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冰
基于行為理論的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研究
于化冰
就目前來看,內部控制規范系統的建設已經得到企業的廣泛重視,很多企業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已經開始在遵守自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控制規范和制度,但是,制度的有效性才是制度健全的根本目的,而這與企業管理者的行為驅動有很大關系,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要求,本文將在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對企業內部管理控制進行重點分析,對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措施進行研究。
行為理論;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
1.企業內部管理控制主要以行為理論為基礎
行為理論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通過對行為環境、行為過程進行詳細分析,研究企業內部管理方式,同時融入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理論,充分肯定個體在企業運行中的重要作用,解釋人作為一個復雜的整體,如何在企業管理控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就目前來看,企業的控制管理體系大多是傳統的人性假設理論,導致很多企業在活動安排中,缺少靈活性和創新性,使企業的考核標準是在人性惡的基礎上存在,這也成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大難題。另外,企業展開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需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任何制度的貫徹落實都需要個體的支持,需要以個體的心理活動為依據,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在立足個體復雜性和社會性的基礎上,以行為理論為指導,展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2.行為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
當今社會,企業如果僅僅依靠物質獎勵或者懲罰來約束員工的個體行為,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就拿房地產行業來講,一味的強制性管理不僅不能幫助房地產企業樹立威嚴,反而會引發員工的抗議,致使房地產企業內部制度在推行中受到阻礙。以人為本的行為理論更加柔性化,將個體作為自動人,在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中,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創造價值。二十世紀末,著名學者威廉大內曾提出Z理論,簡單來講,該理論更加側重個體之間的信任程度以及微妙的心理關系,在此基礎上鼓勵人與人之間展開開放式、自由式的溝通交流,正是這樣的轉變,使企業的內部控制開始向人性化管理方向邁進。
1.總結當前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現狀
根據我國財政部門在2012年6月提供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得知,大多數企業的執行效果都是可觀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企業能夠熟練掌握企業的內部控制,在已執行的企業中,接近有百分之九十的企業能夠根據相關要求達到執行目標。到2013年調查研究得知,2012年納入實施范圍的八百多家上市公司,僅有一家紕漏評價結論為無效,從整體上來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了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執行中遇到的問題
必須要承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在最近幾年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內部控制工作并不是完美的,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第一點:內部控制作為企業運行中的必要制度規范,其貫徹落實的力度需要得到企業領導者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領導者鼓勵對下屬展開實施控制,然而對自己對免于控制,忽視了對自身的管理控制,最后導致員工行為偏離企業發展目標;第二點:在內部控制中,存在有“葉公好龍”的傾向,企業管理者都很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并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不斷完善制度的同時,又在不斷發現新的漏洞,這樣一來,由于不同員工的行為環境、價值取向不同,導致最后對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和管理相結合,造成兩者的脫節,制約企業的發展速度。
3.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的原因
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效果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為企業控制目標的實現提供科學保障,主要包括內部控制設計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執行的有效性,而內部控制無法有效執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需要從人的行為本質入手,第一,企業的管理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第二,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執行效果;第三,需要具有科學合理的驅動機制,正視利益驅動,滿足工作人員的要求。
1.學習人性假設,提高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
內部控制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企業的發展,是企業管理的一種方式和途徑,在實際工作中,實施者和制定者往往忽視了對人性假設的分析研究。內部控制在于降低風險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益,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企業發展和員工的雙贏。
2.重視行為理論中的需求層次,做到激勵工作
個體行為需要滿足程度來決定,個體大多以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為自身目標。企業的管理者會在薪酬和勞動之間進行權衡,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企業只有滿足了個體需求,員工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財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企業制定一定的獎勵措施,在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盡可能從精神層面和自我價值實現角度,滿足員工的短期要求和長期發展要求。
3.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
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抓住內部控制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柔性的企業管理促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將內部控制的執行當做企業運行中的第一要務,同時,賦予工作人員相應的權利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人翁作用,打破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的弊端,促使企業管理從上層壓制到職工的自我約束,努力實現員工的個體自由,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4.科學把握工作人員的行為過程,綜合評價行為結果
以房地產行業為例,企業在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之后,需要把握員工的行為動態,培養員工成為房地產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將內部控制的執行意識滲透到每一個員工心里,努力做到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的統一,另外,市場經濟千變萬化,房地產企業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一方面方便領導者及時了解員工動態,另一方面方便內部人員之間的交流學習,為員工提供更寬闊的發展空間。此外,房地產企業還要根據業績水平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確定最科學的獎懲措施,在考核制定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采用長期發展的目標,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這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來看,企業發展中依然存在很多財務漏洞或者生產漏洞,證實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依然有執行不力的現象。基于行為理論的企業內部控制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也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黃榮芳.房地產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及對策[J].新財經,2013(12):25.
[2]程敏.房地產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0):97-98.
(作者單位:嘉業路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