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朋光
【摘 要】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共同追求的美好藍圖,也是中華兒女共同向往的理想信念;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對象。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內容、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制度。
【關鍵詞】中國夢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國夢的由來和含義
(一)中國夢的由來
中國夢可以追溯至1840年鴉片戰爭,意味著中華民族對當時列強侵華、落后挨打的抗爭。近代以來,中國仁人志士不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雖然歷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但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與人民富裕,始終是那個時代中國人無法實現的夢想。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人民前赴后繼、不懈奮斗,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積累了寶貴經驗、提供了理論指導。
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當時他說:“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1]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九次提到“中國夢”,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
(二)中國夢的含義
中國夢包含著以下含義: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夢,對于國家來說,代表了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征;對于民族來說,代表了中華文明在復興中進一步演進的文明特征;對于人民來說,代表了社會和諧進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二、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因此,在教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當前,必須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內容、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制度。
(一)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些都與我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動搖密切相關。“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其中的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我國必須長期貫徹的大政方針。因此,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要求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育大學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絕不能輕易動搖。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過:“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黨的領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對于這四項基本原則,必須堅持,絕不允許任何人加以動搖,并且要以適當的法律形式加以確定。”[3]
(二)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中國夢包含“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含義,這決定了在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涉及以下內容: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教育大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壯麗的河山,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熱愛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的獨立和統一。二是進行愛社會主義教育。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是密不可分的。要教育大學生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努力學習,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以便將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三是進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育。鄧小平曾經指出:“必須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4] 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也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我們的民族不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而且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令世人矚目。因此,要教育大學生不僅要為我們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驕傲自豪,而且要為我們今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而自豪,同時還要樹立民族自信心,相信我們中華民族能夠自強不息,再創輝煌。四是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在我國,人民就是一個大集體,而大學生是人民的一員,人民的幸福就是大學生的幸福。因此,在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教育學生熱愛集體,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識,自覺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要教育學生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盡自己所能熱心為人民服務;還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自覺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三)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求要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力爭實現方法創新。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與此同時向學生宣傳中國夢的有關理論,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結合起來,把網絡上和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關注的問題引入到中國夢的宣傳教育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他們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增強中國夢教育的實效性;第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運用網絡手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完善,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合理使用網絡語言、網絡圖片、網絡視頻等網絡信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四,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愛心,同時還要做到耐心和細心。要愛學生的一切,要愛一切學生,以自己的愛心去關懷學生、感化學生;要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要著眼于細節,細心發現學生的困難和不足,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彌補不足,以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四)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善相關制度
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制度。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前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一些困難。要想解決困難,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完善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制度,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第一,實行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領導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成立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小組,統一組織和協調中國夢的學習、宣傳教育;第二,完善專門人才培養制度,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培養,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支撐;第三,完善思想政治課堂教育制度,把中國夢作為思想政治課堂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促進課堂教學創新;第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制度,激勵高校有關人員致力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完善資源統籌、經費保障制度,充分利用高校現有條件,優化整合高校資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資金和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第1版).2012-11-30.
[2]人民日報(第1版).2013-03-18.
[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358.
[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3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