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金
內容摘要:如何學好自讀課文,是本文探究的重點,作者認為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互動展示的學習步驟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自讀課文 學法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的這首《贈劉景文》編選在我縣的校本課程《經典古詩文背誦》之中,屬于學生自讀的課文,全縣每年組織一次詩歌誦讀比賽,借以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為達到學生自讀、自解、自誦的目的,教學上不能采取講讀課的教法,我決定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互動展示”的步驟簡化流程,讓學生從一課的學習中,領悟到學詩的一般方法。
第一步:自主學習。教師在本環節提示學生從詩句的大意、關鍵詞的意蘊、詩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寫作的手法等方面綜合解讀文本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真摯感情,要求大家逐字逐句去體會,去發現詩歌的情、景、理之美。
第二步:合作探究。學生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提給小組共議,要求大家討論要大膽,人人要參與,要提倡發表新奇觀點,突破思想束縛,最難解決的疑難再提給其他小組和老師以求幫助。
第三步:互動展示: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組的發現成果。
A組說:“這首詩的深意就寄托在‘傲霜枝三字上,作者借贊美菊花在秋霜中不懼嚴寒的傲骨,并以荷花失去荷葉的庇護黯然凋零的凄涼作為反襯,寄語朋友在困難中要像菊花一樣堅韌頑強、傲然挺立。”
B組說:“最能點明作者心意的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他勸誡朋友面對挫折不要氣餒,要堅定信心,相信人生的‘橙黃橘綠時節一定會到來。”
C組說:“詩中的每一個字都值得玩味,‘已表對荷的嘲諷,‘猶表對菊的贊許,‘擎富有頂天立地的動態感,‘傲富有勇士的神韻,‘黃和‘綠描寫得簡練、明快。”
D組說:“我覺得劉景文是幸福的,因為他交了一位益友。一個人處在生活的困難時期、人生的十字路口、事業的低谷關頭,還能有一位真誠的朋友不離不棄、真心勉勵,這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嗎?人生能得一知己者足矣!”
E組說:“這首詩寫法上沿用了贈別詩的傳統手法,前兩句寫景兼用反襯、對仗,后兩句托物言志,行文上水到渠成,渾然一體。”
F組說:“我們感覺這首詩句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很有趣味,但又不知怎樣表達。”
教師鼓勵說:“不要拘泥于所謂的正確答案,重要的是選擇思考的方向,貴在說出自己的體驗,不要怕說錯,真理就在錯誤中。例如想想荷花和荷葉(擎雨蓋)、菊花和菊枝都代表的是人的哪些品格、哪種際遇等等?”
其他組補充說:“該句好像在告訴朋友,宦海多沉浮,命運多變幻,唯有人的品格、名節最重要。”
“外力不可依,唯有自身實力最長久。”
“不要追求表面的虛榮、繁華,不要像一般人一樣趨炎附勢,君子應當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
“在本文中,荷花的形象與《愛蓮說》中的荷花截然不同,而菊花反而具有了周敦頤筆下荷花的性格。”
整堂課就是學生的見解課、表演課、博弈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發現之樂、辯論之樂、自主之樂,教師則是一個欣賞者、鼓勵者、點撥者,但不是主宰者、裁判者。教師的作用就是參與學生的研討,解答學生無法定奪的疑難,糾正基礎知識的錯誤,引導思考的方向。對于學能夠自主解決的教師不要講,惑要解在困處,忙要幫在難時,才能發人深省,啟人心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