個。由表2可以看出(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超綠全生育期85d左右,較對照炎秀全生育期(95d)約早10d。
2.2產量及商品性
超綠平均產量48676.5kg/hm2,比對照增產29.4%(以2013年7月25日播種的為例);花球半球形,頂圓,花球顏色鮮綠,結球厚實,蕾粒均勻、較細,花球主莖粗4~5cm,滿天星無,商品性好,綜合性狀表現優良(表3),適合保鮮出口或國內銷售。
2.3生產示范結果
2012年超綠4個點平均產量46029.0kg/hm2,比對照增產28.5%;2013年4個點平均產量45748.5kg/hm2,比對照增產29.2%,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種植。
2.4在田抗病性
由表5可以看出,超綠與對照品種炎秀對病毒病、黑腐病均表現出抗病。
3栽培技術要點
3.1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早秋西蘭花栽培,7月下旬播種,8月下旬定植大田。穴盤育苗用種量約225g/hm2。
3.2穴盤育苗
先整理好穴盤擺設的場地,最好把穴盤架空,利于移栽時能盡可能多保留根系,更利于活棵發根。播種前根據播種量確定穴盤的數量,用育苗專用營養土裝盤,反復澆水直至澆透。播種前穴孔內的營養土表面距盤表面1cm為宜,每穴1粒,均勻地播在穴孔的中央,待全部播完后再均勻撒1層營養土,澆足水,在表面蓋上1張報紙,以利保濕,待苗長到4~5張葉片、苗齡26d左右時,即可直接定植大田。
3.3定植
大田施腐熟有機肥如雞糞45000kg/hm2、三元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5%)750kg/hm2,均勻地翻入土中作基肥,深翻25~30cm,充分曬垡,細耕整平,連溝做成1.2m左右的平畦,株行距45cm×50cm,栽45000株/hm2左右,選陰天或多云天氣定植。
3.4定植后的管理
超綠屬于中早熟西蘭花品種,秋季以后氣溫由高轉低,適合西蘭花生長。在幼苗緩苗后,新根發生時,施用稀薄糞肥;在植株葉片生長旺盛期,施尿素22.5kg/hm2。這2次施肥都應結合松土。在現蕾初期,采用行間開溝埋窖肥或結合澆水施化肥,這次施肥量要大,有效氮用量應在225kg/hm2以上[2]。
3.5病蟲害防治
超綠抗病力較強。播種時,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對營養土消毒。出苗后,適當控制水分,降低濕度,降低病害的發生。移植大田后,若有黑腐病的發生,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1次,隔7d再噴1次。土壤多發田地,應實行3年以上輪作。超綠栽培前期,主要受到小菜蛾、斜紋夜蛾、菜青蟲、蚜蟲等的危害,可用5%氟啶脲乳油1000倍液,或34%丙·氟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用10%吡蟲啉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蚜蟲。噴藥時,藥液量要足,注意葉背及植株基部土中躲藏的幼蟲。
3.6采收
超綠西蘭花花球邊緣開始松散時即可采收,先進行預冷,再包裝上市,以提高西蘭花的品質和經濟效益。西蘭花保鮮出口還需根據出口企業的對花球的具體要求進行采收。
參考文獻:
[1]陳萌山,馬淑萍,周普國.實施出口帶動戰略發展現代蔬菜產業[J].中國蔬菜,2007(2):1-4.
[2]楊力,張民,萬連步.大白菜、甘藍、菜花優質高效栽培[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