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勝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識字能力和寫作能力等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要從思想上重視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要確保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交際能力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借助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而,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為學生良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的中心思想,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并對文本中的故事進行復述,可以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爸爸病床上叮囑”“打賴床不起的英子”“讓英子闖練銀行存錢”“爸爸去世”等,也可以是對全文進行復述,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對學生概述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然,除了上述內容的表達之外,我們還可以借助小組討論、開展辯論會等活動來讓學生通過文本的閱讀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給學生搭建了表述的平臺,而且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寫作難,學生不喜歡寫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寫什么,沒有素材可寫,所以導致了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或者是記流水賬。這樣的作文即便是寫出來,也沒有什么意義的,學生既不能取得高分,也不能鍛煉寫作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掌握寫作的技巧,進而,逐步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同時,也促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走進語文課堂。
例如,在閱讀《蘇州園林》時,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仿寫句子的練習,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體會排比句的用法;“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這是不可取的。”感受比喻句的應用。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更新觀念,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確保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劉淑禎.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5).
?誗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