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蓮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往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如今,我國各地人才市場上普遍存在著初級會計人員飽和,而高層次會計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高職院校要積極培育高素質的財務會計人才,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強財務軟件的實訓教學。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改革財務軟件實訓課程教學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 財務軟件實訓課程 策略
一、前言
在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掌握會計信息化的精髓,培養起扎實的實踐技能,最直接的路徑就是開設財務軟件實訓課程。從目前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將會計電算化和財務軟件實訓課程放在第三、四學期進行講授。在前兩個學期中主要傳授會計理論知識,后兩個學期注重實踐技能培養。這種將理論與實踐分開進行的模式,導致大多數高職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仍不熟悉財務軟件的應用。所以改革財務軟件實訓課程教學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改革財務軟件實訓課程教學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改革財務軟件實訓課程的建議
1.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眾所周知,高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操作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鑒于高職生在校學習時間短,高職院校就要不斷優化課程,實現學以致用,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由于目前市場上有諸多各種類型的財務軟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促使學生牢固掌握K3金蝶財務軟件,還要了解和認識其他財務軟件的設計理念,并能從容運用。只有樹立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實訓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地順利開展。
2.加強實訓教材的編寫
財務軟件實訓課程的教材要么是理論說明,要么就是詳細介紹某種軟件的使用方法,造成高職生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認識比較模糊和零散,不利于他們深入應用財務軟件。為了從根本上保證財務軟件實訓教材內容的針對性、真實性和先進性,高職院校應該特別成立教材編寫小組,小組成員為具備不同知識結構且具備扎實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該要求當地知名企業的財務總監或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專家擔任開發顧問,以提高財務軟件實訓資料的樣本性。
在實訓資料的內容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企業的需求情況,組織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設計內容,一般包括企業的財務核算、日常管理、籌融資規劃、證券投資、財務監督、納稅申報等。還要跟著社會的發展適時修訂內容,以此實現校內教學與社會企業的無縫對接。
3.成立綜合財務模擬實訓室
毫無疑問,財務核算往往會涉及社會企業資產和商業秘密,所以企業一般不會讓學生接觸實際賬本;而財務核算實訓又必須在真實情境下完成。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成立綜合財務模擬實訓室,建立既有手工模擬又有電算化模擬的實訓教學體系,將有效教學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同時,實訓室提供的各種實訓項目還要與社會需求之間實現零距離接軌,保證實訓內容的先進性與前沿性。
在手工做賬方面,高職院校要安排熟悉企業財務實務的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完成手工建賬、審核、記賬、結賬、納稅申報等一系列過程。學生要采用正式的會計用賬、單、表,分組完成某企業某年度的一套手工賬,以此逐漸熟悉企業各種會計業務和會計工作的流程。
在軟件做賬實訓方面,高職院校要安排熟悉ERP軟件的教師指導學生將已手工做過的賬通過ERP軟件再做一遍,讓學生接觸企業會計中的總賬、報表、應付、應收等實訓模塊,盡快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整個流程,促使學生在校內就掌握會計信息化在社會企業中的處理流程,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
4.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要促使高職生牢固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為他們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高職院校必須要與社會企業進行密切合作,積極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通過企業的實訓過程提高學生的實用技能。
校企合作實訓過程可以安排在學生的最后一個學期進行,并與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銜接。還可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替代學生的部分理論學習課程,比如文檔寫作、軟件工作、軟件測試和UML建模等,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這些課程的基本知識。
社會企業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法來促使學生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即安排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4000行左右的代碼編寫任務,然后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驗和考核。這種方式可以完全轉變以知識點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為核心。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往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如今,我國各地人才市場上普遍存在著初級會計人員飽和,而高層次會計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高職院校要積極培育高素質的財務會計人才,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強財務軟件的實訓教學,通過編寫實訓校本課程、成立綜合財務模擬實訓室的方法促進高職生實際技能的發展,滿足社會企業的多重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曉煒, 呂志明. 會計信息系統與實驗[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劉雪晶. 會計信息化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 (4).
[3]張艷萍, 曾英姿. 電算會計專業綜合實訓仿真教學的特色以及實踐[J]. 嘉興學院學報, 2005(10).
[4]王定迅.關于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若干問題[J].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6).
[5]李春友, 胡承德. 電算化條件下會計報表編制方法的優化[J]. 財會月刊, 2003 (7).
[6]鄭志強, 林孝基. 會計課程實驗的信息技術改進[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6 (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