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探討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構建與學生家庭的互動教育模式
劉曉麗
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中職學校日趨成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關鍵部分,然而中職學校中專班主任未能形成與學生家庭的互動教育,這嚴重影響了我國中職學校整體教育水準的攀升。依據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的特點,深層次分析如何構建與學生家庭的互動教育模式進而尋找適合其發展的解決對策勢在必行。本文根據我國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的現狀,對如何有效地提升其與學生家庭的互動教育進行了剖析,力圖實現班主任與家庭的互動,進而推動中職教育的發展。
中職學校;班主任教育;互動模式
伴隨著我國中職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提升中職學校的班主任管理水準逐步成為深化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經之路。本文從中職學校班主任的角度,探究了為更好的實現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互動合作,班主任就要在充分認識我國中職教育現狀的基礎之上,了解中職學校學生發展的特點,力圖為實現社會各方面教育資源的整合提出可行性建議,最終為提高中職學校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做出貢獻。
伴隨著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中職學校教育也呈現出由理論性學習向實踐性應用轉變的趨勢,這使得構建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互動模式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中職班主任教育管理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要想嘗試提出創新性的教育互動整改建議,以求能夠形成促進高校實踐教育困境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最終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實踐性發展做出有效的貢獻,具體問題如下。
1.忽視個性化差異
中職學校學生受到外部社會評價的影響,相比于普通本科大學生,對于自我價值感的評估整體水平不高。基于中職學校學生自我認知的差別,自我價值評估也有個性化特征。這也許是由于傳統的教育體系所限,中職學校對自身的定位偏低,中職教育遵循就業目標導向的培養理念,比較注重對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訓,而容易忽視學生心理素質的指導[1]。具體表現為,社會取向的教育培養理念也面臨著不被接受的風險,導致中職學生獲得較低的自我價值體驗。
2.教育引導局限
中職學生受自身社會經驗與知識經驗所限,自我評價能力偏低,對未來發展規劃較為迷茫,未能形成科學的職業評價,這就需要相關教育從業者對其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中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認知主要來源于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對其的評估。然而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比較缺乏對于學生心理的指導,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家長與班主任對于中職學生存在不切實的期望與評價,在學生遭受失敗打擊時候,教育者缺乏合理的引導舉措,造成學生對于自我價值感的有效評估。
中職學校學生的教育認知來源于學生對于自身的價值判斷與情感體驗,考慮到學生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水平直接關系到中職學生個人的學習生活與人際交往,更影響著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本文針對上述我國中職學校教育的特點,提出構建多元化互動的教育體系、協調中職學校班主任與外界的關系以及采用因人而異的引導措施等舉措,力圖促進中職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1.融洽班主任與家庭的聯系
無可非議,民主化的教育聯系有助于中職學校班主任教學管理的開展。要想實現各方教育資源的高效整合,中職學校班主任就要致力于協調學校教學與家庭教育的互動關系,這就啟發我們需要通過建立互動化的家庭教育關系與師生互動關系,形成對話平等、互助協商的良好氛圍,采取和諧化的教育體系來協調好中職學校班主任與外界的關系。這不僅僅有助于為中職學生營造輕松的受教育環境,更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于自身價值的認同,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我價值。此外,由于中職教育以培養學生技能技術為主要教育導向,因此在實踐過程中,班主任等教育從業者要恰當利用好與社會各類型企業的合作機會,結合中職教育實踐性強的特征,將學校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個人的價值提升有效結合,借助多種社會資源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實踐平臺,進而促進其自我發展。
2.轉變教育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成長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時期我國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方針也產生的巨大變化。傳統觀念中對于學生家庭教育的忽視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從思想上提高班主任對于構建學校與家庭互動平臺的重視[2]。首先,要在充分分析學生家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根據教育規劃形成科學的家長溝通方案,為互動模式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在中職學校校內教育教學環節,為形成對于中職學生全面科學的合理引導,班主任還要不斷深化教學的改革,針對不同學生差異化的特點完善教學模式。
3.落實體系化建設
針對當前我國中職學校與學生家庭的互動教育的問題,需要應用系統化的構建模式。具體而言,在教育互動形成的前期,班主任要合理規劃中職學生的個人發展,通過制定有效的考核標準與任務計劃來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互結合;在互動模式運作過程中,中職學校班主任要落實一系列的績效考評機制,根據教學的進程與學生差異化的需要來調整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渠道,施行多樣化的舉措;在互動模式形成的后期,要加強校內與校外、學生與教育者的溝通,通過配備相關的考核人員來實現對學生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監督,比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狀況完成相關的教學評價,學生家長也要配合學校形成對于學生的跟蹤管理。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種側重于對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采用靈活可靠的教學管理模式,積極調動各方面的有利資源,從整體出發,推動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協調中職學生與外界的關系以及采用因人而異的引導措施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進行教育的統籌管理。唯有如此,才能夠充分營造適應我國中職學校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的外部環境,為學生個體正確認識自我創造條件,實現增強中職學生教育目的,為我國整個教育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1]萬衛黨.搭建三位一體的教育平臺——淺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互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9):129-130
[2]佟榮頤.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學?!彝ァ被幽J窖芯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2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