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晗雯
摘 要:合理設計和修復一直是城市河流濱岸帶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成為學術界和工程界關注的焦點。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類開發河流流域過程中不科學行為給河流流域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現象,城市河流的整治與其濱岸帶重新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依托當前我國河流濱岸帶整體破壞的實際狀況,從景觀生態學角度,歸納河流濱岸帶合理定位,提出生態修復與設計對策,實現整體生態系統的保護。研究成果可為我國城市河流濱岸帶設計和修復提供參考。
關鍵詞:河流濱岸帶;生態系統;設計方法;功能;修復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TU-85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4)08-0067-03
Study on Ecological Design and Remediation for Riparian Zone of Urban River
HUAGN Han-wen
(School of Arts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Reasonable design and remediation has been a critical scientific problem dur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garding riparian zone of urban river. It becomes a focus in the field of academia and enginee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unscientific behavior leads to severe phenomena of ecology during exploitation of river. Treatment of urban river and its redesign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y taking on actual situation of entire damage for riparian zone of urban river at president, reasonable localization of riparian zone of urban is induction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nd design is put forward to protect entire eco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design and remediation for riparian zone of urban river.
Key words :riparian zone of river; ecosystem; design method; functional; remedi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水是萬物的起源,它依靠著河流來運載。河流將水運送到各個地區,供給植物和動物,使得生命得以延續。河流是一種重要的區域自然地理要素,也是重要的生態廊道之一,它承載著各種自然要素間的能量、物質和信息的交流,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對人類又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但自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有發展就有改變,河流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我國各地對城市內河開展了大量整治活動和工程建設。可是人類長期非理性的開發河流造成了自然生態的破壞、環境質量的惡化以及人與自然的隔絕等不良后果,具體表現在:
(1)河流濱岸帶植物大量減少,水土嚴重流失;
(2)河流濱岸帶形狀由彎曲變成直線,減少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間,降低了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3)河流濱岸帶的硬質面阻斷了水陸間物質、能量交換,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破壞了生境環境和生態系統完整性;
(4)河流濱岸帶景觀功能變差,使人與自然產生隔絕,不能親近自然;
(5)河內污染物造成河水水質日趨惡化,嚴重影響城市的環境質量。
一、河流濱岸帶生態功能合理定位
從景觀生態學角度看,當前,河流濱岸帶在城市中的主要生態功能應當有以下幾點的定位:
(一)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功能
生存空間是植物和動物能夠正常的生活、生長、覓食、繁衍等的重要的場所,河流濱岸帶通常也會為很多物種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動植物可以利用河流濱岸帶來進行生活、覓食、繁衍以及形成重要的生物群落和生態循環系統。
(二)物體流通功能
河流的河道可以作為貨物運輸的載體以及生物的流動的渠道。河流由水體流動形成,水體流動時可以使水和動植物進行物質交換,與此同時,其它各形態的物質和生物群系也可以通過河流濱岸帶進行流動。河流不僅可以作為橫向通道也可以作為縱向通道,各種動植物和營養物質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同時各種營養物質由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進入河流系統,從而影響到水生動物和魚類的食物供給。
(三)過濾凈化功能
河流濱岸帶可以作為過濾凈化器來減少水體的污染。河流濱岸帶的過濾凈化功能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沉積物的轉移,例如寬闊的河流、流動性較好的河流都在其流動范圍內表現出有效的過濾凈化作用。物質的輸入、輸出、流動、過濾或者消失,與河流的寬度和連通性息息相關,合理治理河流,保持過濾凈化功能意義重大。endprint
(四)匯集功能
河流在流動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從流域周圍環境中汲取能量、生物和物質。河流的濱岸帶通常會向河水供給泥沙沉降物和營養物質。整個河流流域內,河流的濱岸帶連接著各個棲息地,為河流的整個流域提供原始物質以及起到匯集作用。因此一旦河流生態環境發生破壞,會使食物鏈和與之密切聯系的其他水陸兩棲及陸地的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進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
二、河流濱岸帶生態修復及設計方法
基于河流濱岸帶的生態功能及其現今破壞狀況,河流濱岸帶生態設計毋庸置疑。其中河流濱岸帶生態設計需要結合對已修建濱岸帶的修復和未來濱岸帶的優化設計來實現整體生態的保護。
(一)河流濱岸帶生態修復的主要方法
在對河流濱岸帶進行規劃設計時,應當要以全局的眼光著眼于整個流域進行整體規劃布局,同時采用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治理河流污染和生態破壞。修復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水流特性及生長在其中的生物來改變水環境,進而對河流生態系統起到調控作用。將水泥或混凝土等阻礙河流濱岸帶交流的材料換成植物、卵石、巖石等拉近河流濱岸帶的可持續發展的材料。
河流濱岸帶的生態修復要兼顧安全性,景觀性和生態性原則,此外還要滿足親水性和地方性等要求,比如可通過拆除水泥或混凝土的濱岸,將其恢復成縱向曲折、橫向有自然落差、有淺灘、有深潭、有植物等自然形態的濱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特色,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
(二)河流濱岸帶生態設計的主要手法
結合最新的河流濱岸帶生態設計理念與不同的現實水文地理狀況,對于河流濱岸帶的生態設計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組合設置形式:
在當地河流較為湍急,水流落差較大,地處丘陵地帶時宜采用瀑布型河流。這是一種利用河流的落差對河道采取“Z”字形的瀑布設計,“Z”字形延續到濱岸帶。采用較大的的石頭鋪在水面上,對河流進行分段,可在一段河流中將其分成若干小段。景觀方面,它給人以視覺上強烈的動感。同時水聲給人自然之感,也給水中的動物、魚類增添樂趣。二層瀑布設計還可以減緩河流的坡度,使一層的瀑布下的平臺成為人們的戲水場所,二層瀑布下的平臺成為水生物的游戲場所,拉近了河流與人們的距離感,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生態方面,“Z”型河道沒有破壞河流的生態環境,有的只是減小的河流的坡度;減慢了水流速度;增加了人們的親水樂趣。
在當地河流較為平緩,水深較淺,且卵石豐富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卵石型濱岸帶。在河流的淺灘處用卵石組成各種形態的親水場所,卵石鋪底,上面可擱置大的天然石,淺灘處的卵石隱約浸在水中,大的天然石裸露在水面上。景觀方面,人們可以踩在卵石上戲水,也可以坐在天然石上觀賞水景,充滿自然的原始趣味。給現在的小朋友體驗到自然的樂趣,也使大人記起童年的娛樂。生態方面,卵石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不會阻止河流濱岸帶間的營養傳送,對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長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卵石還具有協調的功能,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環境色彩,形成優美的感覺。如卵石的天然質感和河道周圍環境的對比,卵石的淺黃色和植物綠色之間的對比等。
在當地河流水流平緩,植物較多或有特色樹種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植被型濱岸帶。景觀方面,主要為人們提供陰涼的釣魚和戲水環境,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也可以設置護岸錨固臺和在護岸下面設置平臺,用做釣魚和休閑場所,增加親切感,拉近人與水的距離使人與自然更貼近;生態方面,因為植物是生態的必要條件之一,植被型濱岸帶不僅可以固堤和抑制因暴雨徑流對護岸的沖刷,還可以為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濱岸帶植物也可調節周邊的氣溫和地濕。
在當地河流較為平緩,水深較淺,石材木材較為豐富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石、木材型濱岸帶。景觀方面,結合石、木材豐富景觀顏色的特征,可以利用河灘的巖石做濱岸帶的緩坡護岸,使之和高河灘成為整體,不僅美化河流風景,而且可以提高物理和心理方面的親水性。生態方面,利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不僅可以增強濱岸帶的抗沖刷能力,而且不會污染水質。可以為濱岸帶的植物、水生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植物、水生生物可以在石、木縫隙中生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河流濱岸帶的保護和恢復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其濱岸帶生態廊道景觀,既使之成為各種生物的生存、遷徙的通道,同時也要保證景觀空間的連續性。因而,城市河流濱岸帶生態恢復是一項全面而持久的工作,城市河流濱岸帶生態景觀建設者應仔細觀察河流在整個流域的生態作用,科學地運用河流濱岸帶處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左倬,由文輝,汪冬冬. 上海青浦區不同用地類型河流濱岸帶生境及植物群落組成[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20(1):116-121.
[2] Margaret A. Palmer, Solange Filoso, Rosemary M. Fanelli. From ecosystems to ecosystem services: Stream restoration a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4,65:62-70.
[3] Jason D. Toft, Andrea S. Ogston, Sarah M. Heerhartz. Ecological response and physical stability of habitat enhancements along an urban armored shoreline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3,57:97-108.
[4] 汪冬冬. 上海城市河流濱岸帶生態系統退化評價研究——以蘇州河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5] 黃民生,陳振樓. 城市內河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理論、方法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日本土木學會. 濱水景觀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7] 湯振宇,張德. 城市河道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