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繼琴
【摘 要】我國的高職教育是在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經歷了誕生、成長、成熟幾個過程而逐漸地完善。隨著國家經濟戰略的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和形勢的不適應度凸現出來。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高職美術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思考,并對改革的方向重點研究,提出在教學氛圍營造、課程結構調整、新教學方式應用和教學方法創新上提出建議和意見,供教學實踐參考。
【關鍵詞】高職 美術課程 現狀 改革方向 建議
一、高職美術課程教學的現狀
我國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經過多年的理論探討和教學實踐,已經比較規范和完善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對于客觀形勢的變化估計不足,沒有能夠針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及時的應對和調整。
1.教學氛圍的不適應
要想學好科學知識就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不僅僅指客觀條件的滿足,更需教學氛圍的營造。當代高職學生以90后為主要組成部分,他們思維活躍、觀念新奇、個性十足。而我們的教學氛圍卻相對沉悶,只熱衷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和解讀,按部就班,缺乏生氣。
2.課程結構的適應度不強
高職教育本身就決定了學生未來就業的走向,而我們高職美術課程的設置還不能形成和社會的互動,內容較為陳舊,課程結構多年不變,課程內容千篇一律,明顯滯后于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發展。當今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社會形態和產業結構都在發生著變化,脫離實際的教學會使學生走向社會后陷入迷茫的境地。
3.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尚不充分
多媒體教學方式被許多專業課程所采用,應該說它對于美術教學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于多媒體軟件的開發、更新、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由于高職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較差,學習能力不高,所以在使用電化教學時避重就輕,把主要的教學工作放在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上,導致學生最終利用計算機進行美術設計、制作、應用的水平不高,和社會對美術專業學生的技能要求相差很大。
4.教學方法沿襲守舊,創新不夠
這在高職院校的美術專業表現得較為突出,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上一般都是照本宣科,根據教材的分類、階段、進度和順序安排教學。又由于高職美術課是在沿襲過去工藝美術和傳統美術課本基礎上形成的,內容形式安排上很難適應現代教學體系,雖有些高職院校在畢業前夕增加和整合了一些課程,又加入了貼近現實的實訓,但是效果有限。
二、高職美術課程教學的改革方向
基于以上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可以看出以上幾個方面是問題發生和發酵的源泉,抓住主要矛盾,深刻分析研究,弄清改革的方向,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改革美術教學的導向
啟迪學生的求學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是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美術教學應該體現本課程的特點,它和其他課程所需的氛圍有著很大的區別。美術的學習、創作不僅僅需要安靜、祥和的學習環境,還需要有利于學生發揮個人藝術潛能、激發靈感、展現創造性的氛圍。在這樣一個充滿激情的氛圍中,他們通過形象思維和創作技巧,學會美術藝術的基礎知識,掌握美術應用的創作方法,從而開發出自己的最大潛能。
美術教師在主導課程的教學時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教材所需努力營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充滿藝術氣息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一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境下,學習和交流,用心專研、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這將更有利于學生創造意識的鍛煉,培養其健康的藝術信仰和完美人性品格,磨煉堅韌的心理素質。
2.改革教學內容方向,優化知識結構
這一課程教學的改革方向,就是努力適應我國和地區的經濟大背景,把握高職院校的專業方向定位,科學準確地開發、設置和市場經濟緊密銜接的專業課程。
(1)專業課程的設置。在高職美術課程中,平面設計和室內設計是比較新的專業方向,在社會應用中非常廣泛,應該給予更大的關注。在教學中要把廣告應用和室內設計的課程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廣告基礎、標志設計、圖形創意、CorelDRAW、 Photoshop、CI設計等,使高職畢業生走向社會后,能夠輕松地從事宣傳策劃、美術編輯、藝術裝潢、圖形設計等項工作。
(2)對高職階段重復課程進行整合和縮編。最大限度地把幾個課程中基本相同的基礎知識的重疊部分大幅度削減,比如平面構成和圖案設計,從本質上講屬性相同,形式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完全可以減少一半的;廣告創意、廣告策劃有著極強的內在聯系,分開來浪費了課程資源,放在一起,學生的學習既可以有連貫性,又可以深刻理解其中的美學關系。這樣就可以設計出更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也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實際的提升。
(3)根據需要改革教學內容。美術課程可用于教學的內容繁多,這就需要認真地分析加以選擇,選擇的出發點在于實用性。高職美術的就業趨向不是成名成家,繪畫技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比如把原有學習素描、水粉畫的內容改為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突破傳統教學內容束縛,打破各自為政的不利結構,通過教學內容的滲透和貫通,盡快地使學生的美術意識和社會實踐運用結合起來。
3.改革教學方式,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現代美術教學較之傳統的教學方式增添了多媒體的利器,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設計、繪畫的水平。多媒體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生動形象地把作品的創作過程展現出來,美術欣賞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完整、具體、直觀的實現。
教師可以把美術課教材中大量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使之圖像化、數字化、動畫化,使美術創作和美術作品的各個要素產生生動活潑的組合影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和創作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掌握美術學習中最重要的形象思維規律和難以言傳的創作靈感。這樣就可以使美術課程的教學改變死氣沉沉的鏡像。endprint
教師的教學手段豐富以后,可以改變一人講大家聽的尷尬局面,也可以使不同學生的特點和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時學生已經擁有了主體地位,他們可以通過優美的美術作品的品鑒、繪畫技巧的展現、對設計創作的思考來發揮自己的想象,這在美術學習上是尤為重要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適時地導入情景教學的方式,把文字、詩歌、音樂導入輔助教學,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拓展。
4.改革美術教學方法的探索
美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多樣,較之傳統的沿用模塊式混合教學法有著極大的優勢,雖然還在探索之中,但是已經展現出不錯的前景。
一是,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CorelDraw混合為同一模塊的教學之法。高職的平構、色構是在中職階段主干專業課程基礎上的提高,通過對計算機設計基礎知識及圖形設計軟件的學習,使學生具備熟練使用計算機美術設計軟件的能力,進而達到圖像創意和制作的水準,能夠結合實際的應用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幾個課程在一個模塊中運行,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
二是,將室內設計、3DMAX、AutoCAD混編在同一模塊進行教學。這就考驗學生的繪畫基礎、設計理念、軟件操作、實際應用等多種能力,他們可以學會正確處理繪畫技巧、美術設計和軟件應用之間的關系,有著更加明確的學習方向。
三是,模塊式混合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教師通過應用可以避免美術基礎和作品創作及實踐應用相脫離的傾向,使基礎課程與專業課設置最大程度的融合,使各專業教學環節緊密聯系。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理解美術知識的綜合應用,避免陷入學美術只是為了畫畫也只會畫畫的窘境,通過學習真正掌握一門實現自我價值和服務社會的本領。
三、綜述
綜上所述,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方向包羅萬象,高職美術課程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只有抓住教學中的關鍵問題,結合社會實踐和需求加以改革,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學會應用,具有深厚的美術功底和獨立設計制作的實踐能力,才是美術課程的教學方向改革的初衷。努力營造具有藝術氣息的教學氛圍、教學方式多樣化應用、科學調整課程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高職美術教育的質量,培養國家和社會急需的美術人才是每個教師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羅賓·喬治·科林伍德.藝術原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05).
[2]侯少蓉.關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思考[J].美術大觀,2007(10).
[3]徐挺.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方案選編(上)[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1).
[4]陸麗君.應用型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探索[J].美術大觀,2007(05).
[5]邢暉.職業教育發展論綱——透視北京職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endprint