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春輝
【摘 要】本文論述了產品設計類學生學習能力的內涵。在產品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地、有效地學習,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注重創造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提出從思考、合作、實踐和反饋等方面進行合理引導,提高產品設計類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產品設計 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
1.概述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并不僅僅是指獲得知識量的多少和效率,而是指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能主動獲取新知識、高效率學習,并且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技能。學習能力是產品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個人能力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電腦表現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方面。
中國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填鴨式學習方式為主,學生不知道學習的目的,也沒有快速高效的學習方法,在這樣的形勢下,學生逐漸陷入被動學習狀態中,由此形成學習能力低下。但是進入大學以后,教師的上課講授的知識和課后輔導有限,主要靠學生的自主學習來獲得新知識,由于很多學生還保持著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造成學習效率不高,不能快速有效地獲取新知識,阻礙了自身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
大學的學習不僅包括知識的識記和掌握,還包括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感處理的技巧,思想認識的提升,人格的完善等,而這些只通過教師灌輸的被動學習方式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將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成主動學習,要使學生自己去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將掌握的知識首先進行理解、內化,然后才能熟練地在實踐中進行有效應用。如果一個人的知識積累相當豐富,而且很扎實,結構又比較合理,知識遷移率也比較高,那么這個人的創新能力就比較強[1]。所以要將學生固有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首先要注意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方式,并將被動式、應付式學習方式轉變成主動式的學習方式。
產品設計類的學生大多數有學習美術的學習經歷,由于其學習背景和所處學習環境的特殊性,他們都有著自己特有性格特點和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必須把他們的這種性格特點和思考方式融合到學習模式的培養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產品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思維方法、設計理念、表現技巧等,他們的學習能力形成不僅關系到智力方面的內容,還關系到非智力方面的內容。因此,產品設計類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首先,主動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一位日本的教育學家資料統計表明,在人的一生中,上學期間(25歲以內)的知識量占整個人生的25%,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補充學習的知識占整個人生知識總量的75%。因此可以說,人們的知識主要是通過自學獲得,因此主動學習就變得格外重要。其次,設計實踐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通過多實踐,比如多參與設計項目和各類設計比賽,才能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應用,思維的創新性才能得到提高,并且設計經驗和動手能力也會得到加強。再次,由于產品設計專業的特殊性,產品設計的學生只具備足夠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很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超前的觀念、靈活的思辨能力,若不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這些能力不會得到有效的加強,必然會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被淘汰。
2.學習能力培養的幾個層面
學習能力是學生自身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產品設計過程是一個表達創意的過程,即將腦中的想法以產品為載體表達出來,因此培養產品設計學生的能力主要是要培養對生活的體驗感悟能力、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內在想法的創意表達的能力。學習能力的提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多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和訓練,才能提高產品設計類學生的設計能力。設計實踐可以讓產品設計類學生認識到自身所缺乏的能力,提高學生們的手繪能力、軟件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且設計實踐也有利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應用,轉化成自身的技能。設計實踐應當是學生和教師密切配合,教師全程參與下完成,這樣有利于提高效率,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進行設計實踐,一是積極參加國內外各大設計競賽。各類設計競賽是學生檢驗自己設計能力的平臺,通過國內外設計競賽,精心選題,設計方案,潛心制作,在參賽過程中創造性地學習別人的優點,積累經驗[2]。學生通過設計團隊的形式參與其中,在進行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交流設計心得和技巧,鍛煉設計思維,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二是參加一些設計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從中了解一些著名專家學者的設計思想、行業內的新動態,通過交流開闊眼界。三是嘗試做專題設計項目。設計類學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做各種專題設計項目。即3~5人為一個設計小組,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始選題立項,進行研究性的設計,在這些研究性實踐專題活動中,培養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2)勤于思考,增強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對于產品設計類學生而言,思維方式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開始學習,還保留著線性思維、抽象思維等比較單一的思維方式,但是產品設計更需要發散思維、具象思維,因而,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思考。設計本質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而思考就成為學生在做設計過程中的主題,學生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來發現已有產品中存在的問題,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將問題進行解析,創造性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系統思考和實際應用,轉變成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因學生自身特性的不同,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產品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發揮他們的個性,挖掘他們的潛力。如果教師對于學生的衡量標準是一樣的,那勢必會影響學生設計才華的培養,造成設計結果的千篇一律,這違背了設計教育的初衷。如針對參加設計競賽較多的學生,他們思維創意性較高,更加注重內心想法的表達,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受到產品材料、結構、工藝等的限制較少,設計理念比較超前,能夠不受限制地做一些概念性的設計。但他們對于產品的可實現性難以把握,在真正去設計公司做設計時會有一些不適應,因而對于這類學生應該鼓勵他們更多地參與設計實踐。對于在大學期間積極的學生,到設計公司進行實習鍛煉的這部分學生,他們并未全身心投入學校系統的知識理論學習,設計實踐充足,但是設計思維的創造性、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比較缺乏。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該鼓勵他們進行開放性、系統性思考,把對設計結果的追求轉化為對設計過程的研究。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想象力,開拓思維方式,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獲得個人能力上的提升。endprint
(3)勤于反饋,提高學生們的分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產品設計類學生在做設計過程中缺少設計反饋這一環節,看問題、做事情往往呈現出模式化、程式化[3]。設計反饋是增強學生設計作品內涵和思想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對于問題的認識理解能力的重要過程。進行設計反饋,就是結合當前的設計理論、設計思想、設計潮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并借鑒和吸收別人設計中的優點,揚長避短,提高設計作品的水準。反饋對于產品設計來說極其重要,因為產品設計非常注重實踐,如果在實踐的過程中沒有反饋,那么設計實踐也就沒有了意義,學生的設計水準也就不會有所提高??梢哉f產品設計就是一個學習、實踐、反饋吸收的循環過程。
(4)多合作,提高學生們的協作能力
當前,在產品設計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中,還是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所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效率低下。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一種合作的氛圍,設計合作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小組的形式在課堂學習中進行交流和討論。這種學習方式充分重視互相之間的交流學習,提高學習效果[4]。學生應該多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共同探討,選用正確有用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達到學習目標。在小組討論互動模式下,互相學習,互相激發創意和靈感。并且通過與同學和教師的討論、交流也相應地提高了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這種合作互助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同學們學到了設計知識,同時也使他們相互間更加了解和信任,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3.結語
產品設計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是多種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綜合性學科,它具有專業特殊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學生們主動、有效的學習,改“被動”為“主動”,這是導師們的責任。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背景下,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和啟發相結合,逐漸培養其創新思維,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綜合性設計方法與技巧,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王 珍,宮 雪.大學生學習能力及其培養[J].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4(6): 45.
[2]黃 建,熊丙奇,紀凱風.步入大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9.
[3]解麗紅.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審美意識及培養之思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6(2):212.
[4](美)大衛·W·約翰遜.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