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維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在大學基礎學習階段的必修課程。從20世紀90年代,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的研究就廣泛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大學英語的改革是勢不可擋的。本文在對之前的大學英語改革模式進行分析后,總結出了新的大學英語學習1+2+1的模式。著重討論了這種新的模式中課程設置的可行性。大學外語課程設置的改革應該具有個性化、多元化和市場化的要求,同時符合課程設置的四大要素的需求。
【關鍵詞】大學英語改革 課程設置 理論
在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英語的教學性質和目的做了如下闡述:“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 在這一要求的指導下,各大高校紛紛從實踐中探求大學英語新的課程設置模式和學習體系。而在理論上,大學英語學習也進行了一些學術之爭,最初是科技英語與普通英語之爭,之后是聽說為主與閱讀為主之爭,現在進入了通識化教育與學術英語之爭。大學英語的性質是基礎英語,或叫通用英語(EGP)。大學英語的目的就是打語言基礎?,F在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很多弊端,反映在學生上課無興趣,逃課嚴重,同時學生感到學習重復,課程脫離實際的社會需要,同學們的學習動力都到了過四、六級上去了。而老師的抱怨也很多,一方面來自學生的厭學情緒,另一方面來自對課程設置、教材不合理的抱怨。在這種壓力下,國內的許多本科院校都選擇了壓縮英語學分。甚至有些學者提出了高?!叭ビ⒄Z化”的理念。重慶市內的高校基本采取了學生過四級后就可以不修英語,這也是變相縮減英語學分。對學生來說過級就成了他們的學習目標,對老師來說,課時量就會不足。而現實又是矛盾的,中國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是達不到我們大學英語教綱的要求的。而反觀香港和臺灣大學,普遍把原來3年學制改為4年學制,英語學分也增加了。
在這一環境下,我國一些重點院校如復旦、浙大、北大等都對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都是把通識化教育與學術英語兩者結合起來,這一理論得到了一些肯定,但是筆者認為通識教育和學術英語不是機械地編排起來,期間應該有一個過渡的階段即素質和高技能英語。這才能讓學生在大學學習英語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即現在討論的大學英語“1+2+1”三個階段的完整學習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是本文的創新之處。第一階段基礎英語(也叫通識英語),第二階段分為兩步:高級技能和人文素質課,第三階段才是學術英語。這種模式是在充分考慮到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要求,社會需求,學生和教師需求上在前期其他學者所創建的大學英語學習模式上重新創建的一種模式。
從現行大學英語學習的模式和學習現狀看,教學效果與新時期教育部大學英語教綱的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大學英語完整學習模式的改革的重點和關鍵便在于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設置需要滿足以下四項要素:課程理論分析、學生需求分析、教師需求分析、社會需求分析。新模式要符合上述四要素的需求,同時要結合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生的整體素質來確定新模式中課程的設置。
換個角度來說,也就是說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應該是具有個性化、多元化和市場化或社會化的協調發展。而建構主義的理論完善了課程設置的可行性。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的內在學習,內在學習是依靠內在驅動開發潛能的、自我實現式的學習,是一種自覺的、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模式。所以傳統的課程設置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了,所以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在訓練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只有個性化的學習才能使學生更加的投入和自主地學習。
多元化體現在五彩繽紛的課程設置上。開設選修課本身就是課程多元化的一種表現。課程設置的多元化也勢必會帶來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學目的的多元化。在根據學生要求的調研后,根據教師的所學專業和研究方向,開設更多的英語課程。在多元化的基礎上,新的課程設置既滿足了學生的要求也滿足了教師進行各自科研和教學并進的要求。
社會化是大學英語改革的前提和動力。社會的要求和新時代的要求是我們進行課程設置改革的動力,是我們的改革目標。也是我們大學英語新大綱的宗旨之一。大學英語大綱明確指出此課程的目標不僅僅是語言的溝通,而且還應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和異國文化的知識傳授。這一目標的確定也要求我們在教學理念上有所轉變,不能單純地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社會發展不僅是需要專門技術的人才,而且需要有較寬的知識面,符合社會需求,專注于學生個人持續發展的“全才”,而我們的 “通識”教育就是解決這些需求的鑰匙。
因此,大學外語課程設置的改革應該具有個性化、多元化和市場化的要求,同時符合課程設置的四大要素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曾德琪.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0(1):43-4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7.
[3]蔡基剛.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依據與對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0( 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