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民生與就業是息息相關的。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機械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農村勞動力處于過剩狀態。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對于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一定措施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高質量就業,城鎮化則是解決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在實現城鎮化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失衡等問題,這樣就會阻礙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整體質量的提高。本文就城鎮化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進行了討論,重點探究了現實意義、制約因素兩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
一、城鎮化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的現實意義
1.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加快城鎮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進行調整,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入,使農民由農業向工商業轉變。在實現職業轉變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農村人口的地域轉換。這樣一來,能夠使城鄉之間的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實現合理流動,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2.促進農民收入增加
加快城鎮化進程還可以縮小城鄉間的收入差距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一個更好地發展平臺。我國對城鎮化給予了高度重視,據統計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每年可以為農村勞動力提供1億多個就業崗位,間接地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二、農村勞動力對城鎮化進程的制約因素
1.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
各地區城鎮化進程的快慢與知識、技術、信息等各種資源的流入程度息息相關。但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偏低,一些地區的農村勞動力為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對于一些新事物的學習和接受程度較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較差,難以很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一來就會間接地造成城鎮化進程放緩。
2.我國勞動力市場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雖然我國政府正在努力完善農村勞動力市場管理體制,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勞動力市場的發育程度還不成熟。首先,我國一些地區的職能部門在對當地人力資源信息收集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和農村勞動力的供給情況,造成供求失衡;其次,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于農村勞動力職業介紹以及職業指導工作還不夠規范,這樣就會使得一些農村勞動力難以盡快適應崗位需要,使得供求關系失衡;最后,我國勞動就業法律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城鎮化過程中,我國勞動就業法律法規已經難以完全適應城鎮化發展步伐,一些企業鉆法律的空子,對農民勞動力在工資、住房、保險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方面進行殘酷剝削、壓榨。此外,我國還沒有建立保護農民勞動力的服務組織管理機構,對于農民勞動力管理較為混亂,也會導致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造成城鎮化進程放緩。
3.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
城鎮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農產品的提供。近些年來雖然我國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但是當前的農業生產能力并不能完全滿足城鎮化發展需要。一些地區為了促進當地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就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進行了限制,使得農村勞動力無法向城鎮流入。這樣一來,不僅制約了城鎮化發展進程,而且阻礙了農村勞動力收入的增長。
三、關于城鎮化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的幾點建議
1.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容量
首先,可以采取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的方式增加勞動力就業容量。政府應當重視水利、道路、環保等工程的建設,投入一定資金吸納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建設;其次,可以采取將農村勞動力向異地轉移的方式增加勞動力就業容量。對于一些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的地區,政府可以加大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吸引一些飽和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該地區,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多地就業機會,促進城鎮化發展;最后,政府應當結合城鎮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根據企業用人情況安置一些農村剩余勞動力,這樣不僅能夠緩解城市本身的就業壓力,而且還能夠增加農村勞動力的收入。
2.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
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可以間接地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首先,政府應當對農村教育給予高度重視,投入一定資金加大對基礎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地區整體教育水平,為廣大農村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還應當對當地實際用工情況進行調研,就職業教育理論和實際脫節的現象進行適當調整,結合城鎮實際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重點培養專業技術人員。此外,各個地區政府還應當建立健全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就業管理檔案,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和農村勞動力的供給情況,促進城鎮化發展。
3.進一步完善農村勞動力保障機制
國家應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使農民勞動力在工資、住房、保險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方面有一定的保障。首先,在工資方面政府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對城鎮企業進行調查,嚴懲拖欠農民工資的企業;其次,政府應當拓寬保障住房的適用范圍,逐漸向農村轉移勞動力拓寬。對于一些工作穩定的農村勞動力,政府應當將其納入保障性住房的范圍。同時,對于一些在城鎮里購買普通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以及租賃房屋的農村勞動力,政府應當在相關稅費以及租金上給予一些優惠;最后,在保險問題上政府應當加大對五項基本保險的宣傳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對保險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充分享受社會保險,以達到保證農民勞動力在轉移就業過程中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害,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作者單位:新沂市就業處)
參考文獻:
[1] 張巍,王振宇.制約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的因素及財政對策[J].財政研究,2010(05).
[2] 徐和平.美國與歐盟城市化政策與模式比較[J].城市發展研究,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