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要:隨著人民銀行縣級支行改革的不斷深化,縣級國庫履職的情況發生了很多變化。本文以海南縣域國庫為樣本,對其人員、思想、定位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相關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縣級;國庫;履職
一、人員情況
(一)兼職現象普遍。在市縣人民銀行機構改革后,國庫業務并入營業室中,而營業室幾乎囊括了人民銀行所有對外服務業務,因此兼崗現象較為普遍。國庫人員除了從事國庫業務外,大多數還承擔著支付結算、人民幣流通、反洗錢、財務、賬戶管理等業務,在調查的國庫人員中,兼職比例達766%。
(二)青黃不接現象日益顯現。在調查的國庫人員中,35歲以下的占138%;36-45歲的占298%;46歲以上占564%,年齡減趨老化。同時,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占734%,雖然通過以老帶新、自學等方式使新國庫人員取到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老同志臨近離退和新同志經驗尚未成熟的矛盾日益加劇。
(三)學歷、職稱層次不高。在調查的國庫人員中,本科人數占55%,但本科中很多是通過自學、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學歷,第一學歷普遍偏低。同時國庫人員中,初級及以下職稱的占585%,其中一部分為保衛股及發行股轉崗過來的,業務水平較低,防范風險的意識與能力偏弱。此外,市縣支庫人員接受系統業務培訓教育的機會很少,普遍缺乏具備財政稅務、經濟金融、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知識和調研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四)會計核算崗位人員占比高。在調查的國庫人員中,從事會計核算的占617%,如果將兼職做會計核算的人員計算在內的話,占比上升為88%。市縣支庫主要做國庫業務的一般2-3人,這就一定程度上使其要保證會計核算上的優先,再加上由于人員相對不足和綜合能力的欠缺,統計分析和監督檢查等綜合類崗位人員嚴重不足。
二、思想情況
在當前國庫各項規章制度和系統建設日益完善的情況下,國庫業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風險意識有所提高,工作態度基本端正,但普遍存在工作熱情不高,缺乏進取心的現象,部分人員存在“畏崗”、“厭崗”、“避崗”情緒。
(一)壓力感,產生“畏崗”情緒。有些國庫業務人員認為,隨著國庫核算系統不斷升級變化,工作要求嚴、難度大、風險高,工作難免不出差錯。同時,隨著國庫內容的不斷拓展,綜合管理、風險監控、統計分析都需要收集廣泛的信息,需要較高的系統分析知識和技巧,有些國庫人員感覺無從下手、力不從心,從而產生畏懼心理。
(二)單調觀,滋生“厭崗”情緒。有些國庫人員十幾年一直呆在國庫崗位,年齡漸漸增大,一直從事記賬、核算、交接、登記,工作十分機械和單調,但每一步業務處理又來不得半點疏忽,長時間的重復而又細心謹慎的工作,使人容易產生厭倦心理。
(三)患得患失,萌發“避崗”情緒。有些國庫業務人員認為,與支行其他崗位的工作量相比,國庫業務量相對繁重。崗位工作量之間分布不均衡,工作成績又很難顯現,因而對本崗位工作產生厭倦情緒,滋生換崗心理,影響了國庫干部隊伍的穩定。
三、對縣支庫的定位
(一)風險防范第一。不論是市縣支庫國庫主任,還是上級行、上級國庫,首先強調的是保障國庫資金安全,要求國庫部門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嚴控“一手清”,確保國庫資金零風險。
(二)服務與監管并重。國庫是人民銀行市縣支行通往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一扇門,因此,市縣支庫國庫主任一般都會要求國庫部門與地方財稅部門密切配合,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同時,在服務中,也要求國庫部門把好監管關,對違法、違規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切實履行經理國庫職責,樹立人民銀行的權威。 (三)總體偏重核算業務。雖然國庫工作是人民銀行尤其是市縣支行的一項重要基礎業務工作,但受一貫形成的“重會計、輕國庫”思想的影響,國庫主任對國庫工作的觀念一般是國庫資金安全方面絕對不出風險,因此,在國庫業務中也更加注重核算基礎工作方面。
四、目前縣支庫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國庫人員轉型困難。由于人民銀行職能調整,相當多的發行、保衛人員轉崗從事國庫業務,但這些員工由于原有的會計理論基礎以及業務素質相對不足,只能是純粹的業務操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電子化的全面推行,國庫系統大量掩蓋了其真實的會計賬務處理的理論依據和來龍去脈,理論基礎較差的人員難以理解賬務處理原理和程序,因此只是機械地做“核算”,一旦出現差錯,無從處理,更是難以解決。另外大部分人員由于計算機知識、公文寫作、金融財稅等專業知識的全面薄弱,因此要求其由“核算型”向“核算監管并重型”角色的轉變似乎難以企及。
(二)國庫履職效果欠佳。受制于人力不足及素質的影響,市縣支庫的主要工作是會計核算,對現場檢查、調研、資金監測、信息反饋、國債宣傳等非會計核算工作難以保持有效、持續的人力投入,造成大多數非會計核算業務“虛化”,而且難以實現業務創新。在有關縣域經濟、財政發展與改革的問題上,市縣支庫也經常“失聲”,地方政府對國庫的認識也不多,對國庫工作的重視也不夠,社會各界對國庫的了解也有限,地位邊緣化。
(三)激勵機制不足。市縣支行規模小,行級領導干部及中層干部的職數有限,員工普遍感到個人發展空間狹小;從管理體制上看,當前市縣支行干部職工人人有飯碗,個個有飯吃,無“失業”后顧之憂,干多干少一個樣,絕大多數人員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念頭和“干多、苦多、錯多、罵多、扣錢多”的說法,這勢必造成員工能夠不做的工作盡量不做,能夠推脫的工作盡量推脫。
五、工作建議
(一)保障國庫人員數量和質量。一是增加專職的國庫統計分析、國庫監督管理崗位的配置;二是新增人員盡量向國庫傾斜;三是將國庫人員培訓制度化,加強國庫人員的學習力度。
(二)健全激勵機制。在思想上重視國庫工作,在工資績效上適度向基層國庫人員傾斜,改變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多或還多罰的局面。
(三)適度減少調研信息量。考慮到市縣國庫人員的現狀,以及國庫以核算為基礎的業務性質,在上級考核和本行考核中仍應側重核算質量的評價,適當減少調研和信息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